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标准文案
2011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
语文试卷(3月份)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亦余心之所善, 。(屈原《离骚》) (2)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4)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5)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管仲论 苏 洵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管仲相威公①,霸诸侯,攘戎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则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乎耳,色不绝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邪?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邪?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五霸莫盛于桓、文。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得为诸侯之盟主者百有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臣而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蝤,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威公:即齐桓公。
2、对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霸诸侯,攘戎狄 攘:排斥、打击 .B.讫简公,齐无宁岁。 讫:终了,完成 .
C.一乱涂地,无惑也! 惑:疑惑,疑问 .D.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 固:本来 .
3、以下句子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说“管仲死而齐国乱”的原因是与管仲临死前没有“荐贤以代”有关的一组是( )
①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②仲之疾也,公问之相。
③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④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相庆矣。
⑤桓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⑥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批评管仲临死之前未能向齐桓公荐举贤能之士以自代,以致死后桓公被竖刁、易牙、开方等小人包围,使齐国陷入混乱,无法再称霸诸侯。
B.作者还以晋国在文公死后有“老成人”执政为例来对照论述,以史蝤荐蘧伯玉、萧何荐曹参作对比证明。
C.历史上的管仲一向被当做贤臣的典范,本文却大做“翻案文章”,但言之有理,道前人所未道,以敏锐的眼光,委婉的语言,揭示了治理国家中重要一环--推荐贤人的问题。
D.全文逻辑严密,有论有据,析理精细,见识独特,很有说服力。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3分)
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2)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贫交行① 杜甫
翻手作云覆手雨, 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②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注】①行:是古代诗歌的一体。②管鲍:指管仲和鲍叔牙。管仲早年与鲍叔牙相处很好,管仲贫困,也欺负过鲍叔牙,但鲍叔牙始终善待管仲。现在人们常用“管鲍”来比喻情谊深厚的朋友。
(1)这首诗歌以“贫交”为题,首句“翻手作云覆手雨”,指出的却是一种 之交,常见四字成语“ ”就出自这里。(2分)
(2)这首诗歌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精彩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