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专业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园林设计论文-设计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土壤是农、林、牧业的生产介质,同时还是环境物质容纳和净化
关键词:土壤学;教学改革;园林专业
的主要场所,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的土壤资源面临着沙漠化、盐碱化、侵蚀、退化和污染等许多严峻问题。因此,土壤学也逐渐成为一门关乎我国国土安全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学科[1]。土壤学作为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应用性强,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发展和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各专业应该充分分析本专业的特点和区域特色,针对传统土壤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积极进行改革和实践,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对已毕业园林专业学生的土壤学成绩进行调查,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土壤学成绩都较好,但是一到生产单位,面临应用土壤学相关理论知识时则显得非常盲目,无从下手。因此,针对园
林专业对土壤学课程的要求,分析土壤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现存问题提出整体的改革思路,进而满足园林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本文以园林专业的土壤学课程为例,主要从重新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等3个方面对教学改革思路进行阐述,以期为园林专业及其他专业的土壤学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目前,各高校资源与环境类专业的土壤学系列教材主要包括黄巧1.1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 1园林专业土壤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云主编的《土壤学》、吕贻忠主编的《土壤学》、黄昌勇主编的《土壤学》、张仁陟主编的《土壤学》(北方本)和谢德体主编的《土壤学》(南方本)。这些教材内容丰富,都非常详细地讲解了土壤的形成与发育、土壤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和土壤养分及管理等。仲凯农业工程学院使用的教材是谢德体主编的《土壤学》,详细讲解了土壤的形成与
演变、土壤的基本性质、土壤肥力的基础及南方土壤的主要类型和特点等内容。该教材内容更关注南方土壤,因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考虑到园林专业的需求,这本教材反应园林土壤的内容较少,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另外,担任土壤学课程教学的教师都是各高校土壤学或者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专门从事土壤学研究的教师,有着比较系统的土壤学专业知识,同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一般对园林专业的了解不够深入、缺乏园林专业知识,因而很难将土壤学内容与园林专业的需求结合起来。
与园林树木学和园林花卉学等课程相比,土壤学内容多、难度大,1.2教学实践效果不佳
学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性不高,也不能与教师有很好的互动。此外,学生学习园林树木学和花卉学之后,可以很快地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进而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学生更容易产生成就感。但是,学生在学习土壤学课程之后较难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和实践,所以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度也不够高,最后导致该课程的实践效果不佳。
因需要培养厚基础、重技能、强实践的应用型人才,仲凯农业工1.3教学形式不合理
程学院园林专业土壤学课程目前的课时安排为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24学时、实验教学为8学时[2]。相对其他专业课而言,土壤学的学时少、内容多,因而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因理论课时不足,最后导致许多重要知识点的讲授不够深入,因而知识的连贯性也不强。另外,理论教学主要是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很难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土壤学的认知始终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无法做到学以致用,仅仅只是为了考而学,教学效果比较差[3]。实验教学同样也受到学时少的影响,很多实验环节只能由实验课教师提前准备,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很少,很多实验仅仅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实验课程内容单调且不具有系统性,因而实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4]。
2改革整体思路
2.1理论教学
根据园林专业特点、最新培养方案、教学目标、学生基础和生产
实践等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具体课程内容见表1。首先,土壤学课程内容应该与园林专业和实践相结合,对于与园林专业相关的章节进行补充和重点讲授。比如,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土壤养分等内容,可直接将其与园林植物联系起来,重点讲授土壤学这几方面的性质与园林植物的相关性及其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此外,教材中关于土壤肥力的章节可调整为“土壤养分与园林植物”;在教材中关于南方土壤类型的章节中可以增加“城市绿地土壤的特点及其对园林植物配置和养护的影响”等内容,重点突出园林专业对土壤学的需求[5]。其次,教师可以将土壤学科最近发表的、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论文应用到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教学过程更具科学性。比如,在介绍城市土壤时,结合实验,分析城市土壤养分含量与园林植物生长状况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土壤学的科学性,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当然,与园林关系不大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