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课程与教学论》第一二三五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河北唐山遵化奥鹏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1403 层次: 专升本
专业: 小学教育 学号: 814330075 身份证号: 130281198901044348 姓名: 张春荣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学论是研究教学( C )的科学
A教学原则 B教学规律 C教学活动 D教学方法 2、教学工作是学校的( C )工作
A一般 B重点 C中心 D次要
3、从认识方面看,教学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特殊的( A )过程 A认识 B实践 C认知 D学习
4、从交往实践方面看,教学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又是一种特殊的( B )过程 A认识 B实践 C认知 D学习
5、教给学生( D )方法,是培养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先决条件 A学习 B工作 C生活 D认知 6、( A )是学校各项工作出发点和归宿
A教育目的 B教学方法 C教学模式 D教育政策 7、在世界上,最早提出目标分类理论的是( B )教育家 A日本 B美国 C中国 D苏联
8、( A )主张,教师在教学中只应充任看守者和助手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卢梭 D孔子 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 A )作用 A主导 B主体 C客体 D导向 10、教师在教学中最首要的角色是一个( A ) A知识的传授者 B学生的榜样 C学习者 D艺术家 11、( B )就是专门研究关于教学各方面问题的科学 A课程论 B教学论 C德育论 D学习论
12、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著名理论是( A ) A最近发展区 B教学与发展 C发现论 D最优化
13、关于教学目标分类的研究方法,我国和前苏联学者用的是( A ) A演绎法 B归纳法 C总结法 D个案法
14、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B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孔子 D卢梭 15、教师对学生的不同看法被称为( B ) A教师观 B学生观 C儿童观 D方法观
16、( B )是指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活动时,对新的学习材料的适合性 A认知水平 B学习的准备性 C发展性 D理解性 17、教学目的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 C ) A途径 B方法 C出发点 D具体化 18、在我国美育就是指( C )
A音乐教育 B美术教育 C审美教育 D舞蹈教育 19、“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B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布鲁纳
20、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 A ) A因素 B变量 C内容 D角色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有( ABC )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杜威 22、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参与者是( AB ) A教师 B学生 C教学方法 D课程
23、除了教学论研究或涉及教学规律以外,还有(ABC )也研究或涉及 A教育心理学 B学科教学论 C管理学 D行政学 24、系统科学是指( ABC )
A控制论 B信息论 C系统论 D人类学 25、中小学教学工作中常说的“双基”是( AB ) A基础知识 B基本技能 C认识能力 D智力 26、巴班斯基把教学目标分类为(ABC )目标 A教养 B教育 C发展 D信念 27、布卢姆的技能目标中包括( ABCD ) A观察 B模仿 C练习 D适应
28、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主要是指(ABCD )方面的差异 A智力 B兴趣 C性格 D态度 29、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B )
A阶段性和连续性 B个别差异性 C发展的不均衡性 D发展的跳跃性 30、关于教师对班级的领导方式,一般分为三种,具体是(ABC )
A权威式领导 B放任式领导 C民主式领导 D情感性领导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智育的工作主要靠教学来完成( × )
32、观察法是对具有某种特殊性的学生深入了解的方法( √ ) 33、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 ) 34、教学目标就是课程目标(× )
35、加涅出版了著作《教育目标分类学》(× ) 36、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
37、衡量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就要看该目标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 ) 38、学生的原认知能力是指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知(× )
39、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一般包括: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 ) 40、著名的霍桑实验是由教育家霍桑主持实验的(× )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请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
41、原认知是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知
答:错。原认知是近来来心理学家通过对学习能力进行认知成长的分析提出的概念。它不是指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知,而是指对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管理技巧,即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知。 42、“教为主导”的着眼点是“学要主动”
答:对。教师的教主要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教要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就必须真正使学生的学主动起来。无论何种形式的教学,如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或者学生学习得不主动,那就证明教师的教并未起到主导作用。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3、简述教师应具有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必备的素养,理解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的能力,初步的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44、简述确立教学目标的一般要求
一、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 二、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 三、难度适中 四、便于检测。
45、简述教师应该具有的学生观
答:教师应该具有的学生观:不同阶段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但是,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健康的心理和身体基础,具有继续学习的巨大潜力,高尚的责任意识,密切接触社会,学以致用等,是现代教育所面临的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论教与学的相互关系
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这一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学生的学,是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的学,制约着教师的教,教师的教,是教与学矛盾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
课程与教学论第1阶段测试题1b (1)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