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创新中的实践
教学,是一个老师向学生传递信息与知识的过程。这个“传递”的过程,老师必然需要用到某种途径,从而启发学生思考。小学数学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老师应该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立足于教学内容,合理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贯穿于课堂教学中,穿插于各个教学环节,让数学教学变得时代化,让学生变得有兴趣思考、愿意思考。
一、积极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信息技术,借助网络、多媒体等平台为学生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师生的相互交流中促进彼此间的感情,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充满求知欲,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探索新的知识。以“圆的认识”教学为例,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圆”,比如汽车轮子、飞机轮子、火车轮子、摩托车轮子等,再用除圆形之外的其他形状代替轮子,比如六边形、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之后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轮子只能是圆形?不能是其他形状?通过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对“圆”的特点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像这种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设计情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整合教学资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被激发,带着求知欲,学生自然会主动探索答案;与此同时,这些生活化的现象还能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使其主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由此可见,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巧妙运用信息技术为学
第 1 页
生构建问题情境,整合教学资源,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探索知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应用信息技术时应恰当地与知识点相结合
小学数学课堂是活跃的、充满变数的,各种各样的知识点都可以引入信息技术,老师完全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以知识点为核心进行讲述、归纳、反馈等教学环节,在多媒体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完整有趣。比如“长方体、正方体的认知”的教学中,囊括了棱、面以及顶点三个知识点,老师可以将这一节课的内容通过电脑动画的方式动态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利用信息技术、电脑软件设计小游戏,在游戏中有棱长、面、顶点三道关卡,在关卡中加入问题,只有当所有问题都回答正确时才能通关。这种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如何通关,学生既能在合作中体验团队的力量,又能在游戏通关的过程中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认知。这便是借助信息技术设计的教学环节,学生在娱乐中思考,在思考中收获,可谓真正的寓教于乐。 三、让教学效果变得更加生动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通常是用静态的物品,如图片、卡片、各种实物等当作教学道具,学生很难在静态的道具中感受到动态变化。而信息技术则能让教学道具在静态、动态之间灵活转化,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为学生重现数学的奥妙,把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比如行程问题的教学,课堂上笔者抛出这样的问题:有一列长为180米的火车和一座长1620米的大桥,如果火车每秒行驶25米,那么要多长时间才
第 2 页
能通过这座大桥?笔者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了大桥、火车、铁路的画面,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乘客中的一员,之后火车由远而近地驶来,用不同的颜色标识火车头进入大桥,直至火车尾离开大桥各时间点,引导学生思考桥的长度1620米与火车经过桥的距离之间的关系,学生反复观察火车驶过大桥的动态画面,再结合线段图,多次讨论火车驶过大桥的过程,再结合问?}中的有效信息,最终得出正确答案。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让学生把理论知识最终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但老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仍然要注意三点:其一,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它的存在是为小学数学课堂画龙点睛,但并不是教学的主要手段,老师不可盲目崇拜信息技术,将传统教学彻底放弃;其二,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并不适用于所有教学内容,老师不可为了所谓的创新一味应用信息技术,应该立足于实际教学所需,让信息技术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其三,信息技术不能占据课堂的全部,老师应合理分配课堂时间,让学生既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乐趣,又不至于在活跃的课堂中偏离学习重点。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常自认为是福薄的人,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都合情合理,有这样平常心态,将会战胜很多困难。
2、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有好脾气和仁义广结好缘,多结识良友,那是积蓄无形资产。很多成功就是来源于无形资产。
3、一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我们做任何事
第 3 页
都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