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对进行丝网印刷之前的钢板进行底色辊涂,所述丝网印刷生产线还包括位于所述静电除尘设备6之后且位于所述丝网印刷段之前的辊涂设备组件5,见图2,所述辊涂设备组件5用于向丝网印刷前的钢板进行双色花纹的底色辊涂,所述辊涂设备组件5包括供料设备51,用于提供涂料;吸料辊52,其圆周面与所述供料设备51连接,所述圆周面上具有在用所述涂料填充时形成图像区域的多个凹陷;橡胶涂覆辊53,其圆周面与所述吸料辊52连接,用于承接所述涂料在所述涂覆辊53上形成的图像区域,并将所述图像区域转印到钢板上;第一刮刀54,安装在第一刮刀支架上,以特定角度与所述吸料辊52接触,用于刮除所述吸料辊52的所述图像区域之外的涂料;以及第二刮刀55,安装在第二刮刀支架上,以特定角度与所述涂覆辊52接触,用于刮除所述橡胶涂覆辊53上转印后残余的涂料。所述第一刮刀54以小于30度的角度与所述吸料辊53接触;所述第二刮刀55以大于30度的角度与所述涂覆辊53接触,可以同时保证对吸料辊52和涂覆辊53的刮除。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印制具有两种颜色的底色花纹,所述辊涂印刷段包括两组所述辊涂设备组件5。
在本实施例中,每组所述辊涂设备组件5还包括清洗装置56,见图3,所述清洗装置56包括供液箱561、用于泵送所述供液箱561内的清洗液传送泵562、与所述清洗液传送泵562连通的清洗液传送管道563以及与所述清洗液传送管道连通的喷淋管564,所述喷淋管564设置在所述橡胶涂覆辊53的轴向上方,所述喷淋管564上具有若干个喷淋孔565,所述清洗装置56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涂覆辊53下方的清洗液回收槽566,所述清洗液回收槽566连接一个回收管道567,所述回收管道567通向所述供液箱561;所述回收管道567和所述供液箱561之间设置一个过滤器56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伺服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模块,所述PLC控制模块具有采集器,用于采集第一辊涂设备组件各辊的辊径以及工艺速度数据,所述PLC控制模块还具有计算器,用于根据工艺速度以及各辊的辊径计算出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使得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与所述工艺速度一致,并将计算出的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分别输出,所述PLC控制模块还具有比较器;伺服控制模块,所述伺服控制模块具有编码器,所述伺服控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PLC控制模块的各辊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并根据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驱动各辊,所述编码器用于采集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并向所述PLC控制模块输出各辊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以使得所述PLC控制模块的所述比较器根据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和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调整驱动各辊的电机的电流频率,进而将实际辊面线速度修正至与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一致,完成一次辊涂转印。
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伺服控制系统的辊涂设备组件进行丝网印刷前的底色辊涂的具体控制过程为:
S1.将第一辊涂设备组件中的吸料辊52、涂覆辊53的辊径以及工艺速度输入到PLC控制模
块中,所述PLC控制模块根据工艺速度以及所述吸料辊52和所述涂覆辊53的辊径计算出所述吸料辊52和所述涂覆辊53的理论辊面线速度(具体的计算方法为:理论转速=工艺速度/兀*辊直径,理论辊面线速度=理论转速*辊直径*兀),使得所述吸料辊52和所述涂覆辊
53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与所述工艺速度一致,并将计算出的所述吸料辊52和所述涂覆辊53
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分别输出到具有第一编码器的第一伺服控制模块,和具有第二编码器的第二伺服控制模块;
S2.所述第一伺服控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PLC控制模块的所述吸料辊52的理论辊面线速度
信号,并根据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驱动所述吸料辊52,所述第二伺服控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PLC控制模块的所述涂覆辊53的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并根据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驱动所述涂覆辊53;
S3.所述第一编码器采集所述吸料辊52的实际辊面线速度,并向所述PLC控制模块输出吸
料辊52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所述第二编码器采集所述涂覆辊53的实际辊面线速度,并向所述PLC控制模块输出涂覆辊53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
S4.所述PLC控制模块将接收到的所述吸料辊52和所述涂覆辊53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信号和
理论辊面线速度信号调整驱动吸料辊52和涂覆辊53的电机(所述电机为变频电机)的电流频率,进而将所述吸料辊52和所述涂覆辊53的实际辊面线速度修正至与所述理论辊面线速度一致时,完成第一辊涂设备组件的印刷。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相邻辊涂设备组件的线上连续作业,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PLC控制系统中还输入有第一辊涂设备组件和第二辊涂设备组件之间的距离数据,所述PLC控制系统根据工艺速度和所述距离数据计算出启动第二辊涂设备组件的时间,并按照启动时间启动第二辊涂设备组件,完成第二辊涂设备组件的印刷。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印制不规则的长幅花纹的需要,在完成第二辊涂设备组件的印刷后,通过暗码识别模块采集印刷后的花纹,并通过电脑识别确定花色错位距离,从而对对应辊涂设备组件的工艺速度进行修正。具体的修正过程为:如果通过暗码识别模块采集到的花纹中后辊涂的颜色相对于先辊涂上的颜色与预定辊涂位置产生一个错位距离,例如,相对于预定辊涂位置靠前了10mm,这说明运送钢板的辊子的实际工艺速度(用V1表示)相对于应该运行的工艺速度(用V2表示)在单位时间内快了10mm,此时,V2=V1-
10,计算出V2之后,将V2转化为应该运行的辊子的转速(用N表示),N= V2/兀*辊直径
径,从而根据转速N调整对应电机的电流频率,从而对对应辊子的转速进行调整,进而调整工艺速度,最终将花色的错位精度控制在±0.6毫米以内,这是一个动态反复的调节过程。在此,通过暗码识别模块中的数码摄像机采集印刷后的花纹。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辊涂设备组件可以进行双色底色花纹的辊涂,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本实施例公开的生产方法,尤其是伺服控制系统中的调整转速、第二辊涂设备组件启动时间以及暗码识别技术在本实施例基础上进行改造,进行三色、四色、五色或者更多色花纹的底色辊涂生产。
本实施例提供的生产线还包括位于所述丝网印刷段之后的覆膜装置2。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提供的图码钢板的丝网印刷生产线基础上的改进,其与实施例1的唯一不同在于:所述整平装置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印刷台上与所述钢板的盛放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印刷台的底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能够透过所述通孔吸风。
利用该种整平方式进行整平时,由于所述印刷台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而钢板在不平时,将与所述印刷台之间产生间隙,通过所述风机吸风,风就能透过所述通孔流向所述风机,从而在所述钢板和印刷台之间的间隙处产生负压区,从而将所述钢板吸附在印刷台上,进而实现整平。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图码钢板的丝网印刷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