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
第三单元 基础达标卷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基础知识巩固(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句读.(dòu) 读.书(dú) 经传.(zhuàn) 传.道(chuán) B.逡.巡(qūn) 峻.急(jùn) 藩.篱(fān) 吐蕃.(fān) C.近谀.(yú) 须臾.(yú) 度.长絜大(duó) 长度.(dù) D.老聃.(Dān) 冉.冉(rǎn) 苌.弘(Chánɡ) 长.者(zhǎnɡ) 答案 B
解析 “蕃”应读“bō”。
2.下列对通假字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亡”???涂有饿莩?“涂”通“途”?
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从”通“纵”???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C.???
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
D.???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
?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答案 A
解析 A.“无”通“毋”,不要。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作《师说》以.贻之??以.
刀劈狼首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圣人之所以为圣
..
- 1 -
)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
?从师而问焉?犹且.C.?
?不出,火且尽?.?日浅?享国之.D.??士?以致天下之.
答案 D
解析 D.都是结构助词,的。A.连词,来/介词,拿。B.用来……的、……的凭借/……的原因。C.连词,尚且,还/副词,将要。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都有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⑤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⑧外连衡而斗诸侯 .⑨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⑩不耻相师 .
A.①⑥⑧/②③⑤/④⑦/⑨/⑩ B.①⑩/②③⑤/④⑦/⑥⑧⑨ C.①②③⑤/④⑦/⑥⑧/⑨/⑩ D.①②⑤/③④⑦/⑥⑧⑨/⑩ 答案 C
解析 ①②③⑤名词作状语;④⑦名词活用作动词;⑥⑧使动用法;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⑩意动用法。
5.下列语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④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2 -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
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A.①⑤⑧/②/③⑥/④⑦ B.①⑤/②⑧/③⑥/④⑦ C.①⑤/②/③⑥/④⑦/⑧ D.①⑤⑧/②/③/④⑥⑦ 答案 C
解析 ①⑤为宾语前置句;②为定语后置句;③⑥为被动句;④⑦为状语后置句;⑧为判断句。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韩愈是提倡从师学习的始作俑者,他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
B.你们俩考试一个偷看别人答案,一个携带小抄,都是作弊,何必五十步笑百步? ......C.汽车的安全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可同年而语,那些在科幻影片中出现的镜头一一得....到实现。
D.近日,上海铁路运输法院成功执结一起棘手案件,通过执行法官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为农民工讨回40万元欠款。
答案 A
解析 始作俑者:指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感情色彩不当。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研究院围绕以“研究孟子思想,弘扬传统文化,助推国学传播”为宗旨,努力把孟子研究院打造成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孟学研究机构。
B.荀子所论及的人性,是其本质无所谓善恶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成善的机会。
C.“国考热”降温是必然趋势,社会大环境在变,公务员不再是过去大家眼中的“金饭碗”,而只是一种职业选择。
D.那些决定着排片大权的终端掌控者的把关任务异常艰深,他们的个人品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十多亿影视观众的文化口味。
答案 C
解析 A.句式杂糅,可删去“围绕”;B.语序不当,可将“其本质”放在“是”前;D.搭配不当,可将“艰深”改为“艰巨”。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教育和道德对王道非常重要的句子是: , , 。
(2)韩愈在《师说》中阐述了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后,提出了择师的标准,这
- 3 -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
两句是: , 。
答案 (1)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二、阅读拓展训练(4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9~13题。(18分) (甲)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乙)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9.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也?游水??非能水.A.?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而闻者彰?清楚??.B.???类??士大夫之族.
?学于师?以……为耻??而耻.?C.
?而绝江河?横渡??.
?而望矣?提起脚后跟??吾尝跂.?D.
?今之众人?许多人??..
答案 D
- 4 -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
解析 众人:一般人。
10.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小学而大遗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于师 ..答案 B
解析 B.连词,表转折;A.代词,这些,这类/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代词,指“书”/代词,代指人,他们;D.介词,对于/介词,向。
11.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答案 D
解析 D项与例句均是宾语前置句。A项,状语后置句;B项,判断句;C项,一般陈述句。
12.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做对比,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从师而学则前者“小”而后者“大”。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段中用了对比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答案 C
解析 “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和“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表述错误。《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师说》选段用对比法批评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现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分) 译文: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