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推荐-金池院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步设计 精品 精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综合说明

1.1基本情况

陕西省能源开发水土流失补偿费使用项目略阳县下坝小流域,由略阳县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站负责实施,该项目属水源水保工程。该小流域位于略阳县五龙洞镇下坝村,地理坐标为东径10613'05″至10919'25″,北纬3326'05″至3330'55″。

根据陕西省水利厅、财政厅陕水规计发[20XX]227号文件精神,下坝小流域治理实施年限为2年,现状水平年为20XX年,设计水平年为20XX年。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40.7Km,水土流域面积15.46 Km,侵蚀模数1206.5t/km·a。通过长江上游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实施,该地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治理,治理面积8.78Km,治理程度达到了56.8%。该区地势北高南低,山脉及河流走向均为由北向南,山、河互相间隔,呈“川”字型分布,地貌上属于北部中山区。本流域森林覆盖率为40.2%,林草覆盖率为88.6%。主要树种为杉树、油松、板栗、核桃,分布在流域上游中高山区;灌木以青冈、马桑、五味子、葛藤为主,主要分布在山腰和沟道上游,是群众生活用柴的主要来源,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疏幼林大部分为较稀疏的油松、杉树和新植的板栗、核桃等为主,主要分布在沟道两侧的坡面和少量的山头上。项目区属北亚热带北缘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因受山体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响,年内气候分布差异大,多年平均气温13.2℃,极端高温37.7℃,极端低温-11.2℃,无霜期236天,多年平

2

2

2

2

0

0

0

0

均日照时数为1553.8小时;降水不均,降雨变幅较大,全年降水量多集中在七、八、九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6.6%,地理分布为东南部多,西北部少。

小流域水系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八渡河一级支流。多年平均径流量0.4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0.98秒立米,多年平均最枯水流量0.14秒立米,全河平均比降19.6‰。

下坝小流域为略阳县五龙洞镇下坝村所辖,总人口1573人,农业人口1573人,农业劳动力509个,人均耕地2.35亩,人均基本农田0.94亩,人均有粮310公斤,人均纯收入2730元。

1.2防治目标、措施布局及建设任务

防治目标:经过2年治理,通过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规划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水土资源的拦蓄、利用、设施配套,配置、村庄、院落绿化,点缀景观设施等系列综合治理措施;推广生态、有机农业的生产、高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施用,使流域内的非点源污染得到逐步、有效控制。完善预防监督体系,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到20XX年末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100%,年拦蓄径流 万m3,减少泥沙 万T,减沙效益达到70%以上,综合治理措施保存率达到85%以上。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对5-25°的坡耕地部分改建为高标准基本农田,部分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发展经济林果,使人均基本农田保持在 亩,人均经济林果面积达到 亩。

生态建设目标:实施村落、院落美化、亮化,村路主干道、联户路干线种植景观行道树和绿篱,发展樱桃、葡萄等庭院经济林园,实施生活污水处理、收集、利用设施配套,完善村居、民房的沼气、改厨改厕,集中发展规模化生态、高效农业、设

施农业示范园,初步实现“人在画中走、车在林中行、清泉绕村流”的生态、休闲、安适的特色山区新农村。

非点源污染防治目标:化肥施用强度(折纯)低于350kg/hm,减少50%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50%以上,并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固体废弃物集中堆放,定期清理和处置,利用率达80%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小流域出口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以上,各项指标控制达到以下标准:总磷<0.1mg/l,总氮<0.5mg/l,生化需氧量<3mg/l,化学耗氧量<15mg/l。

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在“长治”工程已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的基础上,提高基本农田质量,为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的实施奠定基础,路旁、院边种植樱桃、葡萄等特色时令经济林果,大力发展桑树为主的密植桑园和桑配黄花的地埂经济,结合五龙洞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兴起,依托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日趋完善,发展生态“农家乐”园等第三产业收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人均纯收入稳步提高40%以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任务和建设规模:紧紧围绕“生态治理、生态修复、生态保护”为主题,以保护与清洁水源是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中心,把防污和治污作为流域建设的重点,全理布局建设任务,突出靓点。规划治理措施包括预防监督措施,综合治理措施,生态修复措施,村落工程,生活污水处理,农业示范园、管理措施六大类。主要建设内容为: 1.3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根据估算,工程总投资 万元,其中:工程措施 万元,封育治理 万元,村落工程 万元,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万元,生态示范园工程 万元,宣传、培训、管理 万元,独

2

立费用 万元,基本预备费 万元。小流域工程建设期为2年(20XX-20XX年)。 1.4效益分析

项目区各项措施全部发挥效益后,产生总经济效益 万元/年,其中:坡改梯年增加 万元,庭院经济、四旁地经济林园年产值 万元,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园年产值 万元,村落工程及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年节约投入 万元。

项目实施后将有效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源,减少面源污染,保证水源区水质,同时也减轻项目区的自然灾害,年可增加蓄水量 万m3,增加保土能力 万T,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生产效益和一定的直接经济效益。 1.5可行性研究结论

本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实施后,区内农业生产设施的完善,高效农业的实施,生态旅游的发展,农村环境的改善,绿色产品的开发,旅游产业的带动,以“农家乐”为代表的服务业的大力发展,将极大的促进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大大提高,生态环境作为生产要素在农业经济增长和人居环境中的作用真正显现,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生活文明的统一协调发展。项目实施,加强项目管理,完全可以实现打造陕南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少级示范样板的预期目标。

2项目背景与编制依据

2.1项目由来

根据《关于下达20XX年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使用项目资金计划的通知》(陕水规计发[20XX]227号),本项目名称为略阳县下坝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20XX年8月20日受略阳县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站委托,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

环境监测中心承担了下坝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可研报告编制任务,接到任务后,我中心于20XX年8月组织力量进行现场勘测、搜集相关资料,着手编制,于10月完成报告编制工作。 2.2项目区选择 2.2.1项目区选择原由

下坝小流域是“长治”工程项目区,该流域通过“长治”工程的实施,常规治理措施基本完成,基本实现了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群众对水土保持治理的成效、方法理解到位,认识深刻,治理积极性高;流域内交通便利,自然条件、经济条件较好,具有一定的区域优势;同时下坝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人口居住集中,项目的社会影响面广,尤其是群众对区域内生产发展和村容整洁的要求和愿望日益迫切,同时县政府在该区域的项目资金倾斜扶持力度较大,各级领导十分重视该区域的项目建设;按照清洁型小流域要达到水量可调度、水质可控制、生态可监测的总体要求,规模化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使综合治理后的小流域实现山青、水秀、人富。加强非点源污染防治、确保水质清洁、增强水源涵养、维护人与自然和谐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生态重点工程。

2.2.2项目区位置及范围

下坝小流域属于嘉陵江水系八渡河一级支流。东部和南部均与五龙洞镇斑竹院村接壤,西邻五龙洞镇中川村,北与五龙洞镇垭豁村相毗邻。该流域距略阳县县城38km,属五龙洞镇管辖。拟建下坝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范围自金池院河中部至下坝村与五龙洞村交界处,主沟道总长度4.8km,流域介于东径10613'05″至10919'25″,北纬3326'05″至3330'55″之间,总流域总面积40.7Km。

2

0

0

0

0

推荐-金池院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初步设计 精品 精

1综合说明1.1基本情况陕西省能源开发水土流失补偿费使用项目略阳县下坝小流域,由略阳县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站负责实施,该项目属水源水保工程。该小流域位于略阳县五龙洞镇下坝村,地理坐标为东径10613'05″至10919'25″,北纬3326'05″至3330'55″。根据陕西省水利厅、财政厅陕水规计发[20XX]227号文件精神,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nv4c41fpy1xkfw968ko77t6k14pna01b1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