张子俊名老中医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经验 发表者:赵东奇 1234人已访问
著名老中医张子俊,从事中医脾胃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 余载,在理论和临床方面造诣甚深,尤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张老临证,屡见他治愈沉疴痼疾,得悟颇深。现将其经验整理于下。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是临床难治之证。病机为本虚标实,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胀痛、心下痞满、呃逆、烧心、嘈杂为主证的病症。脾与胃,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共主升降,故胃病多涉及脾,脾病亦可及于胃。张老根据脾胃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认为脾病多虚多寒,胃病多实多热。脾胃有病,可影响其他脏腑,其他脏腑有病也可影响脾胃。胃气和则五脏安,脾升胃降为气机上下之枢纽。脾胃与肝胆在生理和病理上关系密切, 肝主疏泄喜条达,若疏泄无权,肝气横逆,气机阻滞不畅,为痛为聚;血行瘀阻,经脉闭塞,为痞为积。胆失疏泄,胸满胁痛,口苦,呕吐。当脾胃虚弱时肝木可趁虚而克土,当肝木升发太过时即可出现木乘土,导致气机横逆犯脾犯胃,肝与胆病变时又有侧重的不同。临床上在胃脘痛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有虚实、寒热、夹瘀、气滞等气机升降失常、横逆犯土,并涉及到多个脏腑的病理变化。在治疗上掌握疾病发展中虚实次序的不同而决定用药的侧重点。调理气机,辛开苦降, 开结散痞,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是老师的独特治法。每以六郁汤(苍术、川芎、香附、神曲、山栀、甘草) 临床化裁加减,在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老师认为萎缩性胃炎虽是难治之证,但非不治之症,只要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注意饮食起居,一定能够治愈。具体治法整理于下。
1 调理气机,活血化瘀 调理气机贯穿整个治疗大法,因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气滞则血瘀,不通则痛。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主受纳腐熟水谷,以和降为顺,胃气一伤,初则壅滞,无论外感、食积、情志均可发病。其次是肝胃气滞,即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所致的气机阻滞,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故气郁日久,必致血瘀,也即久病入络之意。老师依据胀在气分,痛在血分的病理,在六郁汤的基本方上加入佛手、台乌或香橼,或青陈皮、或柴胡、郁金等。疏理肝气和胃降逆止痛。若伴便秘腑气不通者可加入槟榔、大黄炭等,以导滞通腑。肝气郁结日久化火,邪热犯胃又可致肝胃郁热,出现胃脘胀痛、泛酸、嘈杂,肝热夹胆火上乘出现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老师加入丹皮、焦栀、黄连、吴茱萸等。因内热最易伤阴,也可加入香橼,佛手或乌梅、白芍等理气而不伤阴之品,解郁止痛。痛甚加元胡、川楝子、三七等以活血理气止痛。验案举例 任某, 男,43 岁。胃脘胀痛,食后加重,嗳气、烧心、纳差1 年余,伴有晨起口苦、口干、恶心,查:舌紫暗、苔薄黄,脉沉小弦。西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属肝郁气滞,肝胃郁热,治以疏肝泄热,活血化瘀。处方:苍术、神曲、生麦芽、生山楂、枳壳、金铃子、佛手各12g ,香附、元胡各10g ,焦栀、川芎各9g ,白豆蔻、甘草各6g ,吴茱萸3g ,代赭石20g ,三七5g (冲服) ,服12 剂后,诸证消失,以原方为基础,配为散剂,每服9g ,1 日2 次,饭后开水冲服,连服1 月,临床治愈。
2 辛开苦降 开结散痞 在临床上并不是每一型都表现的那么典型,比如复合型胃病,寒热错杂,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老师在治疗此类病时,根据侧重点的不同进行治疗,如左金丸热象重者重用黄连,寒象重者重用吴萸,不可教条使用。验案举例罗某,女,40 岁。胃脘隐痛2 年余,1 年前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此次于2月前生气后病情加重,胃脘隐痛,呃逆、烧心、嘈杂、泛酸、恶心、饥饿时胃痛加重,进食后缓解,食道烧心感明显,面色不华,神疲乏力,食少,大便色黑,苔薄黄腻,脉弦滑。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宜辛开苦降,寒热并用。处方:党参、厚朴、苍术各12g ,川芎、黄连各6g ,香附、半夏、红豆蔻各9g ,茯苓、佛手、生麦芽各15g ,吴茱萸3g ,代赭石18g ,元胡10g。服15 剂后诸症见好较稳定,以散剂嘱服40 日巩固疗效。
3 寒热并用,攻补兼施 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得食则减,喜温喜按,纳差,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迟缓,此证属脾胃虚寒,中气不足,老师仍以六郁汤加左金丸加党参、茯苓、半夏、川朴、肉桂、元
胡、炮姜、红豆蔻,或公丁香等,采用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之法,中阳得运,则寒邪自散。验案举例 陈某,女,48 岁。胃脘隐痛3 年余,3 年前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HP( + ) ,此次发病1 月余,胃脘胀而隐痛,遇寒或饥饿时胃痛加重,得温或进食后减轻,喜温喜按,面色不华,神疲乏力,食少便溏,伴头晕、恶心、气短、舌淡、苔白,脉迟缓。治宜温中健脾,散寒止痛。处方:党参、茯苓各15g ,苍术、厚朴、蚤休、台乌各12g ,香附、半夏、草豆蔻各9g ,公丁香、川芎、吴茱萸、肉桂、甘草各6g ,黄连3g ,三七5g (冲服) ,服8剂后症状减轻,以散剂巩固疗效。因其HP ( + ) ,故以蚤休易山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蚤休有抗癌作用。
讨 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是在脾胃素虚的基础上,内外之邪乘虚而入,使脾胃的阴阳失调,升降失常形成一种虚实相兼,以虚为主,寒热错杂,以及气滞血瘀以不同程度存在于疾病全过程的慢性粘膜性胃病。明清李中梓所著《医宗必读. 卷八》指出胃脘痛并有“或滞、或胀、或呕吐、或不食、或吞酸、或大便难、或泻痢、或面浮而黄。”这些症候提示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呈现的大部分症状。老师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抓住其以胀为主的病机,调理气机,以六郁汤为主方,或加半夏厚朴汤,或左金丸,其吴萸、黄连的量据各种病症的寒热偏重程度而定,虚寒重吴萸用量大,肝胃阴虚症状重,黄连用量大,或用焦栀代黄连,取左金丸之意,或加用“三仙”取保和汤之意,因胃气以通为用。对复合型胃炎,有嘈杂、泛酸,采用红蔻,佐以左金丸,其制酸效果甚佳。另外,其方中用桔梗、厚朴,调理气机的升降,以湿困脾为著者,即脾胃的气机运动,香附、枳壳(或青皮及柴胡) 以调理横向肝胆与脾胃的气机逆乱。总之,老师采用调理气机,辛开苦降, 开结散痞,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之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开拓了新思路。
0
发表于:2012-10-12 12:20 我要咨询赵东奇大夫 评论
? 萎缩性胃炎兼轻度胃下垂
我是05年因为生气受寒,导致经常干呕,最严重时呼吸到凉空气都会干呕,这两年好些了,但是开始有胃酸缺乏,口干,一吃饭,就觉得胃不动了,在肚脐上一两指的地方,好像胃缩成一团,用手按,能听到有空气在那里,中脘穴的位置明显按压痛,到现在因为胃病,营养不良,轻度贫血,手脚发热,估计是有阴虚了,而且乳房也有结节,经量也减少很多,因为还没孩子,结果一检查,卵泡发育不良,我自己看了些中医书,吃了温经汤,好像痛经什么的好了一些,但是胃受不了,药太热了。一直以来都有关注赵东奇大夫的文章,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赵大夫咨询病情。 linglansl(来自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罗湖区电信ADSL的网友) 2012-10-21 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