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在图示复合轮系中,已知各齿轮齿数Z1=36、Z2=60、Z3=23、Z4=49、Z4' =69 、Z5
=31、Z6=131、Z7=94、Z8=36、Z9 =167,主动齿轮1的转速n1 =3000 r/ min,试求行星架H的转速nH 和其它各齿轮的转速。
解:
n1z2z4??n4?844.9n4z1z3n4?n7z??6?n7?291.5
0?n7z4n7?nHz??7?nH?1050?nHz9
20. 某铣床的转盘行星减速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各齿轮的齿数分别为Z1=Z2=17,Z3=51,
试求当手柄转90度,转盘H和齿轮2转过的角度及方向。
3 2 H 1 解:正确地写出轮系的传动比关系:
n1?nhz??3,其中n3=0,;
n3?nhz2解出他们之间的数字关系,转盘H转过的角度:22.5度
21. 在图示轮系中,各齿轮的齿数为Z1=20、Z2=40、Z?2=Z3=30、Z4=90,齿轮1的转速
n1=300r/min。求出其它各齿轮和系杆H的转速,并标出转动方向。
4 1
3
2 2????????????????????
22. 一对按标准中心距安装的外啮合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知主动轮1作顺时
针方向转动,Z1?22,Z2?34,中心距a?140mm。请完成:(1)计算该对齿轮的模数m,各轮的节圆直径;(2)作图标出理论啮合线N1N2,实际啮合线B1B2,节点P,啮合角?。(3)在实际啮合线B1B2上,注明单对齿啮合区和双对齿啮合区,并从图中粗略算出重合度??。
解:
⑴、根据中心距于齿数、模数的关系,计算该对齿轮的模数m=5,各轮的节圆直
径110,170; ⑵、算出基园半径,作图标出理论啮合线N1N2,算出齿顶园半径,作出实际啮
合线B1B2,节点P,啮合角?。
⑶、在实际啮合线B1B2上,注明单对齿啮合区和双对齿啮合区,并从图中粗略
算出重合度??。
''23. 在图示的凸轮机构中,高副的摩擦角φ=15o,转动副的摩擦圆和高副接触的法线如
图中细线所示,凸轮在驱动力矩M1推动下顺时针转动,工作阻力Pr=50N。请完成:(1)画出凸轮和从动件的受力图;(2)图解法运动副反力和平衡力矩M1。
Pr M1 解:
24. 图示楔块机构中,已知:γ=β=60°,Q=1000N,各接触面摩擦系数f=0.15。如Q为
有效阻力,试求所需的驱动力F。
解:首先对图所示的构件2,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地面及物体1对2的作用力; 对图所示的构件1,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地面及物体2对1的作用力;
写出它们之间的数字关系。
25. 图示为一夹紧机构。设已知夹紧力Q=1KN,楔块斜角α=6o, lBC =100mm,lCD
=300mm。各移动副摩擦系数为f=0.1,忽略转动副摩擦。请完成:(1)画出斜块1、2的受力图;(2)图解法计算驱动力P的大小和各移动副中约束反力的大小。
解:图示为一夹紧机构。设已知夹紧力Q=1KN,楔块斜角α=6,摩擦系数为 f=0.1,LBC =100mm,LCD =300mm。忽略铰链处的摩擦,请完成:
a、画出两斜块1、2的受力图 b、图解法求AB杆的受力
c、计算加紧时需用驱动力P的大小。
o
680N
P=680/3=227N
26. 图示为一双滑块机构,已知主动力P=100N,移动副的摩擦角φ=15,转动副的摩
擦圆如图中细线圆所示。忽略惯性力和重力,用图解法求工作阻力Q。
Q P 解:
27.在图示输送带的减速器中,各齿轮的齿数为z1=10、z2=32、z3=74、z4=72、z2'=30,电动机的转速为1450r/min。求各齿轮和系杆H的转速和转动方向. P Q z3?n1?nh???n?nz1?3h ?n?nzzh?1??24?z1z2'?n4?nh 34电动机21H2'
西南科技大学机械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