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学期:2024年秋季 课程名称【编号】:学前教育史【0452】 A卷 考试类别:大作业 满分:100分 一、判断正误(2分×15) 1、原始社会时期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生产劳动技术的教育。 ( √ ) 2、我国古代胎教在奴隶社会便已经存在。( × ) 3、“六大解放”的思想体现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 √ ) 4、将教育阶段划分为大学、小学两个阶段的是宋代教育家朱熹。( √ ) 5、《颜氏家训》集中反映了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 √) 6、“活教育”理论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 √ ) 7、近代以后,幼儿园开始逐步取代家庭成为幼儿教育的主阵地。( √ ) 8、蒙台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 √ ) 9、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思想的共同特点是尊重人性、尊重儿童。( √ ) - 1 -
10、《大教学论》是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作品。( × ) 1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可概括为生活教育理论。( √ ) 12、《民主主义与教育》是康德的教育著作。( × ) 13、康有为不重视胎教。( × ) 14、我国古代的儿童教育思想不重视儿童的性情。( √ ) 15、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教育家是洛克。( × ) 二、简答题(10分×3) 1、简述颜之推的幼儿教育观。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其著作《颜氏家训》中,这部书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颜之推十分重视学前家庭教育,是要保持士族家庭的地位和传统,使儿孙能“绍家世之业”,以“立身扬名”,维系特权地位。颜之推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是根据他的培养治国的实用人才的教育目标为依据的。他主张大至国家,小至一个家庭都应该培养对国家治道有用的人才,他们既不是难于应世经务的清谈家,也不是迂腐空疏的章句博士,而是对国家有实际效用的统治人才,具体包括:(l)朝廷大臣;(2)文史之臣;(3)军旅之臣;(4)蕃屏之臣;(5)使命之臣;(6)兴造之臣。这六种人才,都要“务实节用”,能“报效国家”。对于这六种人才的培养,要依靠各种专才的教育,使各人具有专精一才的能力。这种主张在儒学包揽一切的时代,具有突破性的意义。为了培养这些“务实”的人才,颜之推提出对子弟的家庭教育要“德艺同厚”,既要封建德行的教育,又要进行“修以学艺”的教育。 颜之推关于学前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可以概括为(1)及早施教(2)严慈结合(3)均爱勿偏(4)熏渍陶染。 2、简述王守仁的儿童教育观。 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的特点是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是“鞭挞绳缚,若待拘囚”,提倡教育儿童要顺其自然,用对待成人的办法,甚至用对付囚犯一样的办法对待儿童,其结果只能与施教者的愿望相反。他说:“近世之训蒙稚者,曰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他批评当时从事幼童教育的老师,每天只是督促儿童读书写字,指责他们要约束自己有好的道德,但却不知道要用礼义来引导;想让他们聪慧,而不知要以善德去培养。对待儿童只知用鞭打、绳缚,就像对待囚犯一样。他指出,这种儿童教育只能引起儿童厌学、厌师,并且带来十分恶劣的教育效果。造成儿童“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孩子为了满足嬉游的目的,会说谎、逃学,久而久之“偷薄庸劣,日趋下流”。他感叹地说:“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指出,用错误的态度和方法去教育儿童,还要他学好,怎么 可能呢?深刻形象地揭露了封建传统教育,不顾儿童身心特点,束缚、压制儿童个性的弊端。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王守仁关于学前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可以概括为(1)顺应性情,激发兴起(2)量力施教,“随人分限所及”。 3、简述朱熹的儿童教育观。 朱熹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并且对人的心理特点有初步的认识,又吸取了前人的经验,他把人的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即“小学”和“大学”。在两个教育阶段中,朱熹特别重视小学阶段的教育,他主张儿童应该早施教,即从孩子幼小时起,就要抓紧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训练,孩子知识、性情未定,及早对他们进行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灌输,使儿童知其然并养成习惯,容易收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的效果,令其接受正面的培养。在《小学书题》中他说:“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修身、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欲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无杆格不胜之患也。” 朱熹强调儿童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将之比喻为打“坯模”。他说:“古者小学自养得小儿子,这里定已自是圣贤坯璞了”,“古者小学已自暗成了,到长来已自在圣贤坯模,只就上面加光饰”。说明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就似打好了圣贤之才的坯模,长大在此基础上加工,就可以成为圣贤。他还进一步指出,若儿童时期打好了基础,大学就不费力,若少时这个基础没打好,再补救,就十分困难了,正如他所言:“古人便都从小学中学了,所以大学,都不费力,如礼乐射御书数大纲都学了,及至长大,便只理会穷理致知工夫,而今自小失了,要补填实是难。”他再三强调15岁以前儿童教育的意义。 在教育内容上,朱熹提出,15岁以前的儿童,主要是就儿童日常生活接触到的“眼前事”去教他们,就教者而言,是“教事”,就孩子而言是“学其事”。他认为学必自近者易者始,并认为学问之道只就眼前日用的开始,初学应给以简单容易的内容。儿童主要是学习眼前日用之事,是“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他说:“教小儿只说个义理大概,只眼前事或洒扫、应对之类作段子亦可。”所教之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等,只教他依此规矩去做”。除进行道德规范训练以外,还要给以读书写字的基本训练,“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也应在所教内容之中。朱熹还认为,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注意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力求形象生动以便于接受。他提倡学校教育应以正面教育为主,不讲明道理,只用惩治的方法是不能取得效果的。在《同安县谕诸职事》一文中,他说:“尝谓学校之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理义之不足以悦其心。夫理义之不足以悦其心,而区区于法制之末以防之,……必不胜也。”尤其对儿童教育,他说要多说那恭敬处,少说那防禁处。 三、论述分析题(20分×2) 1、试析老解放区学前教育的基本经验。 (1)坚持为革命战争和生产建设服务的方向 老区学前教育始终是有坚定正确的服务方向,即为革命战争和生产建设服务。这是对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的最充分体现。这一服务方向主要是通过解放妇女,解除父母的后顾之忧来实现的。老区学前教育机构的最初建立是与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妇女翻身作了自己的主人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2)贯彻依靠群众和勤俭办国的原则 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机构诞生在条件艰苦、物质匾乏、战争频繁的年代。它所取得的所有成绩是与群众热情支持密不可分的。 (3)实施“保教结合”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 老解放区学前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了托儿所、保育院是对儿童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儿童实施全面的教育。[相关资源] (4) 建立一支“一切为了孩子”的保教队伍 - 2 -
老解放区学前教育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最重要的经验,她有一支“一切为了孩子”的高素质的保教队伍。 2、试析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及其自然分期思想。 卢梭自然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守自然的要求,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即顺应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特点进行教育。他反对成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强迫儿童接受教育,干涉、限制儿童的自由发展。他要求把儿童在教育中的被动地位变为主动地位,教师要多给儿童以自由,尊重儿童的天性,使儿童真正成为教育上的主人。 卢梭按照儿童年龄发展的自然进程,把儿童受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并提出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实施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这四个阶段分别是0-2岁婴儿期的教育,以身体的养护为主;2-12岁儿童期教育,以体育锻炼和感官训练为主;12-15岁青年期的教育,以知识教育为主。15-20岁青春期的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主。 - 3 -
西南大学2024年秋季学前教育史【0452】机考大作业参考答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