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师生的相互交流是完全依仗课堂提问进行展开的,所以课堂问题设置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尤其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艺术,提出的问题巧妙,时机准确,那么学生会反映的会比较活跃,教学任务也会落实的相应比较到位;相反如果问题大众化,则会反响平淡,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的知识点落实起来难度会增大。可见课堂提问对于课堂教学是多么地重要,应该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让课堂提问更有效的为我们课堂服务。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在以往的课堂上存在着许多很普遍的问题,老师们的课堂提问随意性大,缺乏问题设计,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表现在:
其一,提问的问题简单化、零碎化,对学生来说缺乏思考价值。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数星星的孩子》最后一段时是这样设计提问的。师:数星星的孩子叫什么名字?生:叫张衡。师:张衡是什么朝代的人?生:汉朝人。师:他长大以后成了什么?生:天文学家。师:为什么呢?生:因为他小时候刻苦钻研。
其二,随意提问、重复提问、重复学生答问,影响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这一点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我就有这方面的毛病。有的时候,怕学生不能理解,就反复的问,结果学生想学习的劲头慢慢被磨没了。例如在教学《湖》这一课时,要求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我们捧着野果,一面吃着野果,一面听着这美妙的音乐”这一句,用“一面…..一面…..”说话,解释了意思以后就可以让学生造句了,但我怕学生不理解,反复地问学生明白没有,结果学生造句的高涨情绪慢慢的没了。
其三,教师设计的问题超过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难度太大,即使再“跳起来”也摘不到“果子”,这样,学生在接连答问失败后失去学习积极性,抑制了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焦虑、胆怯的心理。 由此可见,教师课堂提问的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整体教学观念,有的超越儿童知识水平;有的束缚学生思维发展;最常见的是只重结论,不重过程。现状确实让人不尽人意。课堂教学的效率更是无处谈起,而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则是当今新课程改革中最关注的话题。追溯原因:为什么会形成上述的原因呢?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课堂教学盲目追求形似、急功近利,满足于“貌合神离”的形式包装,渴望一蹴而就。如何才能使所提问题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回答,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就是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授课时提出的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答、想答、乐答。
第一.奠基课堂有效提问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首先必须以确立教师有效教学观念为导向。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形式的采纳,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教学观念主要是体现在对教学和学生两方面的正确认识上。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不仅涉及到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而且关系到教学形象的塑造、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学思想的凸显等诸多方面。教学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教师对教学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求教师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人,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力,教师乐于“倾听”,学生敢于提问,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教学中师生双方共享
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双赢目的。
第二.问题设置要面向全体,难易适度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教学任务的落实不应只是针对班级的中上等生,而是要面向班级的全体。由于学困生有参差不齐的各种差异,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应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尽量适当设置一些适合他们回答的问题,当然简单并不意味着没有价值,没有内涵,而是在探讨的时候答案容易找到,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学习对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从而坚定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另外也要同样关注优秀生,不要让这部分人觉得所有问题对于他们过于简单,而掉以轻心,不注意听讲,慢慢地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样做便会得不偿失。总之,提问要面向全体,问题设置要有针对性,多角度,多层次。 马克思说:“事物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语文教学也应该如此。下面我就以自己在教学《湖》的片断为例来谈一谈。
师:刚才同学们读课文时都十分认真,也读得十分有感情,真好!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笔,数数课文有几句话? 师:哪四位同学愿意读读句子?
1、低起点:教师的提问必须立足于中下学生。无论哪个班总存在相对的中下学生,如果那20%的中下学生在课堂上长时间思索不到教师提问的答案或得不到表现自己的机会,必定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甚至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成绩。以上几个提问看似简单,却十分地重要。首先,它是为中下学生而设置的,通过中下学生的回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其次,这几个问题也需要有一个搜寻与思考答案的过程,它并不是一个想当然的结果。最后,通过读这四个句子句子,也是学生朗读课文能力的一种抽样检测。 师:同学们,认真读读1至3句,看看这3句是围绕哪两个句子写的? 2、高要求:教师的提问必须深入于优秀学生。一个班级总有20%的学生表现出活跃的语文思维,所以要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思维,应该提出一些值得深究的问题。美国教育家布鲁纳道:“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这个问题的设计需要学生高度的语文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思维的品质是很重要的。
3、再回落:优等生通过对问题的进一步回答,也必将影响其他学生的思维,这时候再让他们(尤其是中下学生)去回答那些较有难度的问题,也许就迎刃而解了。当然,教师的提问并不是说有学生能回答出来就算完了,更重要的是通过个别学生的回答来带动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做到让每一个人都豁然开朗
第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有效提问的时机。每节课都有它的重点和难点,只有把这些重点难点逐一突破,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才算完成。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正确把握提问时机显得十分重要。提问的时机很多:强化新知识时提问,思维训练时提问,突破疑难点时提问。课始,针对新旧知识的联系进行发问,既可复习旧知识,使前面知识成为后面学习的准备,后面的学习成为前面知识的发展和提高。课中,围绕着课堂教学的重点进一步提问,可使学生牢牢地掌握知识点,在指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的同时,也教给了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课末,在巩固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难问题,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巧设问题让学生由疑惑不解,进而积极思维,最后豁然开朗。
提问有了精心预设,才能确保提问的精当,才能降低提问的频率,实现课堂
的简约;提问有了引导生成,才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才会为学生所接受,实现课堂的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