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支持高等职业教育 改革与发展情况报告
山东省教育厅 二○一○年八月
山东省支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报告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省委 省政府的领导下,山东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等文件精神,尤其是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指导下,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强力推动山东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坚持质量为本,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取得显著成绩 2002年山东省政府颁布《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我省高职教育进入迅速发展时期;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实施后,我省高职教育统筹规划,强化内涵,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再次迈上了新台阶,取得了显著成效。
1.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趋向合理
目前,山东省拥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71所,在校生83万余人,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52.45%,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布局结构上,全省17个地市都建有高职院校;办学主体上,政府举办24所,行业企业办学27所,社会力量办学20所,形成了多元化的办学格局。
2.高职院校基础能力显著提升
全省高职院校总占地6.5万亩,校舍建筑面积129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0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2.7亿元,图书3483万册。专任教师3132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456人,占4.6%,副高级职称8305人,占26.5%,双师型教师10540人,占33.6%,高职院校专兼结合教师队伍逐步建立。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及生均财政拨款超过了本科院校的平均水平,有效地保证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3.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初步形成
我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围绕山东省重点发展的10个支柱产业、13个新兴产业和40个特色产业,积极增设工科类和涉海类专业,服务工业结构调整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同时,组织实施“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及新上专业”统一管理。目前,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设有专业405种,专业点2646个,形成了一批基本适应我省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以制造业为主体、体系完整的专业群,基本满足了山东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对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4.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不断深入
我省高职院校围绕全省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校企共赢为基础,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就业、社会服务等方面与企业全方位进行合作,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如威海职业学院以产权联结为纽带,引进资金1100 万元,把威海东方模具有限公司、威海天信电子有限公司、威海精密机床附件厂3 家企业引入学校,建立了“双向嵌入”式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各高职院校还建立了由知名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