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课上积极发言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听说读写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基本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的交流中,口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口语都是用来表达自己心中所想表达的意思。不但要让学生说话,还要让学生说清楚,让听的人听明白。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的熏陶和锻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口语表达训练的起步阶段,80%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都有这样的感觉:学生上课发言的热情并不高,说话内容单一、苍白,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课堂上,少数学生积极发言,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其他学生则沉默寡言,甘当配角,教师提问时低着头不回答,有些学生发言则词不达意,声音极小。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人们对小学生的口语表达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就显的非常重要了。
每次上语文课时,我预设的内容都完不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于自己的提问,没有人回应,给他们拖延时间用来思考,或者让学生带着问题多读几遍内容,来加深理解,仅此而已,时间就已悄然溜走,下课了。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发言不积极这一现象,很困惑,同时也是大多数班级,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的现象,为了使自己的课堂进展顺利,课后进行了自我反思,以及和学生谈话。通过一周的努力,把自己的收获总结如下: 1、教师提问语言单一,缺少思考价值。
在课堂上,我们几乎篇篇课文都是雷同的提问,每篇课文都是套用一个模式:全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全文可分几段?每段各讲了什么?导入课题,检查生字词,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第二课时的学习……试想,长此以往学生怎能不厌烦呢?此外老师提问语言单调,问题缺少层次感。每个问题较独立单一,无问题转换,也是学生不愿发言的原因之一。 我在一次课后问我们班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老师课堂上的问题你能回答出来吗”“能”那为什么不举手呢?”“问题太简单了,我不想举手”。看来老师课堂上提的问题不在于数量 关键在于是否问到点子上。 2、提问对象过于集中,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赶教学进度,为了避免学生的“节外生枝”,总是找相应的学生来回答相应的问题,想得到学生最正确的答案,(特别是公开课)为了保证在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有些老师往往叫一些回答问题“准确率”较高的学生发言,认为这样可以避免走弯路,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对象只限于个别学生,而大多数学生成了“陪衬”而且一些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就有了一种心理:即使我举手老师也不会叫我。因此课堂上多了一些习惯静听的学生。这也是使班内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这种现象日趋严重。
3、问题空泛,且难度大对学生启而不发。
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愿意回答,而且思维得不到训练,但问题过难,会让学生“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无从思考,所以举手的人依然少。加之现在的课本中部分课文离学生的生活较远,特别是我们城市里的学生,如果老师课堂上不做铺垫性的介绍而让学生凭空想象回答,这对学生来说只能是望洋兴叹。 4、部分学生有惰性心理,习惯静态参与。
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喜欢接受结果性的知识,喜欢直接把别人或者老师总结好的东西记在书上,如文章的中心、词语解释等。他们只是将别人摘下的果实放进篮子,而不愿亲手去摘,这样永远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在他们的心里有这种错误的理解:认为只要把老师讲的重点记下来背会,照样能考出好成绩。语文学习并不是光记忆这些静态的知识,而在于学生归纳中心、概括段意、分析思路、推敲词语、揣摩语言的过程。 5、部分学生有羞涩心理,回答问题有所顾虑。
小学生升到中高年级,生理、心理各方面和低年级比有很大的变化。他们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当然也希望课堂上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有的老师在教学语言上很随意,学生答错时缺乏耐心,往往简单的一句话:“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回答,你上课有没有注意听?坐下吧,谁会回答?”殊不知这样的语言大大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得他们再也不敢举手。同样有些学生因为害怕答错闹出笑话被别的学生取笑有失面子而不敢举手。
以上有关学生发言不积极的原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以后的课堂中,注意这几点,让我们的语言丰富点;提问的对象广泛点;问题要有一定的度;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成果,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