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招人难,留人难?两个案例告诉你问题出在哪!
导读:
企业新病态?你真的有意识到了吗?
招不到工人,不是没有工人可招,而是工人的需求变了,现在的工人对生活的品质和要求却越来越高,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工人都希望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更高收入的工作,能找到值得追随的企业。
企业招不到工人、留不住工作的最大原因,就是没有能力给员工更高的工资(至少高于同行20%以上),因为老板都觉得工人的工资已经承担不起了,如果再加,企业就根本没有利润了。
小故事
黄总是一家制造业的老板,一次和他交谈时,黄总无奈的说有个问题已经困扰他好久了,员工工作越来越不走心,完全没有了当初刚进公司时的对工作充满热情和激情的状态,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变得消极和怠工。也曾试过一些方法来激励他们,但是效果都不理想,也想过要不要开除这些员工,但是又感觉不妥,而且招来新人又要从新培养不说,现在从新招人意味着企业还要支付更多的人力成本。这可怎么办好呢?
员工的动力是怎样衰退的:
1、觉得对公司了解了,公司就这样,没什么能改变的; 2、受周围同事影响,大家都不努力,我为什么要努力; 3、缺乏目标感、危机感、归属感、成就感;
4、公司的政策调整了,不如以前好,觉得工作没有意思; 5、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多了犯错误几率会高很多; 6、对公司从失望到绝望,老板总是在画饼。
一位老板对员工说:“我如道你的工资低,公司现在需要更多资金来发展,给你加工资还不限实,我们一起命斗,未来我们什么都会有的。“员工回答说:“如果现在不来点儿现实的,那你要实现公司未来发展也是不现实的。“
启示:有时问题不全在员工,老板的思维、格局,企业的机制也是一大因素。 不要抱怨员工不行动,要检讨何如给员工加动力! 员工行动力=利益驱动力 :
1、如果薪酬不变动,员工怎么会行动;
2、员工的行动力、创造力与薪酬波动幅度成正比; 3、利益在哪里、员工的焦点就在哪里;
4、员工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常常是因为看不到价值与利益。 员工的动力来自哪里: 1、来自员工自身的需求; 2、来自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3、来自良好的晋升发展的空间; 4、来自企业的薪酬机制、激励机制。
小结:员工缺失目标、没有职业规划,就会失去工作动力。但是,企业的机制为懒人提供了助养机会,如实行包薪制、计时制、定薪制等模式,员工薪酬缺乏弹性,浮动小激励少,做多做少、做好做坏都一样,员工不懒才怪。
所以,想要员工“白+黑”的主动找活干,企业需要在薪酬激励机制上找到相应的方法和策略。
激励性薪酬模式
虽然高额工资和多种福利项目能够吸引员工,但这些常常被员工视为应得的待遇,难以起到激励作用。真正能调动员工工作热情的,是激励性因素。一个组织中员工的工作热情不高、员工比较懒散,想加大激励力度,可以采用高弹性的薪酬模式,即加大浮动工资/奖金/佣金的构成比例,缩小刚性成分。
KSF——薪酬全绩效模式:将薪酬和绩效全面融合在一起
将员工要的薪酬和老板要的绩效融合成一个系统,找到一个平衡点作为共同利益的支点。如果将薪酬系统、绩效体系分开设置,必然造成两者之间的对立和矛盾。
重点推荐中小微企业学习这个KSF薪酬全绩效模型:
对于目前很多企业成本高、利润低的现状,KSF薪酬全绩效模式能高度关注到老板与员工的利益平衡,打破传统薪酬的刚性痼疾,构建激励性、增长性、全融合的薪酬绩效模式。
KSF设计方向: 1、大弹性、宽幅 2、高绩效高薪酬 3、利益趋同 4、激励短期化 5、管理者转向为经营者
所以,KSF模式的追求结果是:员工收入越高,企业赚的就应该越多。只有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实现趋同,思维才能统一,目标才能真正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