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8 - 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二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学习目标]

1.识记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和手段。

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手段。

3.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说明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从而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根本目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3)内在要求: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背景材料

江苏省华西村有“天下第一村”之美誉,是中国农村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典范,能取得如此的成就,是基于:壮大集体经济是基础,分配制度合理是根本,实现共同幸福是归宿。华西村通过“一分五统”把周边的16个村并入了华西村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幸福。

- 1 -

问题探究

(1)华西村的做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

(2)有人认为,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富裕和同等富裕。这种看法的误区何在?

答案:(1)华西村以壮大集体经济为基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了与周边村的共同发展,共同幸福,坚持了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2)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和同等富裕。共同富裕与同步富裕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同步富裕和同等富裕是平均主义的表现,追求同步富裕和同等富裕只能导致共同贫穷。共同富裕在实施过程中,是以承认差距为主要特征的,必然会有差异伴随。从我国生产力总体落后、发展又极不平衡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实现共同富裕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

知识升华

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分配制度结合)。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逐步消灭贫穷,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能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能够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能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的宏观调控做得更有成效,这是私有制条件下无法办到的。

典题印证

- 2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下列属于我国市场经济的特点的是( )

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②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③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④生产经营活动遵循了价值规律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解析:选A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④为市场经济的共性,而不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项。

科学的宏观调控

1.科学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2)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2.宏观调控的含义

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 3.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1)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2)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法律手段来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 (3)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采取具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4)宏观调控体系: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背景材料

春节临近,本该是喜庆洋洋热火朝天的食品市场,各种食品安全“门”却不断考验着消费者的承受力,这一扇扇“门”的开启,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产生了担忧,人们也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今后还有多少‘门’要打开?”食品企业本该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肩负起社会责任,却为何又频频爆出食品安全问题?

- 3 -

问题探究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国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可采取哪些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请你在表格中填写国家可能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和具体措施。

宏观调控的手段 具体措施 答案:(1)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追求利益,生产劣质食品,扰乱了市场秩序,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我国必须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

(2)

宏观调控的手段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知识升华 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市场调节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局限性和弊端:

①“调不着”:对一些非商品性生产部门,市场调节不了,如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因为这些财产和产品大部分不进入市场,不作为商品进行买卖,所以它们都处在市场调节之外。②“不能调”:有些产品不能让市场调节,如枪支弹药、麻醉品、不健康书刊等,因为它们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③“调不动”:有些经济活动,如经济总量平衡、财政收支平衡等,如果不借助强大的外部力量,仅靠市场调节难以奏效。④“调不准”:即使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调节也存在弱点和缺陷,这些缺陷会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2)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三个方面:一是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二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开展;三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加强宏观调控不仅是因为市场有所不能,而且还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

- 4 -

具体措施 出台相关的经济政策,引导食品行业安全生产经营 加强食品安全立法,提高执法监督力度,依法打击经济违法犯罪 国家制定食品安全生产及销售的命令、指示、规定 2.比较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

不 同 点 依据 含义 经济手段 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法律手段 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行政手段 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 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 取强制性措施,来调节 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常用的手段 经济法规 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国家政权的力量 手段 的经济手段,此外还包括经济 计划 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 行政命令、指示、规定 特点 共同间接性 强制、统一、权威 直接、迅速 ①三种手段都能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②三种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③经济、法律手段是主要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是辅助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 点 能 典题印证

(全国卷)2014年8月,某市政府清理出全部涉企权力5 157项,废止了其中3 301项,对保留的涉企权力向社会全部公开,并表示将严肃查处涉企审批、收费中的违法违纪问题。这一做法的预期成效是( )

①政府对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更有效率 ②“看得见的手”受到有力的制约 ③市场机制能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 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 某市政府的做法,对于政府来说,起到了对其有利的制约作用,同时,这样做便于企业更好地利用市场,发挥市场的作用,②③正确;政府对企业的作用只是宏观上的监管,本题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无关,①④排除。

- 5 -

2018 - 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习目标]1.识记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和手段。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手段。3.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说明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从而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moe21wqox8mqar1rud16ehs64cxmy0120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