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筋骨之强,________,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2)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_____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李煜《虞美人》) (4)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孟子·寡从之于国也》) (5)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________,________?(《渔父》) 【答案】 (1)蚓无爪牙之力;上食埃土 (2)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雕栏玉砌应犹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解答此题时平时学习中对于课本要求背诵的诗文内容要熟记于心,做到背诵无误,书写无误,理解无误。连续性默写。根据前后句的提示来填写;理解性默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需要注意的重点字有: 蚓、埃土、尊、酹、砌、犹在、庠序、颁、察察、汶汶。
故答案为:⑴蚓无爪牙之力;上食埃土; ⑵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⑶雕栏玉砌应犹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⑷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⑸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天地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渔家傲·秋思》中渲染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乡土文化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
(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己亥杂诗》中移情于物、以花喻人,表现无私奉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曾、瞬、衡阳、雁、雕、箫、简朴、絮、萍、化作。
故答案为: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⑵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⑶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⑷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⑸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表现仁人志士在面临“生”与“义”抉择时,勇于献身正义的崇高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则》中以水不停奔流的习性来勉励人们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美国失去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的席位,证明了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是不得人心的,也证明了孟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是合乎英明论断的。
(4)《诸葛亮集》中的“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是一致的。
(5)周敦颐《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__ ”两句, 赞美莲花洁身自爱、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品质。
【答案】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本题属于情境默写,作答时注意审清题干要求,根据理解选准相应语句,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比如“寡、陟、臧、淤、染,濯”等字。
故答案为:⑴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⑵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⑷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⑸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连用五个比喻来论证学习的意义后,得出的推断是________,________。以此阐明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也起着决定作用。
(2)李白《蜀道难》中用自然景象中的“鸟”和“树”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悲凄胆寒氛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王维《使至塞上》中巧借自然物象以自比,既勾勒出诗人的万里行程,又暗示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区别试题类型,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劝学》中连用五个比喻来论证学习的意义后,得出的推断是”“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悲凄胆寒氛围的两句是”“《使至塞上》中巧借自然物象以自比”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知”“雄雌”。
故答案为: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⑵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名句默写能力,要注意字形的书写。名句名篇的默写关键就是背诵和默写,学生平时要多注意练习这些知识。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在《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写清冷的月光下,诗人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这一句,和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一句,都是用猿猴的悲鸣声来烘托诗人悲凉的心境。
(3)苏轼在《赤壁赋》中写自己和友人在扁舟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2)风急天高猿啸哀;杜鹃啼血猿哀鸣 (3)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