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河南省郑州市2018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理科综合试题卷(word-含答案)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河南省郑州市2018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

理科综合试题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1-35.5 Br-80 Na-23

Al-27 K-39 Fe-56 Cu-64 Ag-108 Ce-140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B.转录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的RNA分子中则无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C.同一种tRNA分子在不同细胞中转运的氨基酸不同 D.相同的DNA分子转录产物可能不同

2.下列关于人体内成熟红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B.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形成是细胞核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在蒸馏水中,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以致于发生破裂

3.红细胞膜中的Na+/K+- APTase(ATP水解酶)的功能是水解ATP吸收K+。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红细胞细胞质置换成高浓度的K+溶液,并将其置于极高浓度Na+的环境中,就发生了如下图所示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过程Na+、K+离子跨膜运输应该属于主动运输 B.上述生理过程还需要ADP和Pi

C.该实验过程中离子浓度梯度驱动了ATP的形成

D.该实验证明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同一种酶既可以催化ATP的水解,也可以催化ATP的合成

4.下图为神经骨骼肌接头亚显微结构图(相当于突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1 / 25

A.兴奋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单向传递 B.神经递质的释放属于胞吐

C.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D.突触小体是由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形成的结构 5.下列有关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其合成的前体物质为色氨酸

B.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这是其生理作用两重性的表现

C.光照能影响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分布,但不能影响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分布 D.其含量增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二者通过协同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

6.玉米的某一性状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一对基因B、b控制,杂合子中有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某一个玉米群体自交,F1中出现两种表现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F1的基因频率与亲本相比不会发生改变 B.亲本可均为突变型

C.F1中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突变型︰野生型=11︰5

D.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不会发生改变 7.《本草纲目》中“黄连”条目下记载:“吐血不止,用黄连一两,捣碎,加鼓二十粒,水煎去渣,温服。”该过程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

A.分液 B.加热 C.称量 D.过滤

8.某同学设计用下图的装置制备少量的AlCl3(易水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 / 25

A.B装置中所装试剂为饱和的NaCl溶液,其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 B.装置C和F中的试剂均为浓硫酸,其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E中

C.用50mL12mol·L-1的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所得氯气可以制取26.7g AlCl3 D.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待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氮元素组成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

B.可以用溴水鉴别

C.用甲苯分别制取TNT、邻溴甲苯和苯甲酸所涉及的反应均为取代反应 D.

的一氯代物共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A B C D 实验操作 将过氧化钠投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 向Ba(NO3)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 实验现象 溶液最终为红色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SO2具有还原性 Cu与FeCl3发生了置换反应 酸性:HA>HB 向FeCl3溶液中加入Cu,振荡 溶液颜色由棕黄色→蓝绿色→蓝色 室温时用酸度计分别测量等浓度的NaA、NaB溶液 pH(NaB)

3 / 25

A.若a、b、c均为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则构成c中的阳离子半径小于其阴离子半径 B.若a为一种气态氢化物,X为O2,则a分子中可能含有10个或者18个电子 C.若b为一种两性氢氧化物,则X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强碱

D.若a为固态非金属单质,X为O2,则O元素与a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8 12.利用光伏电池与膜电解法制备Ce(SO4)2溶液的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SO42-由右池向左池迁移 B.电解池中发生的总反应为Cu2++2Ce2+=Cu+2Ce4+ C.该装置工作时的能量转化形式只有两种

D.由P电极向N电极转移0.1mol电子时,阳极室生成33.2gCe(SO4)2

13.常温下,用AgNO3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01mol·L-1的KCl、K2C2O4溶液,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如下图所示(不考虑C2O42-的水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sp(Ag2C2O4)的数量级等于10-7 B.n点表示AgCl的不饱和溶液

4 / 25

C.向c(Clˉ)=c(C2O42-)的混合液中滴入AgNO3溶液时,先生成Ag2C2O4沉淀 D. Ag2C2O4+ 2Clˉ2AgCl+C2O42-的平衡常数为109.04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近代物理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具有波动性

B.一群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跃迁时,最多能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氧原子核,经过7.6天后一定剩下1个氡原子核 15.如图所示,斜面体B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块A放在粗糙的斜面体B上,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物块A及固定在斜面体底端的挡板拴接,初始时A、B静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拉A,但A、B均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对挡板的弹力减小 B.A、B之间的摩擦力减小 C.水平面对B的摩擦力不变 D.斜面体B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16.如图所示,A为置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绕地球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C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B、C运行轨道与赤道在同一平面内,P为B、C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A、B、C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B在近地点的速度大于卫星C的速度 B.卫星B在P点的加速度大于卫星C的加速度 C.卫星C的运行速度小于物体A的速度 D.卫星C和物体A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

5 / 25

河南省郑州市2018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理科综合试题卷(word-含答案) - 图文

河南省郑州市2018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理科综合试题卷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C1-35.5Br-80Na-23Al-27K-39Fe-56Cu-64Ag-108Ce-140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lmzc1stz91qw0b8cvba7dd7d92wae01aq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