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照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撰写于我国战国末期,被认为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活动
3.近年来我国对农村中小学的布局结构进行了调整。这主要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
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人口变化D.文化传统
4.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我国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社会生活服务
B.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C.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D.教育必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的发展服务下
5.我国唐代中央官学设有“六学二馆”,其入学条件中明文规定不同级别官员的子孙进入不同的学校。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哪一特征? ()
A.继蛋性
B.等级性
C.历史性
D.民族性
6.我国古代教育内容中的“六艺”,欧洲古代教数育内容中的“七艺”和工业革会以后出现的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7. 2001年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行( )
A.国家一级管理
B.国家、地方二级管理
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D.国家、地方、学校、教研室四级管理
8.近代教育史上曾出现过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有论的论争,其根本分歧是( )
A.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还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B.以理论教学为主还是以实践教学为主
C.以学科教学为主还是以活动教学为主
D.以传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能力为主
9.班主任王老师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学生学习、品德、体育锻炼等各方面的日常表现,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进步与成长。王老师的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
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标准性评价
10.某中学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快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并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这种做法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治
C.实际锻炼
D.榜样示范
11.“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做法主要反映了哪一徳育过程规律?( )
A.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2.课堂上,同学们的注意被突然飞进教室的一只小鸟所吸引这种注意属于()
A.无意注意
B.无意后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13.晓斌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好全是刻苦努力的结果。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晓斌的归因属于()
A.稳定的内部归因
B.稳定的外部归因
C.可控的内部归因
D.可控的外部归因
14.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学生解决困难和复杂的任务时,哪种动机水平最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