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管理学研究方法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管理学研究方法

1.比较研究法 1.1比较研究法的定义

比较是和观察、分析、综合等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是一种复杂的智力劳动。 比较研究法是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是对事物同异关系进行对照、比较,从而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或以往的经验、教训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相同与相异之点,对事物进行分类,并对各个事物的部矛盾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后,得出事物的在联系,从而认清事物的本质。比较研究是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性研究,这种对比研究可以发现相同点或不同点,从而能够对有关研究对象的属性和特点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1.2比较研究法的特点

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认识。比较研究,是研究性课程实施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是确定对象间异同的一种思维方法,即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种事物的客观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找出客观事物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性本质,力求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结论的方法。讨论多重或交互因果关系,显然不同于一般研究中常用的各式各样的比较。 1.3比较研究法的应用领域

在比较法的运用过程中,一些学者已经总结出一些原则,一般的比较包括区域比较和问题比较。区域比较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等问题,而问题比较则是比较研究两个国家或地区,或几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等问题。若使用区域研究的方法,就必须要对所研究的国家和地区的问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那就需要研究者本人曾经有参观访问的经历,在适当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下获得第一手资料,有时也被称为现场研究法。研究者可以进行长期观察研究,也可以进行短期研究。这种研究最大的优点是所得的材料真实可靠,但是不容易做到,能够有机会去外国单纯进行学术研究的人还是少数,大部分研究外国制度的学者都是通过另一种途径,就是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重要文件来了解情况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这也被称作是第二手资料,言下之意是拾得别人研究出来的东西以借鉴。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比较研究中的“二手资料”,有时也是“一手资料”。比如某个国家的法令、教学计划、教科书、教学大纲等等,都是一手资料。不管是参观访问,还是借助与文献,目的都是为了收集资料,所以在资料到手之后,需要鉴别真伪,选择有助于研究的资料,而且还要旁征博引,使资料丰富起来,才有足够的说服力。问题比较又可分为专题比较和综合比较。专题比较就是把各国同一个问题摆在一起比较。综合比较是对国际的现状和趋势作全面的综合的比较。

1.4比较研究法的应用程序 (1)描述

比较研究从详细描述比较的对象开始,就是说对研究对象的现状尽可能周密、完整、客观地描述出来。为此,必须收集相关的资料文献,明确比较目的,选定比较主题。研究者采用比较研究法,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是想比较什么,通过比较想达到一个怎样的目的。这是比较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为了达到这一点,研究者明确比较的容和围,也就是说,想在哪一个维度上对哪些材料进行比较,这既是一个比较标准的选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比较目标的具体化问题。这一步骤是比较研究的依据和基础。选定比较的维度是比较研究能否科学进行的前提。 这一环节包括以下细节: 选定比较的主题。 确定比较的容。 确定比较的围。 制定比较的标准

为了从文献中得到更加确切的知识,有必要对研究之对象进行实地考察,感性和理性的结合。 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的各种资料,并对资料进行鉴别,保证资料的权威性和客观性。供比较研究的资料必须具有权威性、真实性、最好是第一手资料。而且要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普通的情况,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采样的科学化,资料归类合并的程序化,资料收集人员要有扎实的理论修养和深厚的基础理论素质。 (2) 解释

对这些归类好的资料做出原理性解释,即赋予资料以现实和历史意义,为下一步的比较分析奠定基础。在完成对所要比较研究对象的详尽而客观的描述之后,就要对所了解的研究对象的现状进行解释。即说明这些现状所具有的意义,以便不仅了解事物是怎样的(How),而且了解事物为什么那样(why)。也就是说,以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人文学、历史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把所描述的研究对象现状与社会的一般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深度说明这些现状所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这就是解释阶段的目的。在解释资料时,应当根据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运用科学的理论加以全面的分析,并保证解释的客观性而不带有任何个人的偏见。 (3)并列

对各种资料按比较的指标进行归类、并列。从严格意义上讲,比较研究从并列阶段才开始。 在这个阶段,首先把前一阶段里已描述并解释过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并按可以比较的形式排列起来;然后确定比较的格局,并且设立比较的标准;最后进一步分析资料,提出比较分析的假设。 (4) 比较

在比较阶段里,要对并列阶段提出的假设按照“同时比较”来证明正确与否。这是比较研究的最重要的一步,在这个阶段要对收集到的材料逐项按一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之所以产生差异的原因,而且要尽可能地进行评价。比较时应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对所有的材料进行全面的客观的分析。它是四个阶段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它的主要任务是对第三阶段所列材料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验证第三阶段所提出的假说或假设,做出最后的结论。

上述四个阶段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理提供条件,打好基础,后一阶段承前启后、互为依托。 1.5比较研究法的注意事项

比较研究法广泛运用于科研实践,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运用,只有在如下条件符合时才能运用比较研究法。运用比较研究法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同一性、双(多)边性、可比性。 (1)同一性

所谓同一性,是指进行比较研究的对象必须是同一畴、同一标准、同一类事物,否则就不可以比较。正如马克思所说:正是因为倍尔西阿尼是一位歌唱家而且人们把她同其他歌唱家相比较,人们根据他们的耳朵的正常组织和音乐修养做了评比,所以他们能够认识倍尔西阿尼的无比性。倍尔西阿尼的歌唱不能与青蛙的鸣叫相比,虽然这里也可能有比较,但只是人与一般青蛙之间的比较,而不是倍尔西阿尼与某只惟一的青蛙之间的比较。只有在第一种情况下才谈得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比较,在第二种情况下,只是他们的种族特性或类特性的比较。 (2)双(多)边性

比较只有在两个事物或两个事物以上才可能发生。换言之,比较的对象必须要在两个以上。当然,比较研究还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对两个被比较的对象进行分析比较。 (3)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被比较的对象之间具有一定的在联系,具有本质上而不是表面上的共性。为了保证可比性,必须注意概念的统一。例如,英国的Public school与美国的Public school就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贵族学校,而后者则是贫民学校,不具备可比性。 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前提下,比较研究就可以开展了。 2 引文分析法 2.1引文分析的定义

引文分析法,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的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分析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在规律的一种信息计量研究方法。

引文分析方法的数学基础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进行分析比较时,已将其作用排除在测度结果

[1]

之外了。 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来划分,引文分析方法有着不同的类型。如果从获取引文数据的方式来看,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之分。前者是直接从来源期刊中统计原始论文所附的被引文献,从而取得数据并进行引文分析的方法;后者则是通过“科学引文索引”(SCI)、“期刊引用报告”(JCR)等引文分析工具,查得引文数据再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若从文献引证的相关程度来看,则有自引分析、双引分析、三引分析等类型。如果从分析的出发点和容来看,引文分析大致有三种基本类型: (1)引文数量分析:主要用于评价期刊和论文、研究文献情报流的规律等。 (2)引文网状分析:主要用于揭示科学结构、学科相关程度和进行文献检索等。

(3)引文链状分析:科技论文间存在着一种“引文链”,如文献A被文献B引,B被文献C引,C又被文献D引,等等。对这种引文的链状结构进行研究可以揭示科学的发展过程并展望未来的前景。 2.2引文分析的特征

(1)广泛适用性;引文分析的素材是引文与被引文,而引文现象又是普遍存在的。以期刊论文为例,全世界围约有90%以上的科学论文附设了引用文献,平均每篇论文有引用文献15篇。我国目前88%左右的重要科学论文带有引用文献,平均每篇中文科学论文有引用文献8.9篇,可以说,凡是有引用文献的地方,引文分析方法就有用武之地,所以,引文分析方法具有广泛适用性。 (2)简便易用性:由于引文分析不要求其它先决条件和辅助条件,不需要使用者具有十分专深的知识,研究的深度、广度可以由自己控制,所以一般的信息人员都可以借助于这种方法,完成一些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解决一些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总之,这种方法的使用限制极少,简便易用,很值得在广大的信息人员中普及推广。

(3)功能特异性:由于引文分析方法具有广泛适用性和简便易用性的特点,通过一些不太复杂的统计和分析,就可以确定核心期刊、研究文献老化规律、研究信息用户的需求特点,甚至可以研究学科结构、评价人才等,我们不能不为其功能而感叹。 2.3引文分析的应用领域 (1)确定核心期刊

引文分析法是确定核心期刊的常用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从文献被利用的角度来评价和选择期刊,比较客观。加菲尔德通过引文分析,研究了文献的聚类规律。他将期刊按照期刊引证率的次序排列,发现每门学科的文献都包含有其他学科的核心文献。这样,所有学科的文献加在一起就可构成一个科学整体的、多学科的核心文献,而刊登这些核心文献的期刊不过1000种左右。利用期刊文献的集中规律可以确定核心期刊。例如,化学领域的主导性期刊为《美国化学会会刊》,生物化学领域的主导性期刊为《生物化学》,确定被这两种期刊引用最频繁的期刊,就可以界定这两个领域的核心期刊。

(2)研究文献老化和情报利用规律

目前,有关文献老化的研究一般是从文献被利用的角度出发的。普赖斯曾利用引文分析探讨文献的老化规律。通过对“当年被引指数”和“期刊平均引证率”分析,他认为期刊论文是由半衰期截然不同的两大类文献构成的,即档案性文献和有现时作用的文献。科学文献之间引文关系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引文的时间序列。对引文的年代分布曲线进行分析,可以测定各学科期刊的“半衰期”和“最大引文年限”,从而为制定文献的最佳收藏年限等管理方案、对文献利用进行定量分析提供依据。研究表明,一个学科的引文年代分布曲线与其老化曲线极为相似。这有力地说明文献引证分布反映了文献老化的规律性。因此,从文献引证的角度来研究文献老化和情报利用规律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例如,生物化学引文的年代分布曲线就呈现出负指数曲线形式(见图2—1)。

图2--1生物化学引文年代分布曲线 (3)测定学科的影响和重要性

通过文献引证频率的分析研究可以测定某一学科的影响和某一国家某些学科的重要性。图2—2反映了其他国家引证前联邦德国的科技文献的情况。由图可见,高度位于1以下的学科,其文献引证频率低于其他国家文献的平均引证频率;而高于1的学科,则大于平均引证频率。据此可以得出结论,前联邦德国的化学研究对其他国家的影响较大,而医学研究对其他国家的影响较小。

管理学研究方法 - 图文 

管理学研究方法1.比较研究法1.1比较研究法的定义比较是和观察、分析、综合等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是一种复杂的智力劳动。比较研究法是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是对事物同异关系进行对照、比较,从而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或以往的经验、教训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相同与相异之点,对事物进行分类,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n9315t53s5v45r56fo51lh1d7s0l10097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