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一体化
自参加英语教学一体化研究这一课题以来,就开始研究、探索、总结初中英语教学的新路子,尤其是提高后进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结合这几年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1 教学的基本情况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全面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这一奋斗目标,具体做法如下:
初一: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切实打好语音基础,过好语音关,培养良好的听说能力
初二:巩固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培养自学能力和初步的阅读能力。
初三:保持与巩固学生学习兴趣,强化综合英语训练,在提高听说能力基础上培养学生读、写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提高素质。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在教学中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从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改革入手,把“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作为教学指导思想贯彻于教学的始终,使直观教具,录音机,简笔画等有效地发挥作用。例如在讲What is this in English ?It is a(an)……这一句型时,我在黑板上画上然后说:What is this in English ?
Please guess”.同学们回答用“It is a (an)…”,这时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猜问题的答案,活跃了课堂气氛,避免了死板,生硬的教学。
其次,在英语课堂设置上作了调整,教学计划规定每周四课时不变,从中抽出一课时在初中前三个学期开设听说课,后三个学期开设阅读课。 2 教学的主要做法
2.1 通过多种途径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1.1 上好第一节英语课,唤起学习欲望。我改变了干巴巴地讲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的做法。上课放了“I Can Say ABC”等歌曲录音,学生听着耳熟的曲调,陌生的歌词,脸上闪着好奇的神色,有的竟小声哼起来。听完歌词大意的介绍后,情绪更加高涨,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我用英汉对照的方式讲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及要求。成功的上了第一堂英语课,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欲望。
2.1.2 采用情景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理解,学习,运用英语知识。具体的,直观的形象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根据起始年级教材内容,在教学中尽量充分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等创造情景进行教学。学生们看着实物或图片积极思维,争先恐后答问练习,这样做,也引导了学生这样学,他们在课内外也尽量利用实物开展练习活动,每人收集一些小实物,绘制一套小图片卡,每学期完成一项新内容,小组内部都利用实
物,图片,简笔画进行充分的口头练习。如在学习“What is in……?There be ……”句型时,几个学生做了这样的表演:一个学生拿着盒子问:“What is in the box ?Guese Please”.几个人用There is……和There are……句子猜了一分钟也没有猜对时,最后这位学生打开盒子说“Look are some eggs in it”.短短一分钟里,这个小组的四名同学共说了20多句英语。这么练,同学们轻松愉快,乐于练,记得住。
2.1.3 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录音机等用于教学,有着“粉笔加黑板”所不可以比拟的教学成果。整个三年级的教学我几乎做到了电教器材节节课进入课堂。个种类型的课(包括听课、阅读课)中录音机都得到充分利用。使紧张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
2.1.4 利用“自我表现”的心理,提高学生兴趣。初中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之一就是爱表现自己,自我意识强。我在教学中注意尽量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在课上演练活动中,我让学生自己相互评价演练水平,各会话小组都积极准备,争取表演受到好评。我还选出语音语调规范的学生为“小先生”,定期轮流负责早自习的领读及检查背诵情况。学生为了争当“小先生”,都积极纠正自己的发音,提高朗读技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感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同时对英语学习怀有满腔热情。 2.1.5 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往往使学生感到某种沉闷和压抑,影响学习情
绪。为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我努力创设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具体做法是:
A)通过英文歌曲教学句型。 B)给学生取英文名字。
C)开展英语课堂游戏,寓教于乐。
D)通过书法,朗读,会话,阅读比赛和举办英语晚会,开辟英语活动室等多种形式来活跃与丰富英语学习生活,巩固学习兴趣。
2.2 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2.2.1 自学能力的培养。
A)让学生在起始年级过好“语音关” B)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C)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2.2.2 听说能力的培养
A)建立语言活动小组,落实听说训练。 B)坚持“课前三分钟讲英语”,强化口语训练。 C)实行三阶梯训练,把语言和语言训练有机结合。三阶梯训练即:机械性练习,复习练习,活用练习(交际性练习)。 D)开设听说课,提高听说水平 2.2.3 阅读能力的培养。
A)改进课堂教学。为培养阅读能力,我改变了以往初中课文
教学的方式。具体做法是从整体入手,在理解基础上掌握和运用语言。把有关的语音、词汇、语言等基础知识的教学都融入课文教学中,并为理解消化、巩固和运用课文服务,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学生能较容易地从整体上把握住课文内容、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抓住主要脉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B)开设阅读课。为了有效地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及理解能力,我除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些英语读物外,从初二下学期开始在学生具有一定听说习惯和初步的听说能力的基础上,把每周的一节听说课过渡阅读课。 3 教学的初步效果
3.1 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成绩。
3.1.1 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通过大胆改进方法,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加大了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了。
3.1.2 基本上克服了学习上的“两极分化”,教学成绩大幅度提高。以前我校英成绩非常低,特别是一、二年级,考试成绩每班除了有高分的,其余就是一二十分的,甚至还有得单分的,平均得二三十分。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下决心改变这种现象,经过几年的努力,基本上克服了这种现象,教学成绩明显提高。我校教学水平逐年提高,去年中考学科成绩名列前茅,英语取得全市第一的好成绩,我校荣获教学成果显著单位. (1)提高了学生掌握运用英语的能力
(2)提高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4 教学的几点体会
4.1 规划是基础。教学要有完整的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不能零打碎敲,这样才能防止教学的盲目性,提高自觉性,才能使教学健康发展。
4.2 兴趣是前提.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对教学活动起调解作用,对完成学习任务起推动作用,对能力培养,素质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起着制约的作用.
4.3 能力和素质是目标.教学的目的应放在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和智力的开发上,学生能力和素质提高了,才说明质量上来了;相反,不注意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整天让学生忙于题海之中,教学就会走上邪路.
4.4 献身精神是关键.教学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苦工作,没有恒心就不可能坚持到底,没有点献身精神就搞不好.有了恒心又有献身精神,才能有希望.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这只是初步的尝试.教学如何进一步深入和完善,我决心继续努力去探究,实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