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建设,打造集会议、展览、住宿、餐饮、商务、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高标准和多功能的大型综合性会展渔业场馆,努力形成多门类、高档次、强辐射的会展渔业体系,使舟山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力和知名度的会展渔业城市。
(4)海钓渔业
海钓渔业是一项方兴未艾的产业,要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及良好的产业基础,结合海洋功能区划、岛礁资源开发、渔业资源养护,立足长远,因地制宜着力推进以东南区(以朱家尖、东极为中心)和东北区(以三星、洛华为中心)的海钓基地建设,加大海钓活动场所鱼类资源的增殖与养护,创造海钓产业发展基础条件。通过政策导向、科学规划、完善法规、提升服务,特别要发挥好大型国际国内海钓赛事对海钓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努力形成以点带面、点面互动、特色各异、配套完善、运作规范的海钓产业,使舟山成为名副其实的“海钓天堂”。 6、渔港产业开发工程 渔港产业是舟山渔业的综合,要以中心渔港建设为抓手,努力推动12个区域性渔港经济区建设,综合发展二三产业,把舟山打造成功能齐全、产业发达、全国一流的“渔港经济圈”。“十二五”期间,完成嵊泗中心渔港(新港区)、嵊泗五龙会成渔港、岱山大衢渔港、岱山长涂渔港、岱山高亭中心渔港江南段避风水域项目、岱山南峰渔港、定海西码头中心渔港、定海长白渔港、定海螺头渔港、定海沥港渔港、沈家门中心渔港(二期)、普陀螺门渔港、普陀蚂蚁渔港、普陀桃花渔港、普陀虾峙渔港、普陀台门渔港、普陀东极渔港等17座渔港、20个项目的建设任务,投资估算15亿元。通过“一圈十二区”建设,在满足95%以上渔船安全避风的基础上,渔港经济得以全面快速发展壮大,成为舟山
16
渔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1)沈家门渔港经济区
依托沈家门中心渔港、舟山中心渔港两大国家级中心渔港,舟山国际水产城和旅游“金三角”等区位优势,辐射带动朱家尖、新城、东港、东极等区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水产品集散中心、精深加工贸易园区、独具渔味特色的休闲观光旅游基地。
(2)西码头渔港经济区 依托西码头国家级中心渔港,辐射带动长白、北蝉、干览等区域,其主要功能是国内和远洋水产品卸载、仓储、加工、贸易以及渔船修造等,并逐步接纳沈家门渔港的部分功能,逐步建成远洋水产品集散中心、水产品加工商贸中心以及水产品科技创新产业园、船舶修造产业园。 (3)高亭渔港经济区 依托高亭国家级中心渔港,辐射带动秀山、渔山、岑港等岱山本岛附近区域,发展方向为近海渔业、水产品集散加工与贸易、休闲渔业和滨海旅游。 (4)长涂渔港经济区 依托优越的避风条件、近海渔业资源和良好的群众渔业基础,稳定近海渔业,发展休闲渔业。 (5)衢山渔港经济区 位于岱山东北部,近海渔业资源丰富,有良好的群众渔业基础,发展近海渔业。
(6)嵊泗渔港经济区
依托邻近上海的区位优势,辐射带动洋山、黄龙附近区域,发展方向为近海渔业、水产品集散加工、休闲渔业和滨海旅游。
(7)嵊山渔港经济区
17
依托嵊山-枸杞城镇建设一体化,辐射带动花鸟、壁下、绿华等区域,发展方向为近海渔业、鲜活水产品集散贸易、休闲渔业、滨海旅游、水产养殖。
(8)桃花渔港经济区
依托优异的区位条件和“金庸文化” 辐射带动登步、蚂蚁、葫泥等区域,发展方向为休闲渔业和滨海旅游。
(9)虾峙渔港经济区 位于桃花南部,群众渔业和远洋渔业发展基础好,拥有优越的深水和国际航道资源条件,发展方向为近海渔业、远洋渔业。
(10)台门渔港经济区 位于虾峙南部,六横镇的东部,交通便利,辐射带动佛渡等区域,发展成为集水产品集散加工与贸易、休闲渔业和滨海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渔港经济区。 (11)螺门渔港经济区 配合本岛北部工业区建设,将原螺门渔港迁址后重建新螺门渔港,形成以服务近外海捕捞为主的渔港经济区。 (12)沥港渔港经济区 在积极发展现有传统渔业的基础上,通过渔港项目,将原沥港渔港经济区向北延伸,提高渔港防灾减灾能力,完善渔船避风、补给等功能;并充分利用沥港对面大棚山独特的古村落旅游资源,合理建设渔港渔船服务、夜景工程、海鲜排挡、休闲旅游等功能区。
7、渔场振兴示范工程
资源环境是渔业发展的前提条件,通过设立海洋保护区、投放人工鱼礁、实施增殖放流、建设人工藻场等综合性措施,加大生态修复和资源恢复力度,把舟山渔场建设成为资源丰富、生态
18
良好的渔场振兴示范区,为舟山渔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1)保护区建设项目:以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及海洋和岛礁生物资源保护等为目标,近期推进2个海洋特别保护区、1个种质资源保护区、2个增殖放流保护区等保护区建设,中远期启动实施滨海湿地保护区等。
(2)海洋牧场建设项目:根据全市海洋牧场建设规划,以恢复鱼类生存环境为目标,以人工鱼礁(藻礁)、增殖放流、生态养殖等为主要手段,率先在嵊泗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普陀中街山列岛海区和洋鞍至猫头洋海区开展试点,并逐步向其它海域拓展。 (3)资源增殖放流项目:以恢复渔业资源为目标,大规模实施大黄鱼、对虾、梭子蟹、海蜇、乌贼、鲷科鱼类等舟山地方特色优势品种的人工增值放流活动,条件成熟时启动带鱼、小黄鱼、鲳鱼、鮸鱼等经济鱼类的人工增殖放流。 (4)人工海藻场建设项目:以改善渔场水域生态环境为目标,在保护区浅海海域、人工鱼礁附近海域等建设若干个人工海藻场。 8、渔业公共服务工程 加强管理、强化支撑、完善服务是渔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要不断拓展渔业公共服务功能,大力推进“三大体系”建设,为渔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渔业执法管理体系建设。深化渔业执法改革,完善行政许可、行政监管、行政执法职能相对分离又相互监督的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市级以下渔政机构垂直管理体制,实行下级渔政负责人任免征求市级渔政机构意见的制度。加强渔业执法保障能力建设,推进渔政基地建设,新建更新渔政执法船艇,配置渔政执
19
法专用车辆以及其他设施设备。加强渔业执法队伍建设,推动渔政、船检等执法人员全面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
(2)渔业科研推广监测体系建设。提升市级渔业科技保障水平,通过资源整合,建立集渔业科研、技术推广、检疫检测、规划设计等功能于一体的市渔业研究院,发挥其主力军作用。推进渔业推广机构改革,完善市、县、乡三级推广网络体系,发挥其基础性作用。组织捕捞新渔法、渔船节能降耗、贻贝综合利用、新养殖品种养成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突破养殖产业化、捕捞规模化、加工优质化、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技术瓶颈制约,深入实施“科技入户”,普及渔业科技知识,发挥好科技在渔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3)渔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深化渔业安全政策法规宣传教育,设立舟山渔民节或渔民日,加快推进“平安渔业示范县”建设,培育健康的渔业安全文化,在全社会营造保障渔业安全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成果装备渔业,加快渔业管理信息化进度,建设渔业管理服务大平台,全面完成渔业安全监控系统、渔船防碰撞系统、渔港和重点海域渔船动态实时监控系统、渔业视频会商系统、渔业环境预报系统、海上救助系统和渔业数据库的“一库六系统”建设,充分发挥和挖掘基本功能和潜在功能,为渔业安全管理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强化渔业安全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渔业安全制度,对渔业安全每个环节的关键点实行规范化控制,形成科学实用的渔业安全控制管理体系,并强化上下左右的协调配合,确保各项安全管理举措落到实处。建立完善渔业安全防灾减灾应急体系,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实战能力和水平。建立和完善渔港管理体系,建立渔港管理常设机构,制定渔港管理办法,探索渔港管理方面的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