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作者:郎金花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5年第10期
郎金花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摘要院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有力补充,对培养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企合作是民办高校增强校外实践环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对民办高校长期发展十分重要。但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校企合作存在着合作目标偏差、合作不够密切、企业的需求与学校专业设置不匹配等问题,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分析出其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院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存在问题;对策
1 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民办高校的不断扩招,培养人才的作用不断加强,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毕业生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民办高校为了提高自身的声誉及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加强校企合作实践环节,以便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但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1.1 合作目标偏差
目前民办高校校企合作的层次和质量比较肤浅,合作目略有偏差,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一方面,民办高校与企业合作是为了给学生寻找一个实习的机会,丰富自身的实践教学环节,没有考虑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真正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与民办高校合作动机不纯,有的是碍于社交面子,应付差事,有的是为了增加自己政治色彩,为将来向政府争取某项优惠政策做好铺垫。
出现这种目标偏差的主要原因为两个方面:
一是校企双方对校企合作缺少正确认识,目标不够合理一致,使得双方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没有真正的把对学生培养和未来的发展放在首位。
二是政府对校企合作的制度支持和保障不够。校企合作不是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事情,必须有政府的监督和干预,采取有效的制度和法律约束。只有这样,才能使校企双方尝到甜头,合作的效果才能凸显出来。
1.2 合作关系不密切
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能够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并签订正式合作合同。合同签订后,定期向企业输送实习学生。但对于学生到企业后是否能够有效的满足企业的需求,以及学生在企业实习是否能够提高实践技能没能进行有效的跟踪了解。企业与民办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后,缺少对输送学生的专业培训,临时性的安置岗位,至于学生是否能够适应岗位需要,以及与学校之间是否有更深层次、更长久的合作不明确。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反馈机制不健全。一方面,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缺乏整体规划,存在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内
容与所学专业知识脱节现象。另一方面,学校、老师和合作企业沟通交流比较少,没有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导致合作过程中没有达成一致。
1.3 合作企业的需求与专业建设不匹配
不少校企合作出现了为合作而合作,学生为实习而实习的情况,起不到真正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目的。出现了合作企业与专业建设、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应用提高不匹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三方面:
一是盲目合作。企业与学校合作没能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单一的建立合作关系,完成一项校外实践教学任务。
二是定位不够准备。企业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实习的机会和场所,对于学生要提高哪些方面的技能没有准确定位。
三是缺少对实习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程度和深度的评估。对学生安排岗位只是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安置,不能保证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校企合作模式不科学。现今国内的校企合作模式多为学校为主导,企业被动的模式,没能实现校企双方的共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效果。
2 民办高校校企合作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的实际经验,在查阅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引发了一些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
2.1 校企双方明确合作目标
民办高校的毕业生要想具备较强的社会就业竞争力,必须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又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这就要求民办高校要寻求一个准确的定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计划,即为培养企业一线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民办高校在制定本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模式、计划时,应对本行业企业进行深度的调查和研究分析,并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员参与讨论研究。课程设置要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的需求设定。对学生的培训和实践应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基础。企业与民办高校合作的目标应定位在为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实践能力上来,与学校保持一致,使学生能够将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用武之地。校企双方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校企各自优势,真正能保证学生既能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又能在企业学习职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达到校企双方双赢。
2.2 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不是阶段性的合作,应该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密切合作。
第一,企业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及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培养要紧密结合。民办高校在合作过程中不但要对合作企业进行考察,而且还应看合作企业对民办高校专业建设能提供多大帮助。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计划的执行中,要充分考虑行业的长远发展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企业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应积极与学校的相关人员进行探讨和商定,如何满足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求,锻炼学生哪些方面技能。
第二,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为保证校企合作开展效果,民办高校应建立真实的信息反馈机制,其中包括培训过程中学生对培训内容、效果的反馈,企业对学生实习情况的反馈。同时,对于学生实习情况和效果,学校也应及时反馈给企业。这样,学校才能根据了解的情况和存在
的问题,总结经验,适时调整实习内容和实习计划,企业也可以通过学校反馈的信息改善自身的管理,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实习提供便利。
第三,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基地。民办高校应在与校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同时,遴选出与本校所设置专业及人才培养目标相符的企业,与之建立长期定向实习基地,定期向这些企业输送所需人才,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的需求,也为学生搭建了就业的平台,增加了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了就业竞争力。长期坚持下去,将会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
2.3 建立合理有效的合作模式
第一,创设以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理念。校企合作要打破以往的以学校为主导,企业被动的模式,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模式。民办高校将校企合作视为校内教学实践的需求,建立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基础上的深度合作。在制定培养计划、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师培训、学生实习等方面企业均要参与其中,具有一定参与决策权利。校企双方明确规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实现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精准对接。
第二,建立“双师型”教师供给机制。一方面特聘企业的专业技术骨干为教学所需的任课教师,只要其实践教学水平和教授质量达到学校的要求和学生需求,不管其是否具有教师资格证均可作为兼职教师,待其取得教师资格证后再转为正式教师。并将教学实绩、技能水平、技术研发成果等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他们不仅可以为学生上课,带来最先进和最前沿的技术,同时也可在技术上指导本校教师,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民办高校也要派送本校的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定期到企业考察,参加企业学习培训活动,及时学习到本行业前沿技术技能,了解生产一线的知识和技术,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3 结束语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不容乐观。虽然重视程度逐
渐加强,发展规模逐渐扩大,但合作的深度和质量还比较肤浅,有待进一步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民办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当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对合作企业进行认真的考察和分析,制定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合作方式和模式,真正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专业技术技能确定为合作的目标和方向,与企业一起积极研究探讨,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质量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潘斗凤.民办高校校企合作模式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44-145.
[2]支买.民办高校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级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探索,2013:66.
[3]王慧英,黄元维.建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的逻辑选择与实施策略-辽宁省部分民办高校探索“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的逻辑示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268.
[4]胡常春.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模式分析及我国民办高校的启示[J].企业技术开发,2013(9):63.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