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 2、理解会计科目的编号以及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关系。
3、重点掌握会计科目名称和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账户的分类和账户结构的运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会计账户的分类和账户结构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启发式,课堂讨论与课堂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与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科目 2学时 第二节 会计账户 2学时
导入:王小六下岗在家已经多月,趁某大学校庆日想赚点钱补贴家用。他投入本金500元,
做起了冷饮买卖。向工商管理部门支付特许权费就用去了100元,还花45元制造了一个简易谈点,校庆结束,该摊点一文不值。买冰块用了40元,这时就只剩下了315元了。软饮的进货成本要500元,好在与供货商的关系不错,支付了300元货款,其余暂欠。他答应校庆后一定如数还清。一天的经营,收到的现金销售收入925元,没有欠账的。他付给两位帮工各20元劳务费,他还有35元成本价的软饮尚未卖出,可以退还给供应商。
王小六的此次经营活动涉及了那些会计科目呢?应分别计入哪些会计账户中去呢?你能帮他回答吗?
第一节 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加以科学分类,进行归类反映和控制的一种方法。
一、会计科目
1、会计科目的概念和意义 (1)、会计科目的概念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2)、会计科目的意义 ①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复式记账要对每一笔交易或者事项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以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例如:企业借入短期借款100000元,此经济业务的发生就需要在“银行存款”账户中登记增加100000元,“短期借款”中同时登记增加100000元。
②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凭据
记账凭证是确定所发生交易或者事项应记入何种科目以及分门别类登记账簿的凭据,如果没有会计科目,记账凭证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法体现其应有功能。
例如: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5000元备用,该业务只填制银行存款凭证付款凭证,填制时需在记账凭证中登记“库存现金”科目增加5000元。
③为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创造了条件
如果企业遵循会计科目的核算要求进行核算,监督检查人员可以对照要求和标准迅速地找出错误之处,及时加以纠正。同时按照会计科目类别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为分析、考核提供准确的依据。
④为编制报表提供了方便
会计确认、计量的最终目的是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沟通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之间的重要桥梁便是会计科目,因为财务报表项目与会计科目是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而且是根据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或当期发生额填列的,附注的许多信息也来自会计科目金额。例如:根据“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科目的余额之和可以填制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的数额。
⑤是人们认识和理解交易或事项的重要方式
人们如果要理解和分析某一类别交易或事项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就必须依据相应的会计科目;同样,如果人们要理解和分析全部交易或事项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就必须运用所有的会计科目。
例如:李明因出差向财务部门借款2000元,该业务发生的理解,首先要确定该业务涉及了“库存现金”和“其他应收款”两个会计科目,这样才便于分析该业务应该如何记录。
⑥是组织会计核算的首要环节和重要依据
从单独一个会计科目核算内容上看:一个科目可以核算一定时期内对财务报表要素某一项目具有增减影响的全部交易或事项状况,这体现了会计核算的全面性要求。
从全部的会计科目核算内容上看,不同的单个科目可以核算交易或事项对某一项目影响的增减情况,一类会计科目可以核算交易或事项对一类项目影响的增减情况,所有会计科目可以核算全部对财务报表要素具有影响的交易或事项,这种层次分明、逐级统驭的关系,符合会计核算系统性的要求。
2、会计科目的分类
①、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财政部统一制定)、明细科目。 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会计科目,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所提供的是总括指标,原则上由财政部统一制定。例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库存商品、固定资产、实收资本等。
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再做详细分类的会计科目。他所提供的是更加详细具体的指标,是对总分类科目的经济内容所做的进一步分类,是用来辅助总分类科目反映会计核算的资料。例如:“其他应收款”科目下,按备用金设置子目,按部门或个人设置三级科目。
②、按期末是否有余额分:永久性科目(一为资产负债表设置)、临时性科目(一为损益表设置,期末无余额)
③、按会计要素分: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
3、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①合法性原则 ②相关性原则 ③实用性原则
④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⑤相对稳定的原则
4、会计科目的编号
我国财政部在统一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2006附录中,对总分类会计科目采用四位数码进行了统一编号,以供企业应用时作为参考:
(1)、科目类别码——编码中的千位数,表示会计科目按照经济内容所属的分类类别:1表示资产类、2表示负债类、3表示共同类、4表示所有者权益类、5表示成本类、6表示损益类。
(2)、业务类别码——编号中的百位数,表示会计科目在大类下所属的小类代码:1001的会计
科目的0,是指资产类下面所属的货币资金类资产,1401的会计科目中间的4,是指资产类下面所属的存货类资产。
(3)、科目顺序码——编码中的十位数和个位数,表示会计科目在各小类别中的顺序号。 上述会计科目的编号只是给企业提供了示范性的参考,企业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会计科目编号。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总分类会计科目都设置有二级、三级甚至四级科目,此时需由企业按照一定的规律对各级明细科目自行进行编号。
第二节 会计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组成内容进行科学分类而规定的名称。对会计对象划分类别并规定名称是必要的,但要全面、系统地记录和反映各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产变动情况,还必须在分类的基础上借助于具体的形式和方法,这就是开设和运用账户。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对各种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和系统、连续的记录,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记账实体。会计科目的名称就是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规定的核算内容就是账户应记录反映的经济内容,因而账户应该根据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应地设置。如企业要开设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从需要和科目的特点出发,根据总分类科目、二级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开设相应的账户,以便于分类、归集、总括和具体、详细地核算数据。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分左、右两方,一方登记增加数,另一方登记减少数。
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左(借)方 右(贷)方
一个完整的账户结构包括: ① 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② 日期和摘要(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和概括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 ③ 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
④ 凭证号数(表明账户记录所依据的凭证)
账户的基本格式(“T”形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