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整理)
第一章 健康管理概论
1.健康管理的概念和特点(掌握)
健康管理就是在控制健康风险这个需求的基础上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也就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健康管理服务 4个特点:标准化、量化、个体化、系统化。
3.健康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掌握)
①完善健康和福利 ②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③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 ④易化疾病早期诊断 ⑤增加临床效用效率 ⑥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 ⑦消除和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⑧对疾病结局做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4.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熟悉)
健康管理的科学性建立在慢性病的两个特点上。首先,健康和疾病的动态平衡关系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预防医学的干预策略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科学基础之一。其次,在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中,大部分是可以干预的,这为健康风险的控制提供了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基础。
5.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掌握)
第一步:了解和掌握你的健康,开展健康状况检测和信息收集。(调查问卷+体检)
①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等;②目前健康状况、疾病既往史、家族史;③生活方式:膳食、体力活动和运动、吸烟、饮酒、睡眠、休息;④体格检查和血、尿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等);⑤健康知识、信念;定性调查;心理状况等
第二步:关心和评价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评价。对目前的生活习惯行为、生理(体检)指标及未来患病/死亡危险性进行定性或量化评估。
第三步:改善和促进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进行健康干预。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来帮助个人采取行动、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控制健康危险因素。主要内容有:膳食指导、运动干预、心理疏导、戒烟限酒。
6.健康管理的服务流程(掌握)
①健康体检 ②健康评估 ③个人健康管理咨询 ④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 ⑤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
8.健康管理基本策略的种类(掌握)
①生活方式管理 ②需求管理 ③疾病管理 ④灾难性病伤管理 ⑤残疾管理 ⑥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
9.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掌握)
生活方式管理是指以个人或自我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活动。该定义强调个人选择行为方式的重要性。
10.生活方式管理的特点(熟悉)
①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②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预防是生活方式管理的核心。③通常与其他健康管理策略联合进行。
12.需求管理的概念(熟悉)
需求管理包括自我保健服务和人群就诊分流服务。需求管理实质上是通过帮助健康消费者维护自身健康和寻求恰当的卫生服务,控制卫生成本,促进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需求管理的目标是减少昂贵的、临床并非必要的医疗服务,同时改善人群的健康状况。
13.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了解)
①患病率 ②感知到的需要 ③患者偏好 ④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 14.需求预测的主要方法(了解) P12
①以问卷为基础的健康评估 ②以医疗卫生花费为基础的评估
1
15.疾病管理的概念(掌握)
疾病管理是一个协调医疗保健干预和患者沟通的系统,它强调患者自我保健的重要性。
16.疾病管理的主要特点(掌握)
①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 ②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 ③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
19残疾管理的目的(了解)
减少工作地点发生残疾事故的频率和费用代价
22.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的要点(熟悉)
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通过协调不同的健康管理策略来对个体提供更为全面的健康和福利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系统性收集健康状况、健康风险、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信息,以及评估这些信息和临床及经济结局的关联以确定健康、伤残、疾病、并发症、返回工作岗位或恢复正常功能的可能性。人群健康管理方法包括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23.中国迫切需要健康管理的主要表现(熟悉)
①人口老龄化起步晚,速度快,数量大。②慢性疾病患病率迅速上升,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日益严重。③慢性病的疾病负担。④健康保障模式的改变。
24.健康管理对于推进医改工作的意义(熟悉)
我国的健康管理主要的任务是,在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方案和“健康中国2020战略”总体框架下,静静围绕我国政府建设高水平小康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创立现代健康管理创新体系,创新服务模式与技术手段,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在实现大幅度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与健康人口构成比例,提高国民平均期望寿命和健康寿命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健康管理相关产业成为国家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民生工程核心的支柱产业之一。使健康管理成为引领和推动中国科技与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最终实现健康管理与健康服务大国。
26.健康管理的相关学术机构(了解)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杭州师范大学健康管理学院
28.健康与生产力管理的概念、基本原理及测量方法(熟悉)
概念:健康与生产力管理的宗旨是探索如何有效建立企业人群健康管理路径,推动企业生产力,最终达到提升城市乃至于国家竞争力的目的。
基本原理:开展健康与生产力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系统性收集工作场所人群健康状况、健康风险、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健康相关信息,以及评估这些信息和临床及经济结局的关联以确定健康、伤残、疾病、并发症、返回工作岗位或恢复正常功能的可能性。
测量方法:健康指标的检测;工作限制问卷(WLQ)。
第二章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
4.循证医学的概念及核心内容(掌握)
循证医学通常的定义是: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最佳的证据),通过谨慎、明确和明智的确认和评估,做出医学决
策的实践活动。
核心内容:医生对患者建议或实施任何诊断、治疗或预防保健措施,都要尽可能基于可靠的证据、证明这种措施确
实对患者有益,并且尽可能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
5.问诊和病史采集的主要内容(掌握)
①患者一般情况 ②主诉 ③现病史 ④既往史 ⑤个人史和家族史 ⑥(女性)月经和生育史
6.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掌握)
①视诊 ②触诊 ③叩诊 ④听诊 (俗称:望触叩听)
2
7.临床实验室检查的主要内容(掌握)
①血液检验 ②体液与排泄物检验 ③生化学检验 ④免疫学检验 ⑤病原学检验
10.疾病的X线图像改变(掌握)
疾病X线图像改变:①大小改变②位置改变 ③形态改变 ④轮廓改变 ⑤密度改变 ⑥功能改变
11.CT检查的优缺点(掌握)
优点:CT图像为人体组织断面像,其密度分辨率明显优于X像检查图像,能良好地显示人体内各部位的器官结果,
除发现形态改变外,还能检查组织的密度变化,扩大了影像学的检查范围。
缺点:CT检查是有射线的检查方法,较难发现器官组织结构的功能变化,个别部位如颅底部骨伪影可影响后颅凹脑
组织检查;因成像野的限制,不宜检查四肢小关节,难以显示空腔器官的黏膜变化;做强化扫描时有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存在。
16.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掌握)
①检测实质性脏器的大小、形态及物理特性。 ②检测某些囊性器官的形态、走向及功能形态。
③检测心脏、大血管和外周血管的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状态。 ④检测脏器内各种占位性病变的物理特性部分还可鉴别良、恶性。 ⑤检测积液的存在与否,以及对积液量的多少作出估计。
⑥产科可确定妊娠,判断胎位、胎儿数量;确定胎龄,评价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发现胎儿畸形;评定胎儿生理功能等。
⑦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做针吸细胞学或组织活检,或进行某些引流及药物注入治疗。
18.磁共振成像(MRI)图像的优缺点(掌握)
优点:MRI图像无射线损害;通过梯度场和射频场的更换科完成矢状、冠状、横切、斜切等多轴成像;图像不受人
体正常组织的干扰,不像CT有骨骼等干扰伪影;MRI强化扫描使用钆造影剂,无不良反应。 缺点:MRI成像检查时间较长,快速成像方法在5分钟以下;因患者置于磁体内有恐惧感,现已改为宽入口短磁体;
因成像线圈和成像野的限制,小关节小部位的成像开展不普及;机器昂贵,运行成本高,检查费用高。
19.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掌握) 心电图主要应用于心脏疾病的诊断,还广泛应用于各种危重患者的抢救、手术麻醉、药物作用和电解质紊乱的监测、航天、登山运动员的心电监测等。
①诊断各种心律失常和心脏传导障碍。②心肌梗塞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和演变是诊断的可靠依据。③对房室肥大心肌受损和心肌缺血的诊断有帮助。
21.内镜检查的临床应用(掌握)
借助内镜科直接观察到脏器内腔病变,确定其部位、范围,并可进行照相、活检及进行某些治疗,内镜应用最广者是消化道和支气管的检查。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范围:食管、胃、十二指肠 下消化道内镜检查范围:结肠、小肠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范围:气管、支气管
22.药品的概念(掌握)
我国管理部门对药品的定义为: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针对药品等。
26.合理使用抗生素应遵循的原则(掌握)
合理使用抗生素包括合理选药和合理用药两方面。
合理选药:首先分析可能的致病菌并据此来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病情加重时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可能感染的菌群来选用抗菌谱广的药物。
3
合理用药: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29.介入治疗的概念(掌握)
介入治疗是指在医学影像或内镜的导向下,利用经皮穿刺和导管技术,通过药物、物理、化学等手段直接消除或减轻局部病变,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具有微创、可重复性强、定位准确等特点。
31.放射治疗的原理及副作用(掌握)
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性如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线、电子束、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治疗疾病。
放射治疗的副作用包括:①血液系统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降低;②胃肠系统表现为食欲缺乏、厌食、恶心、呕吐等;③神经系统症状为乏力、嗜睡或失眠等。
32.物理疗法的临床应用(掌握)
物理治疗广泛用于:①各种炎症尤其是慢性炎症的恢复治疗;②各种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的恢复治疗;③各种原因导致的肌肉损伤的治疗;④术后并发症的治疗;⑤有一些疗法如超声波扩大了原有的作用,成为外科手术工具。
第三章 预防医学基础知识
4.三级预防策略的概念(掌握)
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健康决定因素的特点,针对疾病发生、发展或恶化的不同阶段分别采取病因预防、“三早”预防和临床预防等三种预防措施,由于三种预防措施是连续的梯次性预防措施,因而称之为三级预防策略。
5.第一级预防的内容(掌握)
又称病因预防,即消除有害因素、控制致病条件。 包括两方面:一是针对健康个体的措施,二是针对整个公众的社会措施,即针对公众健康所采取的社会和环境措施。
6.第二级预防的内容(掌握)
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的“三早”。对于传染病,除了“三早”,尚需早报告及早隔离,即“五早”。
7.第三级预防的内容(掌握)
又称临床预防,即预防恶化、促进康复。
对已患某些疾病的人,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于已丧失劳动力或伤残者,主要促使功能恢复和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患者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9.临床预防服务的概念(掌握)
临床预防服务指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的“患者”病伤危险因素进行评价,然后实施个体的干预措施来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
10.临床预防服务的主要内容(掌握)
①健康咨询 ②健康筛检 ③化学预防 ④免疫接种
11.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主要内容(掌握)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指在临床工作中从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收集有关个体的危险因素信息,为下一步对危险因素的个体化干预提供依据。
12.健康维护计划的主要内容?(掌握)
健康维护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根据危险因素的评估以及患者的性别、年龄的信息,确定干预的措施,包括健康咨询、健康筛检、免疫接种和化学预防。
13.社区的概念(掌握)
社区是指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关联的
4
大集体。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彼此认识且互相来往,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
14.社区公共卫生的概念(掌握)
社区公共卫生是人群健康的策略和原则在社区水平上的具体应用,即根据社区全体居民的健康和疾病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保护、健康促进以及疾病预防的项目,促进社区人群健康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群健康的均等化。
16.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要点(掌握)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1年版)》包括:①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②健康教育③预防接种 ④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⑤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⑥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⑦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⑧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 ⑩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11)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2013年增加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第四章 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2.慢性病致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掌握)
慢性病危险因素大致分为三类:环境危险因素、行为危险因素和宿主危险因素。
①吸烟 ②饮酒 ③不合理膳食 ④肥胖与超重 ⑤缺乏体力活动 ⑥病原体感染 ⑦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 ⑧遗传和基因因素
5.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掌握)
恶性肿瘤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大体可分为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及后天环境因素。少数癌症的发生主要和遗传及先天性因素有关,但大多数癌症,主要和后天环境及个人生活方式因素有关.我国癌症主要危险因素分别是:①吸烟②乙型肝炎病毒及其他病毒感染③膳食营养因素④职业危害⑤其他环境因素。
7.高血压的概念(掌握)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性疾病。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
8.血压测量的主要方式(掌握)
血压测量有三种方式:诊室血压、自测血压、动态血压。
9.诊室血压的测量方法(掌握)
①选择符合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或符合国际标准及中国高血压联盟认证的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②袖带大小适合患者上臂臂围,至少覆盖上臂臂围的2/3。③被测量者测量前1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进食、喝含咖啡的饮料、吸烟、服用影响血压的药物;精神放松、排空膀胱;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④被测量者应坐于有靠背的坐椅上,裸露右上臂,上臂及血压计与心脏处同一水平。⑤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搏动明显处,放在袖带外面。⑥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柯氏音,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Ⅰ音,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Ⅴ音(消失音)。⑦确定血压读数:所有读数以水银柱凸面的顶端为准,读数取偶数,电子血压计以显示血压数据为准。⑧间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两次读数平均值记录。如收缩压或舒张压的两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以三次读数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10.自测血压的基本方法(掌握)
①对新诊断高血压者,建议家庭自测血压连续7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测量3遍;去掉第一天血压值,计算后6天血压值,根据后6天血压平均值,为治疗决定提供参考。②血压稳定后,建议每周固定一天自测血压,于早上起床后1小时,服降压药前测量坐位血压。③血压不稳定或未达标者,建议增加自测频率。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
11.动态血压的概念及参考标准(掌握)
动态血压是指患者佩戴动态血压检测仪记录的24小时血压。动态血压的正常值国内参考标准为:24小时平均值<130/80mmHg,白昼平均值<135/85mmHg,夜间平均值<125/75mmHg。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