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H 0186.2—2008 地震勘探资料质量控制规范 第2部分:数据处理 Q/SH 0186.3—2008 地震勘探资料质量控制规范 第3部分:数据解释
3 术语和定义
GB/T 18207.1—2008、GB/T 18207.2—2005、GB/T 18208.3—2011、GB/T 36072-2018、GB/T 12763.10-2007 界定的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活动断层 active fault
距今12万年以来有过活动的断层,包括晚更新世断层和全新世断层 3.2
隐伏活动断层 buried active fault
被第四纪覆盖的,地表没有迹线的活动断层 3.3
推测活动断层 inferred active fault
距今12万年以来活动证据不确切,但根据构造类比、地震活动性或构造应力场推测可能活动的断层 3.4
全新世断层 Holocene fault
全新世期间或距今12000年以来发生过位移的断层 3.5
晚更新世断层 late Pleistocene fault
晚更新世期间发生过位移,但无全新世活动证据的断层 3.6
早中更新世断层 early and middle Pleistocene fault
早中更新世期间发生过位移,但无晚更新世以来活动证据的断层 3.7
前第四纪断层 pre-Quaternary fault 第四纪以来不活动的断层 3.8
断层上断点 uppermost point of a fault 断错最新地层的断层顶点位置 3.9
单波束测深 single beam echo sounding
通过换能器垂直向下发射短脉冲声波,这个脉冲声波遇到海底发生反射,反射声波返回被换能器接收,通过声波在换能器与海底之间双程旅行时间和海水介质的平均声波速度来测量水深的方法。 3.10
多波束探测 multibeam echo sounder
采用发射、接收指向正交的两组声学换能器阵,获得垂向航向、由大量波束测深点组成的测深剖面,并在航行方向上形成由一系列测深剖面构成的测深条带,从而实现高分辨率地形测量的一种方法。 3.11
侧扫声纳测量 旁扫声纳测量 side scan sonar survey
采用声学转换器对海底进行扫描,获得海底回波信号,实现海底地貌成像的一种物探调查方法。 3.12
浅地层剖面测量 subbottom profile survey
利用声波在海底以下介质中的透射和反射,利用声学回波原理,获得海底浅地层结构声学剖面的一种物探调查方法。 3.13
反射地震勘探 reflection seismic prospecting
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的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大地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响应,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3.14
海底地震仪 ocean bottom seismograph
为在海底观测地震及其他地壳构造事件引起的微振动而设计的地震仪。
4 基本规定
4.1 探测对象与分类
探测对象包括海底地形地貌出露的迹线或海底剖面揭露的活动断层,可分为单条活动断层探测和目标区活动断层探测两类。 4.2 采用基准 4.2.1 坐标系统
采用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 (CGCS2000) ”。 4.2.2 高程基准
采用 “1985国家高程基准”。
远离大陆的岛礁,高程基准采用当地平均海面。 4.2.3 深度基准
采用理论最低潮面。 4.2.4 时间系统
采用 UTC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时间。 4.2.5 投影
一般采用墨卡托投影。 4.2.6 分幅
采用自由分幅。 4.2.7 基准纬度
根据调查与成图区域确定,以尽量减少图幅变形为原则。 4.3 探测范围
4.3.1探测区指用于评价所在区域地震活动水平和地震构造环境的工作范围,应以目标区为中心,边长应不小于300 km。
4.3.2 海域活动断层探测目标区指开展海域活动断层调查与勘探的地域,其边长应不小于50 km。
4.3.3 单条海域活动断层的探测范围应为目标断层两侧各5~10 km。 4.4 资料收集与整理
4.4.1 应收集探测区符合 GB/T 13989—2012 和 DB/T 65—2016 规定的海图、海底地形地貌图、地质、地球物理、地震等方面的资料和成果。 4.4.2 所收集资料应包括:
基础资料
a) 潮位资料和其他测量有关的资料;
b) 助航标志及航行障碍物的情况; 地质资料
c) 最新海底地质数据、地形数据和最新出版的海底地形图、海图; d) 最新侧扫声纳、浅地层剖面数据和最新出版的海底地貌图;
e) 探测区的工程地质勘察、科学钻探、测井、垂直地震剖面 (vertical seismic profile) 资料;
f) 探测区的地球物理探测 (重力,磁力、电磁、地震等方法) 等方面的资料; 地震资料
g) 探测区的历史记载地震目录、现代仪器记载地震目录。
对收集的资料,应对其可靠性及准确度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作出对资料利用与否的结论。
4.5 海域活动断层数据库
4.5.1 海域活动断层数据库的建设应贯穿海域活动断层探测工作的全过程:在编制海域活动断层探测技术方案的同时,完成基础地质数据入库;在海域活动断层探测不同阶段工作的同时,开展相应专业数据入库、元数据库建设和海域活动断层探测数据库集成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测。
4.5.2 入库数据应包括海域活动断层探测各阶段的原始数据、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专业成果图及其说明文档和最终成果。
4.5.3 应建立基于统一地理信息系统 (GIS) 数据模型结构基础上的海域活动断层探测成果数据管理系统,将空间数据分层存储,同时兼顾数据可视化效果。 4.6 主要成果产出
4.6.1 产出成果应包括成果图件、技术报告和数据库。其中,成果图件的数据应从符合5.7要求的数据库中提取和组织,图件图例应符合GB/T 36072—2018附录A的规定。 4.6.2 海域活动断层成果图件宜包括下列5种:
a) 探测区地震构造图,比例尺为1 : 1 000 000;
b) 目标区海域活动断层分布图或探测范围海域活动断层地质—地貌图,比例尺为1 : 500 000;
c) 目标区标绘在1 : 250 000~1 : 500 000地形图上的单条海域活动断层分布图; d) 垂直海域活动断层走向的地质剖面图,比例尺1 : 250 000; e) 相应比例尺的实际材料图。
4.6.3 海域活动断层探测技术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前言;
b)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分析; c) 主要探测方法; d) 海底地形地貌分析; c) 海域活动断层鉴定与定位; f) 海域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 g) 海域活动断层数据库与管理系统说明; h) 主要结论; i) 参考文献。
4.6.4 海域活动断层数据库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基础地理数据;
b) 调查、探测和鉴定等专业数据; c) 非空间数据属性表; d) 专业成果图及其说明文档。
5 工作流程、工作内容与技术要求
5.1 工作流程
5.1.1 海域活动断层探测工作应分为7个阶段:
a) 资料收集与整理;
b) 探测技术方案编制与修正; c) 海上勘察与数据采集; d) 资料处理与测试分析;
e) 数据解释与海域活动断层活动性鉴定和定位; f) 海域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 g) 调查成果编制。
5.1.2 工作流程示意图见图1,在工作的每个阶段按5.7和 GB/T 36072—2018 附录B的要求进行相关数据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