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全日制课程—北京中考-专题五空气、氧气、水-中考化学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专题五 空气、氧气、水

空气、氧气、水这部分知识的考查在北京中考试卷中主要集中在选择题和生活现象解释、基本实验题等填空题中,约占6分左右。

题型的特点是:选择题通常考1道空气组成题和1道氧气制取题(或水的组成题),这两道题分别属于基本概念考查题(简单题)和简单应用题(中等偏易题)。填空题通常考查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水的组成等,整道大题属于中档题。这部分知识的考查在中考中难度有所降低,只要理解到位,考试就能迎刃而解。

解题策略:注重审题,将关键词画圈,特别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和水的组成实验,都可能出现较难的问题,例如,2016年朝阳期末题就是一道值得回味的题,需要用整体的方法来解决。所以,做完题后要多多总结题型特点。

专题教学策略:对于空气、氧气、水这部分知识的考查,有简单题也有中等难度题,只要基础扎实,学会分析问题,自然就能化繁为简,解决问题。专题复习流程:

第一步,教师重点阅读专题导语和学习目标、方法突破三个模块,课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选试题,明确授课流程。

第二步,指导学生填写必备知识模块,可以是学生填写老师纠错,也可以是学生和老师一起回顾知识,一定要做到先复习再练习。只有扎实的基础才能出高分。

第三步,基础过关后,根据题型分类来指导学生做题,做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导学生修正并标识,总结易错点、重难点等记录在我的记录空间,以备课后复习。

第四步,选取相关练习题来强化训练,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限时训练。特别是简单题,一定要提高正确率。

第五步,回顾总结,可以是没有掌握好的概念、化学方程式、解题方法,也可以是做错的题目。例如,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题,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解决,但实验数据的处理就值得好好分析,可以用整体的思想来解题等等。最后留出课后作业,作业根据学生实际情

1

况,选留30分钟到40分钟的题目。

1.了解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掌握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掌握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4.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气体的方法。 5.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水的组成。 6.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 7.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1.常见题型

a.选择题:1-15题中考查较多。

b.填空题(生活现象解释题、基本实验题等等):考查一些简单的实验和实验现象。 2.解题注意事项: ①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思考: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 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②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 ③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④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并放出大

1

量的热。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称为氧化反应。氧气便是常见的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⑤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说明物质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成正比。

⑥物质燃烧时有的有火焰,有的会发光,有的会冒烟。一般来说,气体燃烧会有火焰产生,固体直接燃烧,产生光或者火星。生成物有固体,一般都会产生烟,即固体小颗粒。 ⑦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是燃烧现象,如缓慢氧化。 ⑧过氧化氢制氧气:

a.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b.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c.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d.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e.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⑨高锰酸钾制氧气:

a.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b.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e.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⑩催化剂:a.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不能决定反应的进行。 b.催化剂不是反应物、又不是生成物。

c.催化剂仅针对某一反应,并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d.某一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只一种。

e.二氧化锰在一些反应中不只作催化剂,催化剂不一定就只有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催化剂可以用硫酸铜溶液、氧化铁、氧化铜、红砖粉末)。在氯酸钾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质量分数变大。

1

3.必备知识(课本知识) ①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a.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

b.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②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a.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b.实验结论:说明空气 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c.原理: 化学方程式: ③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

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空气成分 体积分数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④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a.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b.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⑤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a.氮气: 的气体, 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 不活泼。

b.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氧气 ①动植物呼吸②医疗急救③金属切割④炼钢⑤宇宙航行等 1

氮气 稀有气体 ①超导实验车②化工原料③作保护气④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 ①作保护气②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③激光技术④液氦冷冻机等 ⑥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a.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烟尘。

b.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c.被污染的空气带来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飞机的尾气、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d.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e.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 。 ⑦氧气的物理性质

a.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法) c.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d.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⑧氧气的化学性质

A.与非金属(碳、硫、磷)的反应 a.木炭(黑色固体)燃烧

实验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

做木炭燃烧实验时,燃烧匙应慢慢从瓶口向瓶底伸入(充分利用瓶内的氧气)。 ..b.硫粉(淡黄色)燃烧: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

在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 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

1

全日制课程—北京中考-专题五空气、氧气、水-中考化学

专题五空气、氧气、水空气、氧气、水这部分知识的考查在北京中考试卷中主要集中在选择题和生活现象解释、基本实验题等填空题中,约占6分左右。题型的特点是:选择题通常考1道空气组成题和1道氧气制取题(或水的组成题),这两道题分别属于基本概念考查题(简单题)和简单应用题(中等偏易题)。填空题通常考查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水的组成等,整道大题属于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njq651ubq3sk4u09qt56trx0171wu00eu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