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学案 新课标 人教版
课标要求: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
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
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学习重点、难点:1、根据构造原理写出1-36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2、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学习过程:
[思考]:原子是怎么诞生的?( 阅读:宇宙大爆炸、原子的诞生素材。)
[思考]:1、原子又具有着什么样的结构?(参阅:本章章图,了解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理论
发展的历史,了解发展史中各种理论的要点和相关科学家的重要贡献,形成对现代原子结构理论的初步认识。)
2、电子是怎样在核外空间排布的呢?(规律)(回忆必修2所学知识):
。 [练习1]:画出氢、锂、钠、钾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 ; 。 [小结]:能层概念: 。 [练习2]:下列符号代表一些能层的能量,请将它们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EK EN EL EM::
[思考与交流]:(1)不同的能层分别有多少个能级,与能层的序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
(2)每个能层中,能级符号顺序如何?
(3)不同英文字母的不同能级的能层序数最小取值如何?
(4)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否相同?各是多
少?有无规律可循?
(5)各能层所包含的能级类型及各能层、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见下表:
能 层(n) 符 号 能 级 每一能级和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一 二 三 四 五 … … 六 七 …… …… ……
[小结]:每一能层最多所能容纳的电子数为 个,(为什么?
。)
[练习3]:
下列符号正确的是( ) A、1p B、3f C、4d D、7s
[思考]: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什么规律呢?
。
[练习4]:1、下列符号代表一些能级的能量,请将它们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①、E3S E2S E4S E1S: ②、E3S E3d E2P E4f :
2、①写出1-36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并写出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②写出1—36号元素的简化核外电子排布式
2262611
例:钾 K:1s2s2p3s3p4s 或[Ar]4s
[思考与交流]:刚才所写电子排布式与元素周期表中铜、银、金、铬等的外围电子层排布。它们是否符合构造原理?
课堂练习: [练习]
1、写出17Cl(氯)、21Sc(钪)、35Br(溴)的电子排布 氯: 钪: 溴:
2、画出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e、N、Na、Ne、Mg
回答下列问题:
在这些元素的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次外层电子数的有 ,最外层电子数
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有 ,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的有 ; L层电子数达到最多的有 ,K层与M层电子数相等的有 。
3、X、Y两种元素可形成X2Y3 型化合物,则X、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可能是
223 2125
A、X:3s Y:2s2p B、X:3s3p Y:3s3p
232421 24
C、X:2s2p Y:2s2p C、X:3s3p Y:2s2p
3、A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比次外层少2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比最外层多7
个电子。
(1)A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 (2)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及名称分别是__ _____ _。
2019-2020年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说课教案 鲁科版 必修
一、课题: 苏教版《化学1(必修)》专题1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第二课时 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在初中学生对许多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已由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本节将继续深入探讨原
子核的结构以及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并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部分性质。这无疑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
2、同时,原子结构也是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分子结构(离子键、共价键)的基
础,因此本节教材在必修模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教学目的及确立依据:
按照《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为贯彻实施《诱思探究教学法》结合校学生
实际学情确立如下教学目的:
A
1、 知识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结构理解质量数和Z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
系;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概念的含义。
2、 能力目标: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氢元素核素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
处理数据的能力以及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3、 情感态度:通过人类探索原子结构历史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
科学研究历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四、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重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
难点:元素、核素、同位素概念的理解与区分。
确立依据:原子结构的核心内容就是原子构成及构成原子各微粒间的数目关系。而元素、 核素、同位素三概念之间彼此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如何把握好理解透彻三者对初学者 来说有一定难度。 五、教材处理:
1、借助flash动画使静止的图片鲜活起来:教材开篇卢瑟福的ɑ粒子散射实验具有引出本节
核心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模型、假说)教学的双重功效。因此,有必要通过flash动画重现卢瑟福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原子结构模型,初步体会假说、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补充练习、强化重点:够成原子各微粒间的关系是本节内容的重点,补充关于原子和阴阳离
子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质量数、核电荷数的关系并辅以课堂随练将有助于强化核心知识点。 六、学情分析:
原子结构相关知识学生在初中已了解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不知道原子核的细微结构及电子的运动状态和排布方式,通过ɑ粒子散射实验和交流研讨中够成原子各微粒相关数据比较分析处理过程,深化了学生对原子结构和元素、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认知。 七、教学方法:
采用诱思探究教学法,通过联想质疑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讨论以及对表中数据的分析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电教手段:flash动画设计、PowerPoint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设想:《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本节内容以卢瑟福ɑ粒子散射实验引入正题,同时借助表中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归纳,以便于学生对原子结构及相关抽象概念的深入理解。
(一) 导入:①学生首先回忆初中“原子的构成(原子核、核外电子)”然后展示卢瑟福ɑ粒子
散射实验flash动画:ɑ粒子(He核,带正电)自发射源高速轰击金箔,观察ɑ粒子运动轨迹的变化。①与葡萄干蛋糕模型进行的预测对比。
学生分组讨论、对比分析二者不同的原因何在?(分组代表回答)结论:①原子存在原子核和核外电子②原子核体积很小③但原子核质量很大④原子核带正电。
(二) 多媒体课件分析:①卢瑟福的ɑ粒子散射实验flash动画展示(如上:导入①)
② 展示交流研讨组成原子各微粒质量、相对质量、电量、电荷等数据,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总结结论: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性原子)③补充练习:若为离子呢?
+22-2+
Na、 O- 、S、Mg总结他们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质量数的关系。 ④学生结合定义总结的基础上展示元素、核素、同位素关系图。
(三)课堂小节:总结内容,指出重点,指导学生学法以提高学生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