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卫生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定义):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以人群及其周围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利用有益环境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及预防对策的理论根据和实施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二、疾病的三级预防(简述)(概念)
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指在疾病前期或无病期,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目标是防止或减少疾病发生。
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即临床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指在临床前期或疾病早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目标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
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预防,即在临床期或康复期,采取积极的治疗和康复措施,目标是防止伤残,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论述 三级预防的目的和措施?举例说明肺癌的三级预防措施?
目标见上述,措施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初专科对症与康复治疗外,还可由社区建立家庭病床,开展社区康复治疗,包括功能康复,心理康复等。 肺癌的一级预防
1·控制吸烟2·改善环境3·开展劳动卫生和加强职业防护工作,预防职业性肺癌4· 饮食预防与化学预 肺癌的二级预防
通过寻找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用于常见肿瘤的筛查、早诊、预后判断及指导个体治疗都已逐渐成为可能,从而达到预测个体患肺癌的风险度,并对患者进行早诊早治 肺癌的三级预防
主要是通过对肺癌患者进行综合有效的治疗,防止复发和转移,,注重康复、姑息和止痛治疗,进行生理、心理、营养和锻炼指导,尽量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三.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
1.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依然严重地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 2.非传染性疾病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危害正在增加
3.我国是世界上受地方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 4.我国职业病的危害十分严峻 5.不良生活方式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 6.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
1
第一章 人类和环境
第一节 人类的环境
1、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包括: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由物理、化学、生物学因素构成
由上层建筑、经济、文化、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因素等构成
2、★原生环境与次生环境的区别(选择) 项目 定义
原生环境
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对健康的有益影响 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清洁的空气、水、土壤及适宜的阳光照射和小气候
某些地区水、土中某种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疾(地方病)
3、生态系统ecosystem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称为生态环境。 生物群落是指地球上有生命的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昆虫和微生物。
4、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学种群和数量,以及各种群数量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称之为生态平衡。
5、食物链food chain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所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称为食物链。
6、生物富集作用bioconcentration环境污染物被生物体吸收后,通过酶的催化分解可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一些有毒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则可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的浓度大大高于环境的浓度,这种作用称为生物富集作用。
7、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间转移并在生物体内浓度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此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富集(放大)作用必备条件: ①环境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
②进入生物体类的环境化学物质较难分解和排泄; ③在生物浓集过程中多通过食物链进行;
2
次生环境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形成的环境
改造环境过程重视生态平衡,使其优于原生环境,更适合人类生存,有益人类健康 改造环境或生活、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产生环境污染
④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富集和逐渐积累时,尚不会对该生物体造成致命性伤害。
8、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的统一性;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9、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水污染和淡水减少、森林危机、土壤资源破坏和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影响
1、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之为环境污染。 2、公害public nuisance:严重的的环境污染叫做公害。
3、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①生产性污染,“废气、废水、废渣”,称为“工业性三废”②生活性污染,“粪尿、污水、垃圾”,即“生活性三废”。特点:片污染、无组织排放、难治理③其他污染,由交通工具产生的噪音、振动及各种废弃污染物等。
4、物质蓄积:进入机体的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如不能完全排除而逐渐蓄积于体内,称为物质蓄积。物质蓄积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
5、功能蓄积:毒物进入体内后,用现代检测技术不能发现其在体内有明显贮留,但由该物质引起的功能改变却逐渐累积,导致机体对该毒物的反应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
6、从预防医学的观点研究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将生理、生化效应和病理效应看作连续的健康效应谱health effect spectrum,人群对环境因素反应的健康效应谱呈金字塔形或称冰山现象 7、★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1、广泛性2、多样性3、复杂性4、长期性 8、★◆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主要表现形式:
(1)急性危害(2)慢性危害:包括慢性中毒和非特异性损害(3)致癌作用(4)遗传毒性(5)生物毒性和发育毒性(6)对免疫功能的影响(7)干扰内分泌功能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chemicals,EDCs)是指可通过干扰生物或人体内保持自身平衡和调节发育过程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结合、反应和代谢等,从而对生物或人体的生殖、神经和免疫系统等的功能产生影响的外源性化学物质。它们主要是通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排放到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
9、引起生物体细胞遗传物质发生可遗传改变的作用,称为致突变作用 10、公害病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
11、◆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公害病、职业病、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 12、历史上环境污染引起的几次重大事件(详见课本p27-28)
3
13、★影响污染物损害健康程度的主要因素:
①污染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特性②剂量或强度③暴露时间④环境因素⑤个体易感性
14、剂量效应关系:它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15、剂量反应关系:它表示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生物群中出现某种强度生物效应的发生频率之间的关系,一般以发生率来表示。
(1)对人体有毒的元素或化合物:s型曲线、抛物线、直线
最高容许浓度( MAC):长期摄入有害物质后不会对其本身及其下一代引起现代医学所能发现的任何病理改变或超过其适应范围的健康状况变化的最高浓度。 (2)人体必需的元素或化合物:V型曲线或U型曲线
有些有毒物质在低剂量时产生有益或兴奋(刺激)反应,高剂量才引起抑制(有害)效应。毒物在低于抑制浓度时对机体的刺激效应称为毒物兴奋效应。剂量反应曲线为倒U型。 16、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相加、协同、增强、拮抗)
1、协同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污染物同时或数分钟内先后与机体接触,其对机体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远远超过它们分别单独与机体接触时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总和。
2、相加作用;是指多种化学污染物混合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等于其中各化学污染物分别产生的作用强度的总和。
3、增强作用:增强作用又称增毒作用。当一种外来化合物对某器官系统并无毒作用,但与另一种化合物共同作用时,使后者对该器官系统的毒性增强。
4、拮抗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污染物同时或数分钟先后进入机体,其中一种化学污染物可干扰另一化学污染物原有的生物学作用,使其减弱,或两种化学污染物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生物作用或毒性作用的强度低于两种化学污染物任何一种单独的强度。
17、高危(敏感)人群:由于环境因素影响整个人群,其中包括了由于上述诸多个体因素不同而对该物质特别敏感的人。 第二章
生活环境和健康
第一节 空气
1、大气圈atmosphere地球表面包围着很厚的并随地球旋转的空气层,称为大气圈。 2、紫外线、红外线和空气离子的主要生物作用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离子化(空气电离):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在一般状态下呈中性。当受到外界某些理化因素的强烈作用,其外层电子可跃出轨道形成阳(正)离子,该跃出的电子即附着在另一气体分子而形成阴(负)离子。每个阳离子或阴离子均能将周围l0~15个中性分子吸附在一起,形成轻阳离子(n+)
4
或轻阴离子(n-)。这些轻离子再与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水滴等相结合,即形成直径更大的重阳离子(N+)或重阴离子(N-)。 项目 紫外线生物学作用 色素沉着(UVA)、抗佝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缺乏时可导致维生素D缺乏,增加佝偻病、骨软化症及骨质疏松症;过量时可引起皮肤与眼睛伤害、抑制免疫功能 过量照射可引起皮肤烧伤;热射病和日射(400-320-290-200)nm 偻病(UVB)、免疫增强和UVA-UVB-UVC 红外线 杀菌作用(UVC) 热效应、促进新陈代谢和细胞增生、消炎镇痛作用 病;白内障。 空气阴离子 镇静、催眠、镇痛、镇咳、我国提出清洁空气中负离子数目要求在降压 10个/cm以上,重轻离子比值应小于50。 3、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大气污染: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使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混入大气,并达到一定的浓度,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使大气质量恶化,对居民健康和生活条件造成危害,对动植物造成不良影响的空气状况。
(1) 工业企业:燃料的燃烧和生产过程中排除的废气
(2) 交通运输:汽车、飞机、火车、轮船等机动交通运输工具使用燃料而释放的尾气 (3) 生活炉灶: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的使用
一次污染物:直接源于污染源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二次污染物:来源于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在太阳紫外线的辐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新的污染物,三氧化硫、二氧化氮、硫酸、硝酸、醛酮 4、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重点) 直接危害 1、 急性中毒 1) 烟雾事件 ①煤烟型烟雾事件 ②光化学烟雾(浅蓝色)事件; 2)生产事故 2、 慢性炎症 3、 变态反应 4、 致癌作用 5、 机体免疫力下降 间接危害 1、1、 产生温室效应 1、2、 形成酸雨(PH<5.6) 1、3、 破坏平流层的臭氧层 3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