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安置调研
加强青少年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 安置帮教问题之思路与对策
我县共有12个乡镇、11个街道104个行政村现有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站12个安置帮教小组116 个。多年来县司法局依靠基层安置帮教组织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对释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近五年内共回归刑释解教人员480人其中青少年人数为22人全部得到了妥善安置帮教率都达到100%以上在册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1%以内。
虽然我县帮教工作效果不错重新犯罪率逐年降低但通过对五年来青少年罪犯情况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青少年犯罪正在逐年递增!这只是我县的一个现象可能不足为虑但纵观全国我们不得不惊呼:“救救青少年吧!”。
“20____年全国法院审理青少年犯罪情况统计:不满18岁77604人、18岁至25岁224419人合计302023人。”比20__年青少年犯罪人数285970人增加了16053人增长了9.5%。20__年情况略有好转全国法院审理青少年犯罪情况统计:不满18岁68193人18岁至25岁219785人合计287978人问题在于青少年犯罪中刑事犯罪案件的总数也在快速上长。
第 1 页 共 10 页
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青少年犯罪案件更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可怕和惋惜:抢劫出租车并杀人、抢劫首饰并杀人、打群架致人跳楼死亡…… 以上数据触目惊心! 一、青少年犯罪的新动向与主要特点 (一)犯罪的低龄化趋势明显。
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数逐渐增多而因不满16岁不予刑事处罚和不满14岁不负刑事责任的人数也占相当大的比例有些少年从10 —13岁就开始走上犯罪道路。
(二)团伙犯罪现象严重。
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有什么事情不愿意和家长沟通而更愿意和同年龄段的孩子相处他们遇到了事情也是和自己的朋友们说。这个阶段的孩子争强好胜血气方刚遇到一点委屈就难以容忍想打击报复;再加上心智上不够成熟意志力不坚定讲究“哥们儿义气”所谓“为朋友出头”就容易纠集同伙共同作案甚至有的带有“黑社会”性质。
(三)有很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调查发现很少有青少年在作案前是有明确目的的大多都是在喝酒后或者是在闲逛上网之后遇到一些突发性的偶然因素才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的。因为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发育阶段心理上尚未完全成熟情绪上也极不稳定而且精力旺盛外界的稍微一点刺激就容易冲动而且不计后果所以容易引发突发性犯罪。
第 2 页 共 10 页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一)青少年犯罪的个人因素。两强:一是盲目模仿强;二是好奇心强。两弱:一是辨别是非能力薄弱;二是自我控制能力薄弱. (二)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最为主要的是父母离婚,死亡,服刑或者其他原因丧失了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 家庭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极易导致未成年人犯罪。而家庭因素中最主要因素为离婚查一查近三十年来全国离婚情况只能感叹:效率真高!其二是家庭教育和父母自身形象影响。每个父母都是有头有脑的成年人不谈也罢。其三是过分溺爱子女。现在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对孩子过分溺爱有求必应百依百顺使孩子从小养成了贪图享受、懒惰成性、自私自利、任性、霸道的性格和不良品质对自己妄自尊大说一不二形成为所欲为的个性对他人冷漠无情漠不关心缺乏道德责任感养成心胸狭窄、斤斤计较的品格。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一旦步入社会生活很容易不顾社会道德法律约束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而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三)学校影响。素质教育也提了好多年了这个问题还是交给学校去讨论吧。(四)不良文化影响。在文化市场上一些不健康的图书、报纸、音像出版物、不良网站和网络信息宣传着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的内容这些低级、暴力、庸俗的文化侵蚀了青少年的思想。当今社会中不良风气给青少年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对青少年在生长过程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很大的
第 3 页 共 10 页
青少年安置调研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