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上教资笔试三
套卷(二)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注意事项:
1. 2. .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旧的社会制度下,可能出现新教育的萌芽,新的社会制度下,也可能存在旧教育的延续。这种现象表
明教育发展具有( )。 A.相对独立性
B.历史局限性 D.社会能动性
C.社会制约性
2. 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倡导的“新三中心”是指( )。
A.儿童、教材、活动 C.儿童、活动、经验
B.教师、活动、经验 D.教师、经验、教材
3.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这是( )的观点。 A.内发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B.外铄论 D.综合论
4. 发达国家大多已普及 12 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 9 年义务教育。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发
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C.人口数量和质量
B.生产力发展水平 D.社会意识形态
5.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个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是( )。
A.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C.全面发展论与个性发展论
B.国家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D.国家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
6.我国学制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重建和完善( )。
A.分支学制
B.单轨学制
第 1 页/共 11 页
C.双轨学制
D.混合学制
7. 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 )。
A.学科课程 C.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D.隐性课程
8. 教师通过捕捉教育情境的细微变化,积极主动采取应变措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保证教育活动
顺利开展。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A.复杂性 C.示范性
B.创造性 D.长期性
9. 晓敏在解决问题时,习惯于一步一步分析问题,每步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
上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晓敏的认知方式属于( )。 A.冲动型 C.继时型
B.直觉型 D.同时型
10. 学生学习《沁园春·雪》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相关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无意记忆 C.再造想象
B.有意记忆 D.创造想象
11. 小强在解决数学题时,能够把各种解法逐一列出来并加以尝试,最终找到一个最佳的算法。小强的这
种解题方法属于( )。 A.启发式 C.算法式
B.推理式 D.归纳式
12. 学生课前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去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这种注意方式属于( )。
A.有意注意 C.无意后注意
B.无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13. 现在很多追星一族,把明星当作自己的偶像,除了服装打扮追求一样,甚至思想和行为也试图模仿,
很多人都效仿自己的榜样去做公益事业。这属于品德形成的( )阶段。 A.从众
B.服从 D.内化
C.认同
14. 小莉以前学习成绩较为靠后,六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她感到班主任刘老师总是向她投来信任的、赞赏的
目光,她便开始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刘老师的做法体现了( )。 A.期待效应 C.晕轮效应
B.光环效应 D.投射效应
第 2 页/共 11 页
15.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的浏览、检查、完成情况的监视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
A.复述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B.元认知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16. 小英认为她是个完美的人,任何事情都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但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这让她非常
苦恼,希望得到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如果对小英进行心理辅导,最可行的办法是( )。A.放松训练法 C.理性情绪疗法
B.系统脱敏法 D.代币强化法
17. 小华和几个同学为了参加全省航模大赛,组成了航模小组,他们为了在大赛中表现出色,达成了共识,
牺牲各自的一些课余休息时间,放弃各自的一些爱好,以规范自己的参赛行为。这种情况下,小组成员遵循的纪律属于( )。 A.教师促成 C.任务促成
B.群体促成 D.自我促成
18. 小红学习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这种现象属于( )。
A.负向迁移 C.顺向迁移
B.垂直迁移 D.逆向迁移
19. 进入五年级后,小磊为了赢得在班级的地位和满足自尊需要而刻苦学习。根据奥苏贝尔的理论,小磊
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D.生理内驱力
20.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皆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之实现。由此,他提出了“以学
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发学习”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称为( )。
A.指导性教学 C.非指导性教学
B.情景教学 D.程序教学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21. 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第 3 页/共 11 页
22. 简述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
23. 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24. 材料:
我是一名刚入职的老师,教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总是坐不住;他们上课时特别喜欢回答问题,但总是不举手就随便插话,不报告就随意走动。作为一名新老师,刚开始我总是批评他们,后来我找到了好方法——奖励卡。做好课前准备,上课铃响就坐端正,课堂上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就发纪律卡;会用正确完整的数学语言提问,回答数学问题的学生就发表达卡;上课认真听讲、听其他学生发言的学生就发倾听卡;书写整齐规范、作业干净整洁的学生就发书写卡……当然,卡片上的图片也是要考虑的因素,比如一年级的学生希望能像哥哥姐姐一样戴红领巾,那么红领巾学生敬礼的卡片就要多准备些。逐渐地,我发现学生们已经适应了小学生活,慢慢培养了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问题:
(1) 评析材料中教师的教学行为。(10 分)
(2) 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0 分)
第 4 页/共 11 页
25. 材料:
张老师在教文言文《强项令》时,向同学们提了一个问题:“课文题目中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课文的注释,马上回答是“硬脖子”的意思。为了让学生对比古今词义的区别,杨老师又追问: “‘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问懵了,课上出现了“冷场”的局面,杨老师接连问了几个学生都没有答出来。课后,杨老师进行了认真反思。第二天给另一个班上课时,杨老师及时改变了提问策略。在学生找出“强项”在课文中的意思之后,杨老师请学生们思考:“请问你们都有什么强项?”一个学生答道:“我的强项是打乒乓球。”教师接着问:“那么,你所用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呢?”学生想了想说:“是‘长处’的意思。”于是,杨老师再次请大家思考:“‘强项’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有什么差别?”学生们纷纷举手并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问题:
()1
评析材料中张老师的教学行为。(10 分)
结合材料谈谈,课堂上老师该如何提问问题。(10 分)
()2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有 6 小题,任选 1 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 1 小题计分,40 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 为中文与社会,27 为数学与科学,28 为英语,29 为音乐,30 为体育,31 为美术。)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多涂均无分。
第 5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