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济南市市中区教师招聘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实现“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 A五育并举,德育为先 B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答案:C解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2.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体现同样教学思想的是( ) A产婆术 B白板说 C教学相长 D泛智
参考答案:A 关注公众号:教师成长之家,获取更多资料
解析: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的是启发性的教学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 发”同样体现启发性的教学原则,故二者的思想相一致。
3.“自然教育”思想渊源已久, ( )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和发展阶段。 A卢梭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柏拉图 参考答案:B
解析: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4.“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以及我可以操作的环境,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种我所希望的人。”这段话体现的教育理念是( ) A.内发论 B.宿命论
1 / 12
C.万能论 D.外铄论 参考答案:D
解析: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刺激或要求,以及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是一个关于解释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名词,和内发论相对。
5.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中,能体现素质教育灵魂的是( ) 。 A.主体性 B.全面性 C.发展性 D.整体性 参考答案: A
解析: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对学生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的行为,触犯了学生的( ) 。关注公众号:教师成长之家,获取更多资料 A.教育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参考答案: C
解析:人格尊严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老师对学生的体罚和侮辱行为,其实质是教师的人格凌驾于学生人格之上的一种表现,每-次体罚都会对学生心灵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这种心灵伤害是永久的,很难愈合,有时甚至是无法愈合的。
7.李老师在讲解圆周率时给学生介绍了我国数学家刘徽、祖冲之在当时数学工
2 / 12
具匮乏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为教学界做出了馱贡献。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
A.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B.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参考答案: B
解析: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的规律(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规律)要求: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赫尔巴特提出过教育性教学原则,也强调品德发展的重要性,与该教学规律一脉相承。
8.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是指( ) 。 A.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B.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 C.知行统 D.因材施教
参考答案: A 关注公众号:教师成长之家,获取更多资料
解析:“平行教育影响”的实质,在于要求教师通过集体来影响人,要求经常地从个人转向集体或从集体转向个人它是教育和影响个人的一种形式,是以集体为教育对象,是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在这里,教育者对机体和集体中每-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这就是\平行教育影响”的教育方法。 9.小学生容易“p”“q” 不分,这说明小学生的( ) 能力还不成熟。 A.感知 B.注意 C.思维 D.记忆 参考答案: A
解析:儿童人小学时感知能力达到了一定水平,可以在教师组织下进行简单的观察。但在感知事物时,常被色彩鲜明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所吸引,而忘掉了自己
3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