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三级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技能知识 习题集案例 问答题模版 合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胃肠系统(“胃神经症”、“神经性腹泻”和“肠易激综合症”)。患者有相信上述器官或系统可能患严重疾病的优势观念而求助于综合医院各科,医生的反复保证和解释无济于事 。

4、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 主要特征是突出申诉持续、严重、令人痛苦的疼痛,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完全加以解释。情绪冲突或心理社会问题常是其主要致病原因 。

五、神经衰弱

1869年Beard首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4、易于记恨、委屈;5、自负、三、适应障碍。是指在易感个性自我评价过高;6、固执、不宽容、的基础上,遇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不妥协。 件,出现了反应性情绪障碍,适(二)分裂样人格障碍:以观念、应不良性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行为和外貌服饰的奇特、情感冷损。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漠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表现为:1、性格明显内向(孤独、月。 被动、退缩);2、对人冷漠、缺 乏感情体验;3、不修边幅、行为明显应激引起的焦虑障碍 怪异;4、言语结构松散、不恰当, 障碍 但并非 智能 障碍 或文 化程 度所症状和特定的表现 限;5、爱幻想或有奇异信念;6、急性应激反应 继一次创可有奇异感知体验。 伤事件后短期内(数天)出 常见人格障碍

(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以行劳累和疲惫;3、常有不安全感,

做任何事唯恐出现疏忽或差错;4、主观、固执,对别人做事不放心;5、过分节俭,甚至吝啬;6、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道德规范,缺乏工作后的满足感和愉快感,反而常有悔恨和内疚,过于关注自己的缺陷和不足。

常见人格障碍

七)焦虑性人格障碍:以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感及自卑为特征。表现为:1、总希望被别人喜欢和接纳;2、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3、因习惯性地夸先提出神经衰弱的病名,被认为“文明病”。他认为神经衰弱是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除了重精神病、精神发育迟缓、某些类型的忧郁症之外,几乎包罗万象。在19世纪后半世纪及20世纪早期是一个最常见最流行的诊断名称。 临床表现: 1、精神易疲劳。表现为能量不足,精力下降,工作少久就感疲惫不堪,注意力很难集中且不能持久,思考问题很困难,患者常称“力不从心”。做事常丢三落四,茫然无绪

2、精神易兴奋,表现在三方面:回忆增多,特别在睡眠阶段;不随意注意增强;患者感受阈降低 精神易兴奋与精神易疲劳的同时存在,持续的兴奋导致能量的耗竭,最终的结果为易疲劳 3、易激惹,包括易发怒、易伤感、易烦恼、易委屈、易愤慨,这是情绪启动阈和情绪能力都降低的结果

4、慢性疼痛、头昏、自主神经症状群

5、入睡困难、多梦,有睡眠丧失感,醒后不解乏睡眠节律紊乱等睡眠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旧称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 一、急性应激障碍。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隘,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对周围事物感知迟钝,可出现人格解体,有强烈恐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延迟性心因性反应。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如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面临类似灾难境遇可感到痛苦和对创伤性现定向障碍、焦虑、遗忘、 激越和 退缩。 创伤后应激障碍 回忆以往严重创伤事件时有持久的焦 虑,可有恶梦、闪回、 回避能勾起 创伤事件回忆的情境。 适应障碍 继一次明显的生活改变或应激后出现 短暂的痛苦和情绪障碍(如居丧、离 婚、失业、生病)。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 一、人格障碍: 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可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 人格障碍的分类 临床常见的人格障碍有 : (一)偏执性人格障碍 (二)分裂样人格障碍 (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四)冲动性人格障碍 (五)表演性人格障碍 (六)强迫性人格障碍 (七)焦虑性人格障碍 (八)依赖性人格障碍 (九)循环性人格障碍 (十)边缘性人格障碍 常见人格障碍 (一)偏执性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表现为:1、敏感多疑;2、容易与他人发生争辩、对抗;3、常有病理性嫉妒观念;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此类人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就出现品行问题,如说谎、逃学、吸烟、酗酒、偷窃、斗殴、赌博等。表现为:1、易激惹、冲动并有攻击行为;2、缺少道德观念,无善恶是非判断,不能吸取教训;3、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反社会性人格与违法犯罪有较密切关系。 常见人格障碍

(四)冲动性人格障碍:以情感爆发伴明显行为冲动为特征。表现为:1、情绪不稳,易和他人发生争执和冲突,但事后后悔;2、人际关系强烈而时好时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友;3、情感爆发时对他人有暴力攻击行为,亦可有自杀、自伤行为;4、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同样表现冲动,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 常见人格障碍 (五)表演性人格障碍:又称癔症型人格障碍,暗示性、依赖性强,以过分的感情用事和夸张言行吸引他人注意为特点。表现为:1、情感体验肤浅,情感反应强烈易变,感情用事,喜怒哀乐皆形于色,表情丰富但矫揉造作,爱发脾气;2、爱表现自己,行为夸张、做作;3、任性、心胸狭窄;4、自我中心,需要不能满足时表现强烈不满;5、暗示性强,容易受他人影响或诱惑;6、富于幻想,常自欺欺人,凭猜测和预感做出判断,言语不可靠;7、喜欢寻求刺激,过分参加社交活动,给人以轻浮的感觉。 常见人格障碍 (六)强迫性人格障碍:以过分的谨慎小心、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表现为:1、对任何事物都要求过高、过严,按部就班,拘泥细节;2、过分讲究卫生,甚至家人也感到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而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

(八)依赖性人格障碍 :以缺乏自信,不能独立活动为特征。表现为:1、自我感觉孤独无助和笨拙;2、总是把自己置于从属的地位,一切听从他人决定,让别人为其承担责任;3、怕被人遗弃,独处时会感到极大的不适。

常见人格障碍

(九)循环性人格障碍:又称为情感型人格障碍,包括情感增盛型和情感低落型两个亚型。以心境良好和悲伤相交替为特征。表现为:1、心境良好和悲伤的转换并非由外部因素引起;2、一般发生于青少年阶段,但随着年龄增大,往往加重。

(十)边缘性人格障碍:以高度冲动性、情绪不稳定、身份识别障碍为主要特征。表现为:1、自我形象、目的和内心偏好往往是模糊不清或扭曲的;2、持久的空虚感和厌倦感;3、经常卷入紧张的和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导致情感危机;4、有自伤、自杀未遂行为;5、容易引起一过性精神病发作。

性心理障碍(性变态)

是指以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种性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惟一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不包括单纯性欲减退或亢进及性功能碍。

性心理障碍临床上包括三种类型:性身份障碍、性偏好障碍、性指向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是与心理因素相关、以生理活动异常为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 一、进食障碍

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

贪食,及神经性呕吐。 二、睡眠障碍

包括:失眠症、嗜睡症和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情况(如睡行症、夜惊、梦魇等) 三、性功能障碍

包括:性欲减退、阳疾、早泄、性乐高潮缺乏、阴道痉挛、性交疼痛等。 癔 症

癔症旧称歇斯底里,是一种没有器质性病变,以解离(精神)症状和转换(躯体)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本症多以人格倾向为基础,在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下产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表达。 ④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二、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的具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体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 健康的心理活动是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实一致和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不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郭念峰)。 态失衡的心理过程。 关于健康心理学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健康心理学至今不一、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 是一门成熟的学科。1978年在美 许又新(1988)提出心理国诞生,是医学和心理学交叉的健康可以用三类标准(或从三个产物。 《健康心理学》的早期定维度)去衡量,即 义是:“保健、诊病、防病和治病体验标准、 的心理学”。 操作标准、 健康心理学的工作发展标准。 领域有以下三个方面:1、躯体疾康咨询的对象,以及对心理健康

咨询的对象进行分类。

本节试图通过“用途”和“效度”这两个维度,作为分类的可靠检验标准。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一、一般心理问题

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二、严重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生,自知力基本完整。 一、分离性障碍。

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是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癔症性意识障碍、情感爆发、癔症性假性痴呆、癔症性遗忘、癔症性身份障碍、癔症性漫游、癔症性精神病等。

二、转换性障碍。

又称癔症性躯体障碍,表现为运动障碍与感觉障碍,但多种检查均不能发现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 1、运动障碍 2、感觉障碍

三、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关于癔症

癔症的临床症状十分复杂与多变,由于和病人的意念活动有关,所以患者可模仿任何疾病的症状,容易误诊。

在作诊断时必须慎重。患者如果具有以下特点时,应首先考虑此病

①具有比较明显的癔症性性格或人格缺陷

②具有对癔症较特殊的某些临床症状:如转换性躯体症状、情节性片段遗忘、Ganser综合征、双重人格或附体综合征等等

③第一次发病往往有明显的精神刺激因素,但应注意与“急性心因性反应”鉴别

④可单纯通过暗示、催眠、以及巫婆或神汉的迷信操作而使症状消失。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 1946年)曾为心理健康下过一个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该次大会也曾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②适应环境,人际 他同时指出,不能孤立地只考虑某一类标准,要把三类标准联系起来综合地加以考察和衡量。 二、心理健康十标准 : 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 (一)心理活动强度 (二)心理活动耐受力 (三)周期节律性 (四)意识水平 (五)暗示性 (六)康复能 (七)心理自控力 (八)自信心 (九)社会交往 ( 十)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冲突的常形与变形 常形: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 有明显的道德性质。 变形: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涉及是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 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许又新九分标准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一、概念的区分 “正常”和“异常”,是标明和讨论“有病”或“没病”等问题的一对范畴。而“健康”和“不健康”,是另外一对范畴,是在“正常”范围内,用来讨论“正常” 的水平高低和程度如何。可见,“健康”和“不健康”这两个概念,统统包含在“正常”这一概念之中。 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出发,把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分别使用“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异常心理”这三个概念来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2、防御压力和治疗反应性心理障碍中的心理学问题;培养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的心理学问题。 健康心理学与心身医学的差别:1、健康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侧重于伤害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活动;2、心身医学的研究,则侧重与心身疾病本身的诊断与治疗。 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1 、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 发生改变; 2 、患者的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 身的体验和感觉上; 3 、情绪低落; 4、时间感觉发生变化; 5 、精神偏离日常状态。 心理学对躯体疾病治疗的意义 患躯体疾病时,引起心理变化的因素很多。首先,它取决病情本身的特点,也就是疾病本身是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脑的活动。其次,是取决于疾病的发展过程和严重程度。 1、不治之症的患者; 2、某些躯体疾病的患者; 3、长期住院的患者; 4、重症患者或情绪不稳定的患者; 5、身心疾病患者; 6、夸大疾病体验的患者; 7、伴有急性精神症状的躯体疾病患者。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对象是心理不健康的各类状态,而不是各类异常心理状态。但现实中和神经症的某些症状间却混浊不清。这种情况一来造成咨询心理学对精神病学的依附,二来给咨询心理学的临床分类诊断和确定工作目标带来麻烦。因此,有必要从理论角度来确定心理健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严重心理问题”,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在心理咨询临床上,对“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关键问题是与神经症进行鉴别。根据许又新教授关于神经症诊断的论述,鉴别的要点是“内心冲突的性质”和“病程”。

三、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 (即可疑神经症)

此类型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一、压力的定义: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映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二、压力源的种类 1.生物性压力源 :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

2.精神性压力源 :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

3.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分为两大类:(1)纯社会性的;(2)由自身状况造成的 。

造成心理问题的压力源大多数是综合性的,在分析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根源时,必须把三种压力源作为整体加以考虑。

三、压力源的测评 1、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 2、日常生活中小困扰的测量

3、知觉压力的测评(PSS) 四、压力的内省体验

1931年,勒温和米勒按冲突的形式,将内心冲突分为四大类: 1、双趋冲突 2、趋避冲突 3、双避冲突

4、双重趋避冲突 第一单元 测量与测量量表 一、什么是测量 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 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一、压力的种类: 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按压力的强度可分为以下三大 测量的三个元素 类: ?事物?:(实际是事物的特征) (1)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 ?数字?:区分性、序列或等级性、测验有标准参照测验:考试100

是满分,60分是及格的标准,咨询师考试达到标准即可。(多一分浪费,少一分受罪)

常模参照测验:这里的标准就是常模,标准化样组的平均数。16PF中A因素得标准分8分,和100,二、树立正确的测验观

1 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

策的辅助工具。 招飞行员 2 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防止乱编和滥用心理测验

(2)叠加性压力 A.同时性叠加压力;B.继时性叠加压力。 (3)破坏性压力 灾难症候群。其产生及特性有三个阶段: A.惊吓期;B.恢复期;C.康复。 二、压力的适应 : 在适应压力的三个阶段中,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状态各有特点(塞利,1956年)。 1、警觉阶段 2、搏斗阶段 3、衰竭阶段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 压力的临床后果 (一)压力如何造成临床症状。 对压力引发疾病的机制,曾经有两种解释: 1、体质、压力论 ; 2、器官敏感论 . (二)从压力源到临床相的逻辑过程 1、对压力的响应阶段 : 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事件 。 2、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 中介系统有三个子系统,即认知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免疫系统。这三个系统都有性质相反的两种功能:一是增益功能,使事件的强度相对增加;二是消解功能,使事件的强度相对减低。 认知社会生物三系统与压力 一、认知系统的具体作用 A.认知、评估作用 B.调节控制作 行为的自我控制;认知的控制;环境的控制。 C.人格的影响作用 外控型人格;内控型人格。 二、社会支持系统 包括物质支持与精神支持 三、生物调节系统 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3、临床相阶段:时型症状和滞后型症状 第一节 概 述 等距性、可加性 法则:IQ测验,根据智力理论编制,以得分多少衡量 智力水平。心理现象难以测量,是因为我们很 难设计清晰而良好的法则。 二、测量的基本要素 1.参照点:确定事物的量,须有一 个计算的起点,这个起点 叫参照点。 绝对零点:(绝对参照点)重量、长度等,0即无,表示什么都测不到。 相对零点:(相对参照点)人定的 0 ,海拔高度,温度, 0?IQ=0? 0岁儿童一般的智力

心理测量的单位不够完善: 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 如:4岁与5岁的智龄差为1岁 14岁与15岁的智龄 差也 1 岁 两个1岁数值等,实际是不等值(距)的 又如: SCL90中的1~5级评定,1=没有,2=很轻,3=中度,4=偏重,5=严重 1和2级的差与2级和3级的差也是不等值(距)的。 2 行为样本 在对个别差异进行测量时,只是对少数经过 选择的行为样本进行测量,来间接推测被试的心 理特征。 行为样本指有代表性的样本,即从总体行为中抽取出来的、能够反映个人特定心理特质的 一组行为,作为直接的测量对象。如:气质 (气质的行为表现有哪些?如何选择一组来测?) 抽血化验 黄河水污染的化验 因此,心理测验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行为样本的代表性。 补充: 60比显然不行,和标准十比,因为这是根据一组具有同样特征的人(标准化样组)的分算出的平均数为5,标准差为1.5的分数,8为高分,

如MMPI测验 ,分测验的标准T分大于60,为病理性异常。

标准化的内容:

1 测验用的项目或作业、施测说明、施测者的言语态度、施测时的物理环境的标准化。

测验的刺激是客观、标准化的

2 评分记分原则、手续标准化 。 对反应的量化是客观公正的

3 分数转换和解释经过了标准化。

对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

人格测验一般分两类:

1问卷法:MMPI, 16PF, EPQ

2 投射法:罗夏测验(墨渍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TAT)

20个我是谁?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我是——————————

优点:短时间搜集大量资料,主试不必接受严格训练即可。

缺点:被试的行为不易控制,结果不及个别测验可靠,临床应用少。

团体测验也可以个别方式实施,但个别测验材料不能以团体方式进行 心理测验的最大问题是理论基础不够坚实

智力的定义,代表性的有100多种

既要承认心理测验的不完善,又要科学地自信地 使用测验

2 卡特尔 (James M.Cattell) 冯特的学生,高尔顿的朋友,在人体测量实验室工作。1889年,28岁时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第一人。 1890年,在《心理》上发表 Mental tests and their measurement?,首次提出“心理测验”(mental test)这一术语;编制了一组测验,测人的感觉能力,提出测验要有统一的规范和常模。

“心理学如果不立足与实验与测量,决不可能有自然科学之准确” 极力主张测验手续和考试方法应有统一的规定、标准,并要有常模加以比较。

常模的选择包括:如:郑大女生的心理健康常模

确定一般总体: 郑州大学女生,无限,无法选

确定目标总体: 郑大在校女生,可实施的对象

确定样本:根据总体性质(年龄,专业、家庭背景)选出有代表性的样本来代表目标总体,也代表一般总体。这样的样本才能叫常模样本。常模团体不只一个

三 、 取样的方法

随机取样原理:每个人或抽样单位被抽取的机会 相等

1 简单随机取样: 如1000人中抽20,编号,第一个被抽取的概率为2%,若不放回,第二个被抽取的概率20/999,不是2%,必须放回第一个再抽。随机表,或编号进行抽取 2 系统抽样

总体为N,抽取n个样本,K为抽取样本占总数的多少,K=N/n,如4000人中抽取200人做样本则K=4000/200=20,即抽取总数的1/20,K做组距,每隔K抽取1人,如上面将学生编号1~4000,第一个取号是随机的如果是3号,第二取23,第三取43?? 思考:抽取1/2的人为样本,第一

个取5号,第10个取?号, 大学的推孟在 1916 年将 = 15 √ 1 – 0.87 - 0.88=7.5

(答案23) =( n-1 )k+n0 ,n为第几

3 分组抽样:总体数目较大无法编号,且群体具有多样性,先分组,再在组内随机取样。 一般行政区域分组

4 分层抽样:最常用,将目标总体按照某种变量(年龄、职业或文化程度)分成若干层次,从各个层次中随机抽取若干人,最后把各个层次的被试组合成常模样本。

避免简单随即抽样中样本集中于某种特征或缺

少某种特性的现象,使各层次差异显著,同一层次保持一致。

分层抽样分为:分层比例抽样,分层非比例抽样

四 常模分数与常模

1 常模分数: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

2 原始分数:被试的反应与标准答案相比较而得到的测验分数叫原始分。

3 导出分数:由原始分数构成的分布转换而来的分数叫导出分数。

如:EPQ, 用套版记分,得出P=8,E=20,N=12,L=7, 这就是原始分,是什么意思?E=20说明什么? 需要一个参照标准。必须根据原始分的特点转

换,T=50+10Z, X - X Z=

SD

转换后E的导出分数为70,便可解释为标准外向。 4 常模

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就是通常说的常模,

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基础。 一般常模:测验手册上列出的常模

特殊常模:小团体建立的常模。如郑州大学学生心理健康常模。

公式中的PRh 这次考试代表最高分的百分等级100,PPh代表最高分的百分点数; PRL最低分的百分等级1,PPL最低分的百分点,PR插入的某个要求的百分点的百分等级, PP要求的百分点。如高考最高分695,最低分103,要录取20%的学生,即录取的百分等级为80的学生的百分位数? (85,5 575 为了让大家理解标准分,需要额外补充标准差的 概念。如某次考试,甲班50人,乙班50人参加, 作为老师或管理者你除关心最高分外,最关心的 是平均成绩是多少,若知甲平均80,乙平均80, 你还会关心什么?各班中的同学差别大不大 ,如 何算呢?该是每位同学的分数减去平均数再加起 来,即(x1-x)+(x2-x)+??+(x50-x),但这样会有正 负抵消了其差异,若不让其抵消,一是加绝对值 后求和,二是先平方再求和。统计上采用的是后 者(x1-x)2+(x2-x)2+??+(x50-x)2/50=SD2, 开平方 后叫SD称为标准差, SD2叫方差,表示一组数 据的离散程度。若甲班的SD=2,乙班的 SD=8,则一般的分数集中,大家差异不大, 而乙班的同学间分数差异特别大。 非正态分布到正态分布的转换称为常态化 或正态化。具体做法: 计算原始分的累计百分比(在正态曲线上) 在常态曲线面积表中求出对应于该百分比的 z分数 常态化标准分的几种形式: 1. T分数 纪念Terman和Thorndike。 ?T=50 + 10z 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 四 、 智商 1 心理年龄(智力年龄)MA 最早用心理年龄表示智力的高低。 1908比内-西蒙量表 以题目的难度按年龄将测验题目分组: 3岁儿童中50%能通过的题目作为3岁组的题 4岁儿童中50%能通过的题目作为4岁组的题,依次类推 甲实际6岁,MA=8岁;乙实际5岁,MA=7岁智力发育超 常,谁更聪明些呢?用MA难以断定。 2 比率智商 比-西量表传入美国后,斯坦福其修订,称为斯坦福-比内量表,用智商表示智力高低 计算公式 MA/ CA ×100 IQ= MA=心理年龄,CA=实际年龄,IQ=100,即MA=CA,智力平常 IQ>100, 发育迅速,IQ<100,发育迟缓 但是,CA每年增加12个月,MA却增长慢且到了一定年龄停止,因 此比率IQ不适合年龄较大的被试。 3 离差智商 韦克斯勒提出 以年龄组为样本计算而来的标准分,进行转化 IQ = 100 + 15z z的计算公式 实际运用中可根据年龄查常模表查出智商 1960年修订斯--比量表,也采用离差智商 IQ = 100 + 16z 3 测量的标准误 测量一次,得到一个分数的同时,便有一个误差,测多 少次就有多少次误差。误差组成了一组数据,其标准差 就是标准误 SE=SX√1 – rXX 测量的标准误和信度是互为消长的关系,信度越高,标 准误越小,信度越低,标准误越大。 差异分数的标准误 SEd=S√1 – rXX- r yy 再求出差异比较的临界值: Xα=1.96 SEd, (95%的置信区间,或0.05的显著性水平),如果两个数的差大于临界值,则认为其实际存在显著差异,否则差异不显著 例:某人韦氏测验VIQ=102,PIQ=112,言语与操作测验的信度分别为)0.87和0.88,操作智商是否显著高于言语智商? 解:求出SEd=S√1 – rXX- r yy 求出 Xα=1.96 SEd=1.96×7.5=14.7 实际的差为112-102=10< Xα, 所有两者差异不显著 贾斯朋多系列相关: 测验分为连续变量,效标为等级评定。 (2)区分法 测验→工作→效标测量(工作成绩) 按工作成绩分高低两组,如工作成绩高,测验得分也高;工作成绩低,测验得分也低,说明该测验是有一定效度的。 第三单元 效度的功能 一 、 预测误差 决定性系数=rxy2 ,效度系数的实际意义常以决定性系数表示。 表示测验正确预测或解释的效标的方差占总方差的比例。 如:效度=0.8,则决定系数=0.64,表明测验的总方差中有64%的方差是测验分数的方差。即测验分数正确预测的比例是64%,其余36%无法做出正确的预测。 高考英语测验成绩与入大学后第一学年的英语成绩的相关为0.6 则, rxy2=0.36,即入大学后第一学年的英语考试成绩中有36%的方差是由高考成绩来加以解释的,即36%由高考来预测的。 效标完美时, rxy2 =1,估计标准误=0,测验分数可以 完全代替效标。当rxy2 =0时,估计标准误为效标分数的 分布标准差相同,测验无异于猜测。大多少情况下预测 误差介于二者之间。 二 、预测效标分数 知道一个人的测验分数,带入回归方程即可对效标分数 做出估计。 三 、预测效率指数 E=100(1-K),E的大小表明使用测验比盲目猜测能减少多 少误差。 r=0.8,则k =√1 – rXy2 =0.6,E=40,表明预 测误差仅为随机猜测所产生误差的60%,即由于测验的 使用,估计被试的效标分数时减少了40%的误差。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 咨询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历史上几种理论观点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

分类和程序

第四节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

第五节 婚恋、家庭心理咨询 第六节 性心理咨询

一、心理咨询产生的学术背景

1 高尔顿:个体差异 自由联想

2 卡特尔:《心理测验与测量》 3 韦特默:儿童行为矫正诊所 4 比内-西蒙:1905年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5 大卫: 学生行为指导 6 帕林斯: 职业指导运动

二、心理咨询产生的社会需求背景

心理咨询起源于1896年诞生的《临床心理学》。

韦特默是心理咨询学的启蒙者。

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 一、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

二、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

三、关于心理治疗

第三单元: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一、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

二、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心理素质

第四单元 我国心理咨询的

历史、现状与展望

一、我国心理咨询的简史

二、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

三、对我国心理咨询业的展望

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第一单元: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一、关于心理结构 二、关于人格结构 三、关于心理动力 四、关于心理发展 五、关于适应问题

第二单元 行为主义理论观点 巴甫洛夫: 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桑代克: 尝试-错误说 华生: R= f(S) 斯金纳: 操作条件反射 班杜拉: 社会学习理论 沃皮(沃尔甫): 行为治疗 第三单元 认知心理学观点

埃利斯 合理情绪疗法 ABC模型

贝克/雷米 认知疗法

梅肯鲍姆 认知行为疗法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

以人本主义哲学理念为基础 以咨询关系的建立为中心 以无条件积极关注为前提

以平等、温暖、真诚等技术为重要手段

以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为目的

代表人物:罗杰斯 马斯洛

人性心理学

心理咨询的对象

发展性咨询

心理健康咨询

限制性咨询

心理咨询的任务

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

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和错误观念 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 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 使求助者增强自知之明

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 心理咨询的分类

按性质分:发展心理咨询

健康心理咨询

限制性心理咨询

按咨询的规模:个体咨询 团体咨询

按咨询里程: 短程咨询 1~3周 中程咨询 1~3月

长期咨询 3个月以上 按咨询形式:门诊、电话、互联网心理咨询 资料的收集 资料的分析 综合评估 诊断

鉴别诊断

咨询方案的制定

幼儿、儿童的心理咨询

对3岁以前的幼儿来说,心理发展的最大威胁是 安全感 得不到满足。

儿童的大脑皮层功能尚未完善,遭受惊吓后,情绪易泛化。 心理障碍多以行为障碍为主: 多动、多余动作、攻击、退缩行为等 少年期的心理咨询 女孩在12~14岁,男孩在13~16开始有 独立意识, 萌发性爱。 最需要成人的理解,同伴的友谊。 最需要父母师长的爱、温暖、关心和爱护。 青年期的心理咨询 主要问题:适应不良 主要特征:为进取而处在不断的焦虑中 主要原因:升学压力、就业压力、 感情困惑、人际关系等 中年人的心理咨询 主要问题:焦虑 抑郁 主要原因:来自社会、家庭、事业、自我的 重负和压力。 老年人的心理咨询 主要问题: 更年期精神症状 记忆减退 性格改变 对老年人来说,心理咨询效果大多不理想, 原因在于:难以改变老年人的认知。 恋爱问题的心理咨询 爱情 是同时满足人类三种基本需求, 并得到体验的过程。 性爱 性的满足,生物的需要 情爱 心理的满足,精神的需要 恋爱 依附体验的满足,社会的需要 婚姻问题的心理咨询 如何把握婚姻的质量 抛开细节,锁定三个要点: 情爱 理解 相互依附 对婚恋问题的咨询原则 遵守与婚恋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 依据爱情的定义判断爱情的质量 以理性警示求助者走出“爱的旋涡” 恋爱是利人利已的事 追求性、情、道德满足的“复合动机” 才是正确的 影响夫妻关系的因素 结婚动机 恋爱过度情绪化 角色适应 心理相容问题 家庭问题的心理咨询 小心判断“破裂家庭”、“死亡家庭” 将问题具体化、客观化 以求助者的观点为核心来展开讨论 任何时候都不替求助者做决定 严格保护求助者的隐私 尽量坚持夫妻双方同时参加咨询 性心理咨询 依据严重程度: 性行为失调 性行为障碍 性行为变态 心理诊断技能 (三级) 岳晓亮 联系方式:13781808212 Emal:yuexiaoliang2005@yahoo.com.cn 第一节 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收集、整理 1、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2、摄入性会谈; 3、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4、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 5、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 寻找有价值的资料。 第一单元 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一、学习目标: 学会按心理咨询原则与求助 者进行第一次接触。 二、工作程序: 1 、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2、礼貌接待和礼貌用语。 3 、间接询问,避免直接询问。 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6、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7、说明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8、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 种咨询方式。

三级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技能知识 习题集案例 问答题模版 合集

胃肠系统(“胃神经症”、“神经性腹泻”和“肠易激综合症”)。患者有相信上述器官或系统可能患严重疾病的优势观念而求助于综合医院各科,医生的反复保证和解释无济于事。4、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主要特征是突出申诉持续、严重、令人痛苦的疼痛,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完全加以解释。情绪冲突或心理社会问题常是其主要致病原因。五、神经衰弱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m2697kuug5o77k3182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