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优化行为习惯-树立责任意识培训资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优化行为习惯-树立责

任意识

优化行为习惯,树立责任意识

【摘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应对全班所有学生负责,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虽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但随着时代的不同,所带班级的不同,采用的教育方法也要随之变化。下面是我在农村初级中学工作的一个案例。具体从案例描述、案例分析、解决方法、效果评估等方面作了论述。

【关键词】优化习惯;强化责任;明确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案例描述:

2007年度与2010年度 ,我分别接受了学校分配给我的初c类及b类毕业班级的管理工作。刚开始接手这类班时,就发现此类班级存在不少的问题:学生思想差,成绩差,纪律差,自由散漫,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开学的第一周内,值日生不知道自己的时间和职责(尽管值日表已经在分班后就已经张贴在墙上且开学第一天也在班会课当众宣读过),对于这些初中的学生,我感觉有点哭笑不得。大多数同学卫生意识差,吃过的零食和包装袋,以及透明胶带等到处乱扔。上课时,经常要停下来强调纪律,课堂教学被多次打断,影响了教学效果。下课后,有几个学生总喜欢下去溜达一圈,从厕所逛到小店,往往是在上课铃响后或是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才陆续地走进教室,嘴里虽然喊着报告,但还

不等老师同意就直接冲进来。有时我偷偷观察任课老师的表情,在任课教师的脸上从未看到过满意的笑容。同时我也发现了有3—5位同学,学习态度端正,行为表现优良,工作能力较强。虽然在接受此类班级之前我已做好了思想准备,但深深感觉到要带好这类班,压力还是很大的。 案例分析: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接触、了解和分析,发现这个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缺乏行为规范的养成,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卫生习惯、上课习惯、文明礼仪习惯等,自由散漫,有些不良行为已经“习惯成自然”了,他们根本认识、感觉不到。二是班级缺乏凝聚力,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正气不足。一些班干部、团员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三是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后进生较多,优秀生很少。我认识到要带好这样的班级,必须从常规抓起,矫正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用真诚和爱心来打动他们,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真诚的关爱。 解决方法: 一、明确奋斗目标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有了目标就有明确的方向,有了目标就有了压力,有了目标就有了干劲,有了目标就有了创新意识。(因为谁都想用最科学、最省力的方法去实行目标)同样,我们要树立好这类班级良好的班风也首先必须有明确的目标,那么怎样制订呢?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不断实践,我认为最好

的目标应该是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而不能是那种大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目标。而且目标要分阶段逐步实施,不要想一锹挖成一口井,这样的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那么我和同学们共同制定了三个阶段的目标:第一阶段是学《规范》、抓习惯、重仪容仪表;第二阶段是树立班级正气,培养班级“模范”;第三阶段是搭建平台,通过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转化后进生,以循序渐进的达到“班级学风转好,学习成绩提高”的管理教学目标。 二、强化责任意识

过去我们曾认为:一个班集体,班主任是最高统帅,一切事情都是班主任说了算。因为初中学生只是一群孩子,他们缺乏分辨和约束能力,不可能做好班级管理方面的事情。这种片面的认识支配着我们的行为已有较长的一段时间,从而使我们班级管理陷入烦琐的事务当中,把真正的班风建设给忽略了。后来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我们认识到:只有真正地树立学生是班级主人翁的意识,才能把班风建设搞好。具体是这样做的:一是提倡“班级兴衰,人人有责”。在近几年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把班级的每一项工作,都分别委托给学生负责,如班级纪律、宣传、卫生、体育等,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培养他们的管理才能。老师对同学充分信任,既能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又能密切学生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他们为集体而努力工作,为集体的成就而欢欣,为集体的失败而羞愧,同时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思想。二是每位学生既是“官”又是“兵”。为了使每位学生都有尽义务和锻

炼的机会,我们吸收全班的同学参与班级的管理工作,让每位同学都轮流担任班长,并写出班风工作汇报小结。三是开展多种活动,激发主人翁意识。我们平时开展了一些主题活动,如“假如我是班主任”演讲比赛、“我为班级献一策”写作竞赛等。采用各种形式,促使每位学生争做班集体的主人,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 三、常抓纪律教育

纪律教育是班风建设的关键,它在良好班集体的创建中起着很大的作用。首先它能保证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其次,保证了每个成员与集体的步调一致。还有纪律促使了学生的自制力、独立性、自觉性等良好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另外学生只有不断经过纪律的教育和纪律生活的锻炼,才能逐步适应社会,促使学生成熟。在这方面我们是这样做的:第一,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具体从四个方面去做:一是要求学生学习《规范》的内容,并对《规范》内容加以分析,找出执行方面的重点。二是要求学生根据《规范》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以便更好地贯彻。三是对一些违反《规范》的人,要经常帮助他,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意志。四是要求每一位学生要把学习《规范》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每过一段时间,请同学们对自己执行情况作个小结。第二,进行班级制度教育。作为一个班集体都要根据学校要求制订一些常规:如作息时间、课堂常规、值日制度、实验室纪律等。对这些常规我们着重抓平时

优化行为习惯-树立责任意识培训资料

优化行为习惯-树立责任意识优化行为习惯,树立责任意识【摘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应对全班所有学生负责,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虽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但随着时代的不同,所带班级的不同,采用的教育方法也要随之变化。下面是我在农村初级中学工作的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mzod8fv835136q5t3t485bn78ar7y00ch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