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沟通的概念
1. 人际沟通 沟通
2.大众沟通
二、沟通的结构
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 与 背景 七 个要素构成。 三、沟通的功能 1.获取信息
2.思想交流、情感分享
3.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相互性原则 2、交换性原则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4、平等原则
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舒茨的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IRO) 三种基本人际需要 1、包容需要 2、支配需要 3、情感需要
人际需要决定个体与其社会情境 2、个体人格因素 3、情境的明确性 家庭结构模式 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1. 核心家庭 化 2. 主干家庭 社会促进(社会助长) 3. 联合家庭 1、结伴效应 4. 其他家庭 2、观众效应 家庭的功能 1. 经济功能 优势反应强化说 2 性的功能 社会惰化 3. 生育功能 第三单元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4. 抚养赡养功能 染 5. 教育功能 一、模仿 6. 感情交流功能 4.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
5.协调群体行动、提高效率、实现组织目标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2.上行沟通与下行沟通 3.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4.单身沟通与双向沟通 5.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五、 沟通网络
(一)正式沟通网络 (双向、双箭头)
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Y式
(二)非正式沟通网络(单身、单箭头)
流言式、集束式、偶然式、单线式
第二单元 体语沟通 一、 目光与面部表情 二、 身体运动和触摸 三、 姿势与装饰 *四、 人际距离
1.亲密距离0—0.5米 2.个人距离0.5—1.2米 3.社交距离1.2—3.5米 4.公众距离3.5—7.5米
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特点:1. 个体性
2. 直接性 3. 情感性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
1、定向阶段 2、情感探索阶段 3、情感交流阶段 4、稳定交往阶段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程度的四个水平 1、情趣爱好方面 2、态度
3、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
4、隐私方面 的联系
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
六种人际关系取向
1、主动包容式 2、被动包容式 3、主动支配式 4、被动支配式 5、主动情感式 6、被动情感式
童年期人际需要的满足 对成年后的影响
1、包容需要 2、支配需要 3、情感需要
第四单元 人际吸引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熟悉与邻近 2、相似性 3、互补 4、外貌 5、才能
6、人格品质
第五单元 人际互动 人际互动的形式 合作 竞争
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奇 )
第七节 社会影响 第一单元 从众 概念 功能 类型
1、真从众 2、权宜从众 3、反从众 从众行为的原因
1、寻求行为参照 2、对偏离的恐惧 3、群体凝聚力
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因素 概念 意义 学习的基础/适应作用/促进群体形成 发展 塔尔德《模仿律》 下降律/几何级数律/先内后外律 二、暗示 概念: 分类: 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三、社会感染 概念 特点:双向性/爆发性/接受的迅速性 分类:个体间 大众传媒 大型开放群体 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一单元 爱情 概念 爱情与喜欢 发展阶段 形式 三角形理论 第二单元 婚姻 概念 婚姻的动机:经济、繁衍、爱情 夫妻关系的类型 多伊1. 爱情型 2. 功利型 3. 平等合作与分工型 4. 建设型 第四单元 家庭 家庭: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 家庭的特点: 1.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 2.家庭是一种初级社会群体 3.与其他社会关系比较,家庭关系最为密切、深刻。 家庭结构要素 1、家庭成员的数量 2、代际层次 3、夫妻数量 7. 休闲与娱乐功能 家庭生命周期 只适用于核心家庭; 不适用于残缺家庭和无子女家庭。 郑州市田园职业培训学校 感谢您的信任与支持 发展心理学 如果,你有幸乘坐时空穿梭机,你可以看到你的过去和未来?? 如果,现在就想了解你的过去与未来,那么学习《发展心理学》, 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五节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第六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 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它以个体从出生到死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 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 从摇蓝 到 坟墓。 推动摇蓝的手,在推动着世界。 心理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动物心理学 心理的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 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心理发展五个基本性质 1、方向性和顺序性 2、不平衡性 3、普遍性和差异性 4、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 5、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提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2、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 3、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 4、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关键期和印记 关键期是对环境(积极或消极)影响的敏感性增强的一短时期,在这段时间段内发生的事情可能对此后的发展依然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一些特定事件必须在关键期内发生,这样才能保证人或动物的正常发展。 印记——快速的、早期习得的永久性行为模式。 大多数鸟类的印记关键期非常短。小鸭子的印记关键期是30个小时之内,之后就再也不会形成。对许多动物来讲,这种印记效果会持续一生。 关键期和印记 人类婴儿会对他们的父母或主要养育者形成依恋情绪。这种依恋的形成是有关键期的,大致是在出生后的第一年中。为了婴儿能够健康发展,依恋的形成必须发生在这段时间内,因为依恋能帮助婴儿与妈妈保持亲密关系,而妈妈会给孩子提供安全保证、刺激环境和一个“基地”,使婴儿能够依靠基地向外探索。 动物印记与人类关键期 洛伦茨 鹅妈妈的故事 人类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语言、动作、感知能力: 0~6岁 秩 序: 2~4岁 细微事物: 2~6岁 书 写: 3.5~4.5岁 阅 读: 4.5~5.5岁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 一、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1、人本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提出: 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观念; 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天性。 2、福禄贝尔 “恩物” 3、达尔文 《一个婴儿的传略》 1876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 普 莱 尔 1882年发表《儿童心理》 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形成和发展期 研究途径— 霍尔:复演说 比 内:智力测验 格塞尔:儿童发育常模 理论派别——霍 尔:复演说 施太伦:人格主义学派 杜 威: 机能主义、儿童中心说、行为主义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 华生:行为主义 皮亚杰: 发生认识论 维果斯基: 文化-历史发展观 从儿童心理学到 发展心理学的演变 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 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 作为章的名称,确立了发展心理学的地位 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 横断研究、纵向研究、交叉研究 相关研究与因果研究 个案研究与组群研究 血缘关系研究 跨文化比较研究 横断研究 定义: 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 优点:大样本、大资料、低成本 缺点: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 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的因果关系 组间异可能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 纵向研究 定义: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考察,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 纵向研究 也叫 追踪研究 优点:便于了解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 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 便于发现心理变化中的因果关系 缺点: 样本少且易流失 时间长,产生新变量 反复测量,易导致重复效应 成本高 交叉研究 先从横断方向上抽取不同年龄组进行横向研究,再按一定时间间隔,对这同一批被试进行所需次数的重复测查,使 之又成为纵向研究,从而使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结合在一起。 横断研 究与纵向研究优缺点的 取长补短。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单因素论: 1.遗传决定论 高尔顿 霍 尔 詹 森 2.环境决定论 华 生 二因素决定论 施太伦 (德国) 心理发展是内在本性与外在条件 复合的结果(相加)。 吴伟士 (美国) 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不是相加而是相乘的关系(相乘)。
相互作用论----皮亚杰
在人的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 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
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
遗传与环璋的相互作用
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人的认识来源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主客体相互作用是主体相对于客体而作出的能动作用(人适应环境)。
二、*各主要派别的心理发展理论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3.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4.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和心理发展观
5.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1. 心理发展实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
2. 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
3. 心理起源与动作
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4. 心理发展是主体的主动建构过程
2. 皮亚杰的认识发展建构学说 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过程
认知结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的组织方式。 图 式 同 化 顺 应 平 衡
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成熟:生理的发育过程,尤其是大脑和高 级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完善。
经验: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 社会环境:语言、教育 、社会生活
平衡:认知结构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4、心理发展阶段说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动作思维水平
前运算阶段(2~6、7岁)
表象思维水平
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
依靠具体经验支持的逻辑思维水平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
抽象逻辑思维水平
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 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
儿童尚不能判断,直接行为的后果;
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岁)
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不考虑行为者的动机
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 受儿童自身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个人的良心具有了相对的自主权。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1 婴儿前期(0~2岁):儿童一出生就通过感官去领会世界,从母亲的形象中去信任世界。如果他得到人们的关怀与爱抚,得到生理满足的需要,就会感到安全,形成对人的信任感;反之就会对人产生怀疑、不信任,形成怀疑感。这个阶段的基本矛盾就是信任对不信任,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的品质。最有影响的人是母亲(抚养者)。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2 婴儿后期(2~4岁):儿童通过做力所能及的事(如走路、说话、独立穿衣、吃饭等)。得到大人的允许、承认,就会感到有自控能力和影响环境的能力,出现自主感;反之,如果儿童在自己的活动中,出现意外时遇到大人的粗暴对待,或过分溺爱加以拦阻,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的品质。对儿童影响较大的是父亲式的人物。允许儿童有活动的自由,鼓励他们的成功,对于发展自主性十分必要,但也要让儿童接受一定程度的限制,从而使其为将来参加法制活动有所准备。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3 幼年期(4~7岁,幼儿园阶段)儿童在这时开始进行各种活动,并在无父母控制下,运用自己“良心”的内部声音去支持和引导行为,于是产生了主动性。如果儿童有更多的自由和机会,从事各种运动性游戏,家庭成员对他们智力上表现主动性而提出的种种怪问题,给予耐心回答,不嘲笑、不禁止,其主动性就会得到加强,获得主动感;如果大人认为他们以上的活动是坏的、笨拙的、讨厌的,就会使他们产生内疚感。儿童开始意识到性别差异,会以父母为榜样,争取异性父母的爱。如不能如愿以偿,也会产生过度的内疚。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的品质。这个时期,影响最多的是家庭。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4 童年期(7~12岁,小学阶段):儿童掌握了语言与文字工具以后,不仅获得大量知识、技能,而且具有演绎推理及按规则做游戏和学习的能力,特别爱问穷根究底的问题。当儿童的创制活动受到家长及教师的支持与鼓励,其勤奋感就会产生并得到加强;反之,大人把这种活动当作捣乱,或者他们在学习上经常失败,就会产生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的品质。这一阶段对其有较大影响的是学校的教师、同学和伙伴。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5 青少年期(12~18岁,青春期):进入青春期,除产生爱情的新觉醒,去寻找异性朋友外,还发展了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和方法。青年时期最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角色同一性,发展角色同一性,对于接受成人期的生活挑战十分重要,不然会产生角色混乱。如自我肯定的混乱,不了解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间混乱,过分的紧迫感或故意拖延时间;工作瘫痪,不能认识努力工作与预期效果之间的关系;两性混乱,对两性之间的同一性认识不清,不愿接触异性或乱搞男女关系;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的品质;影响最多的是同辈集体或校外集团。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6 成人早期(18~25岁):人们进行求爱和过早期家庭生活的时期。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产生亲密和团结的感情。亲密除爱情之外,包括友谊、与人合作、承担义务、相互关怀等,如果这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亲密感;如果一个人不能在夫妻或朋友之间建立友爱关系,就会产生孤独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影响较多的是一起工作与生活的伙伴。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7 成年中期(25~50岁):这是成家立业的时期。人们可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开始对整个世界和社会,表现出关心和操心,在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中,获得繁衍感;另一个是掉进自我专注的状态,只关心个人舒适与需要,使得能力、责任受到阻碍,形成停滞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的品质;影响大的是社会分工与承担家务的情况。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8 成年后期(50岁以后):这是人一生主要努力趋近完善和抱孙子的阶段。当他回顾一生所取得的成就时,就会产生一种完善感;但看到过去没有把握机会或是走了弯路时,看到自己的境况不如别人,就会产生失落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的品质;影响较大的是生活伴侣(老伴或长期生活在一起的朋友)。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1.婴儿前期(0~2岁) 信任感----怀疑感 希望品质 2.婴儿前期(2~4岁) 自主感----羞耻感 意志品质 3.幼儿期(4~7岁) 主动感----内疚感 目标品质 4.童年期(7~12岁) 勤奋感----自卑感 能力品质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5.青少年期(12~18岁) 角色同一性---角色混乱 诚实品质 6.成年早期(18~25岁) 亲密感----孤独感 爱的品质 7.成年中期(25~50岁) 繁衍感----停滞感 关心品质 8.成年后期(50岁以后) 完善感----失望感 智慧\\贤明品质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三元交互决定论 人的内部因素、行为、环境影响 观察学习 替代强化 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人的心理: 低级心理机能 高级心理机能 心理的实质: 社会历史文化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心理发展: 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 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 3、形成新质的心理结构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思想 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3、学习的最佳期限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 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婴儿期的 动作 发展 婴儿期的年龄范围-----0~3岁 1、婴儿动作发展始于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2、动作发展受成熟和环境的影响与制约 3、没有动作,婴儿心理就无从发展 一、婴儿动作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1、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 2、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 3、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 4、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第一单元 婴儿期的动作发展 二、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1)头 尾 原则 (2)近 远 原则 (3)大 小 原则 第一单元 婴儿期的动作发展 三、婴儿主要动作的发展 (一)手的抓握动作 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动作, 通常在5~6个期间出现。
(二)独立行走 1.5岁~2岁简单句 ; 3三、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质特点, 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岁完整句. 积极对待婴儿 一、感知觉发展 第三单元 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四、促进婴儿的认知活动 一、情绪的发展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1.研究方法的突破 (一)笑的发展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习惯化 1.自发性微笑(0~5周) 习惯化范式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3~6岁 去习惯化 个月) 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优先注视范式:以注视时间为指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一、关于游戏的理论 标 以后) 精力过剩论 精神分析论 婴儿期认知的发展 生理反射的哭 练习论 2.视觉的发展 (二)哭的发展 应答性的哭 重演论 出生3周婴 娱乐论 (三)通过游戏实现自我价
值,体现创造性能力
(四)培养健全的人格 (五)增强体质
第二单元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一、言语的发展
言语是儿童发展过程中掌握的最复杂的符号系统。
幼儿期是儿童言语发展的具有关键性时期。
第二单元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一)词汇的发展 词汇量的增加
儿视焦点:26厘米 3.听觉的发展 感受抚慰、警觉、痛苦 4.味觉:是新生儿最发达的感觉 嗅觉:出生就有,一周能辨别不同气味 肤觉:出生就有温觉反应 5.空间知觉的发展(1)形状知觉 (2)深度知觉 (3)方位知觉 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二、记忆的发展 三、思维的发展 特点:1.直观性和行动性 2.间接性和概括性 3.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4.思维的狭隘性 5.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 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四、言语的发展 (一) 言语发展的理论 1.后天学习理论 强化说:操作条件反射,强化, 斯金纳 社会学习说: 选择性模仿 班杜拉 2.先天成熟理论 普遍语法、语言获得装置LAD 乔姆斯基 3.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 皮亚杰 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二)婴儿言语的发展 1.语音的发展 简单发音0~4月;多音节4~9月;学话萌芽9~12月 2.词汇的发展 1~1.5岁 50左右; 3岁 1000左右 3.句法的发展 1~1.5岁不完整句 (单词句、双词句、电报句); 操作性的哭(社会性的) 第三单元 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三)恐惧的发展 1.本能的恐惧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3.怕生 4.预测性恐惧 第三单元 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二、气 质 托马斯 切斯 1. 容易型 40% 2. 困难型 10% 3. 迟缓型 15% 4. 混合型 35% 第三单元 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三、社会性依恋 依恋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一)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鲍尔比 1.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2.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3. 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第三单元 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二)婴儿依恋的类型 艾斯沃斯 1. 安全型 依恋 2. 回避型 依恋 3. 反抗型 依恋 四、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主体我的发展 (5~15月) (二)客体我的发展 (15~24月) 第四单元 婴儿期的心理卫生 一、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和睡眠 二、关注婴儿的情感需要, 建立安全型的母婴依恋 认知论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二、儿童游戏的发展 (一)儿童游戏的特点 1.婴儿的游戏特点 1岁以内的婴儿游戏是成人-婴儿游戏 2岁婴儿的游戏是实物游戏 婴儿末期以模仿性游戏为多。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2. 幼儿游戏的主要特点 幼儿的游戏是象征性游戏。 象征性游戏的特征如下: (1)要有现实的替代物,替代 物与实物形状有某种相似性。 (2)活动和操作与人们的有目 的的行为有类似性。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3)游戏的动机主要在于活动过程,而不重视结果。 (4)具有想象的特点,如骑竹竿。 (5)具有概括性质,在游戏中体现某一类活动的一般行为。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3.童年儿童游戏的主要特点: 童年儿童游戏是规则性游戏,游戏的情境和角色都是内隐的,而游戏的规则是外显的。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二)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1.独自游戏 婴儿期的主要特点。 2.平行游戏 幼儿初期的游戏。 3.联合游戏 一般属幼儿中期和末 期的游戏。 4.合作游戏 始于幼儿中期。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三、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一)游戏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游戏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 词汇内容的丰富和词意的深化
词类的扩展
第二单元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二)语法结构的发展
1 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2 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子;
3 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 4 从词数少的短句发展到词数多的长句。
第二单元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三)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
1.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 2.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
幼儿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独白语与连贯语的发展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二单元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二、记忆的发展
(一)幼儿记忆容量的发展
记忆容量:先快后慢
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二)幼儿记忆特点的发展趋势 1.无意识与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占主导,有意识记较薄弱;
2.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
容易用机械记忆的方法;意义记忆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两种记忆均随年龄而增长;两种记忆互相联系。
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3.形象记忆与词语记忆
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词语记忆薄弱;两种记忆效果都随年龄而增长;词语记忆的发展速度高于形象记忆。
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三)记忆策略形成
(1)记忆策略的发展:
一. 没有策略:5岁以前的儿童;
二. 过渡阶段,一般为5~7岁儿童;
三. 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10岁以后记忆策略稳定发展。 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2)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 视觉复述策略 特征定位策略 复述策略
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三、思维的发展
主要特征: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思维的抽象概括性得到初步发展。
(一)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
1.具体形象性
2.不清晰性和易变性 3.具有符号功能
4.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二)抽象逻辑思维获得初步发展
表现在提问类型的变化和概念形成的特点上。 1.提问类型的变化
2.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
幼儿末期开始按事物的本质特征掌握概念,如动物、水果等。
5岁~6岁儿童开始具有某种推理能力。
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处于萌芽状态
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1. 成人---独立 2. 外部---内在 3. 简单---具体 4. 主观---客观
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二)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儿童自我控制活动区分为4种类型:
运动抑制 情绪抑制
认知活动抑制 延迟满足
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二)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发展包括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绪发展和道德行为发展 。 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
攻击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对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
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工具型攻击:
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 敌意型攻击:
人为指向的,采用嘲笑、骂人等言语职责,其根本目的是打击、伤害他人。
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儿童一出生,父母首先关心的就是孩子的性别。
儿童性别偏爱最早表现在对玩具的选择上。
2岁时,儿童能说出自己的性别。 男孩比女孩面临更大的社会压力。
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形成的理论解释
社会生物学理论:
强调性激素在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精神分析理论:
认为性别角色是儿童对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 社会学习理论:
提出儿童获得性别化的态度和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 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四、同伴关系的发展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
从3岁起,儿童偏爱同性别伙伴。 依恋同伴的强度以及与同伴建立起友谊的数量有显著增长。 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喜爱共同的活动或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
儿童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包括父母和成人在内的成人世界,另一个是同伴世界。
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同伴交往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
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同伴交往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
第四单元幼儿期的心理卫生
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 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培养其独立性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童年期的学习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大约是7~12岁,属小学阶段
一、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
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3、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
二、学习兴趣的发展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成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信息单位。
1、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
有意识记的出现标志着儿童记忆发展上的一个质变
2、意义记忆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
3、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三、童年期记忆策略的发展特点 1、复述 2、组织
(1)归类:把要识记的材料按某种标准或关系进行归并,以帮助记忆。
(2)系列化:是把相互关联的信息按体系关系进行整理并条理化,以帮助记忆的方式。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四、童年期元记忆的特点
元记忆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1、小学生关于记忆的元认知知识
关于记忆的自我的知识是指主体对自我记忆的认识与了解。
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是指个体对记忆材料的难度和不同记忆反应(如再认、回忆)难度差异的认识。
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2.记忆监控
记忆监控是指主体在记忆活动过程中,将自己的记忆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自觉地对其进行积极地监视、控制和调节。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二、思维的发展
童年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一)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
1、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
2、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
3、 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二)思维形式的发展特点 1.概括能力的发展
概括水平是儿童掌握概念的直接前提
2.推理能力的发展
推理是由一个判断或几个判断推出另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3.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 (1)掌握守恒
(2)思维具有可逆性 (3)补偿关系认知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4.逻辑推理规则的掌握: (1)类别体系化 (2)序列化
第三单元 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
是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形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兴趣、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第三单元 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二)自我评价的特点
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 2.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3.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
从身体的自我、活动的自我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发展。 4.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越来越高
小学阶段自我评价: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从对外显行为的评价到内部心理世界评价的发展过程。
第三单元 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二、同伴关系的发展
(一)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1.受欢迎的儿童 2.不受欢迎的儿童 3.受忽视的儿童
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基本的因素是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第三单元 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二)儿童伙伴集团的形成
小学儿童非常重视伙伴和自己在伙伴集团中的地位。 1.依从性集合关系期 2.平行性集合关系期 3.整合性集合关系期
五六年级是伙伴关系依从性的高峰期。
第三单元 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