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 - 2024版高中化学专题三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专题检测卷(三)苏教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某一种就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污染的N2,该物质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NaCl c.NH4Cl

B.H2O2 D.浓H2SO4

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测定某样品中NaNO2的含量,可以使用标准KMnO4溶液进行滴定,试回答:①KMnO4溶液在滴定过程中做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②若在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冲洗一下,再继续滴定至终点,则所测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若滴定终点读数时目光俯视,则所得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解析 (1)根据碘原子守恒:x=2;根据电荷守恒:-2-x+y=0,解得y=4。 (2)由题干信息知生成I2的反应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应选择食醋(含有醋酸)。 (3)NaNO2→N2,N的化合价降低,NaNO2做氧化剂,选择还原剂。故选择NH4Cl,NaNO2与NH4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归中反应)。

(4)①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②水的加入不影响NaNO2的物质的量。③滴定终点读数俯视所记录数值偏小,结果偏小。

答案 (1)2 4 (2)食醋 (3)c NH4+NO2===N2↑+2H2O (4)①氧化剂 ②无影响 ③偏小

19.(6分)已知火柴头上的物质一般是KClO3、MnO2等氧化剂和易燃物如硫等。请设计合理实验探究氯酸钾中各元素的存在,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

假设1:氯酸钾中只含有________和钾两种元素。

假设2:氯酸钾中除含有氯和钾元素外还含有________元素。 (2)设计实验方案:基于假设2,设计出实验方案。 (3)实验过程:

根据(2)的实验方案填写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 步骤1: 步骤2: 预期现象与结论 +

步骤3: 解析 本题基于O2的制取但高于O2的制取,考查思维的条理性,每一步实验都是需要掌握的:O2的检验、Cl的检验、K元素的检验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将ClO3转化为Cl。 答案 (1)氯 氧 (3)

实验操作 步骤1:混入少量MnO2后加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 步骤2:将加热后的固体溶于水并过滤以除去MnO2, 得澄清滤液备用 步骤3:用一根洁净的铂丝蘸取滤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 步骤4:取滤液少许,向其中加入用稀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火焰呈紫色,证明KClO3中含有K元素 有白色沉淀,证明KClO3中含有Cl元素 预期现象与结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KClO3中含有O元素 -

(注:氯元素的检验也可用下述方法:取KClO3固体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后,滴加AgNO3溶液、稀HNO3和NaNO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证明KClO3中含有Cl元素) 20.(6分)某兴趣小组为验证日常生活用的火柴头上含有KClO3、MnO2、S,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验证气体A,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若能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火柴头上含有S元素。

(2)步骤②的实验操作装置如下图所示,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其工作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证明火柴头中含有Cl元素的后续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 (4)有学生提出检验火柴头上KClO3的另一套实验方案:

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提出上述方法中出现白色沉淀并不能充分说明火柴头上KClO3的存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SO2有还原性,将KMnO4还原使之褪色。 (2)由装置图可知是减压过滤。

(3)火柴头中的KClO3燃烧后变为KCl,用水浸取则进入滤液C,检测C中的Cl即可证明。 (4)用水浸泡火柴头,KClO3溶液进入溶液,再与NaNO2和AgNO3反应生成AgCl沉淀,但AgNO2微溶于水,会干扰检验。 答案 (1)KMnO4溶液(紫红色)褪色

(2)减压过滤(或抽滤) 当打开自来水龙头,装置内部的空气随自来水被带走,导致装置内部压强减小,使过滤速度加快,得到较干燥的固体物质

(3)取滤液C,加入HNO3和AgNO3溶液,若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即可证明火柴头中含有氯元素

(4)ClO3+3NO2+Ag===AgCl↓+3NO3 AgNO2与AgCl在水中均会形成白色沉淀

21.(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来定性检验茶叶中含有的少量钙、铁、铝三种元素。已知Ca、Al、Fe完全沉淀的pH:Ca(OH)2:pH≥13;Al(OH)3:pH≥5.2;Fe(OH)3:pH≥4.1。检验茶叶中三种元素的实验过程如下:

2+

3+

3+

(1)①中加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中调节pH至6~7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沉淀X所含主要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

(4)写出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剂A为________;试剂B为铝试剂,加入该试剂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于茶叶中含有少量钙、铁、铝等盐,因此加入盐酸能使茶叶中的钙、铁、铝元素转化为离子(Ca、Fe、Al),便于检验这些元素。

(2)(3)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步骤②用浓氨水调节pH至6~7的目的是使Fe、 Al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故沉淀X所含主要物质的化学式为Fe(OH)3、Al(OH)3。 (4)由于滤液中剩下的是Ca,所以加入(NH4)2C2O4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Ca+C2O4===CaC2O4↓。

(5)将沉淀X[Fe(OH)3、Al(OH)3]加盐酸溶解并分为两份,一份中加铝试剂是检验Al,其现象是生成玫瑰红色物质,另一份应加KSCN检验Fe,其现象是溶液变红色。 答案 (1)使茶叶中的钙、铁、铝元素转化为离子 (2)使Fe、Al转化为沉淀 (3)Al(OH)3、Fe(OH)3 (4)Ca+C2O4===CaC2O4↓

(5)硫氰化钾溶液(KSCN) 生成玫瑰红色物质

22.(6分)亚硝酸钠是重要的防腐剂。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碳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图装置,利用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2+

2-

3+

3+

3+

3+

2+

2+

2-

3+

3+

2+

3+

3+

查阅资料:

①HNO2为弱酸,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O; ②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将MnO4还原为Mn且无气体生成; ③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 实验操作:

①关闭弹簧夹,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一定量浓硝酸,加热; ②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

③从C中取少量固体,检验是否是亚硝酸钠。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检验C产物中亚硝酸钠含量较少。

a.甲同学认为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排除干扰,甲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E中盛放的试剂应是________(写名称)。 b.乙同学认为除上述干扰因素外,还会有空气参与反应导致产品不纯,所以在实验操作①前应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装置A中是浓硝酸和碳加热发生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CO2↑+4NO2↑+2H2O。(2)装置B中,A装置生成的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所以铜片溶解,溶液变蓝,导管口有无色气泡冒出;C中的过氧化钠吸收一氧化氮、二氧化碳,最后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剩余一氧化氮,防止污染空气。(3)a.生成碳酸钠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为排除干扰,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E中盛放的试剂应为碱石灰,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b.为避免装置中的空气导致产品不纯,需要打开弹簧夹通入氮气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答案 (1)C+4HNO3(浓)=====CO2↑+4NO2↑+2H2O (2)溶液变蓝,铜片溶解,导管口有无色气泡冒出 除去未反应的NO,防止污染空气 (3)a.2CO2+2Na2O2===2Na2CO3+O2 碱石灰 b.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

2+

2024 - 2024版高中化学专题三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专题检测卷(三)苏教版

某一种就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污染的N2,该物质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a.NaClc.NH4ClB.H2O2D.浓H2SO4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mmdf6zfxi9kfa2517te4mn0g1mmp000jo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