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年份 卷别 全国卷Ⅰ 2024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Ⅲ 全国卷Ⅰ 全国卷2024 Ⅱ 全国卷Ⅲ 全国卷Ⅰ 选篇 《理水(节选)》 《小步舞》 《到梨花屯去》 《赵一曼女士》 《有声电影》 《微纪元(节选)》 作者 鲁迅 考点 ①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②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 ①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②分析环境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①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②分析情节的作用 ①鉴赏作品的形象; ②分析小说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①鉴赏作品的形象; ②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①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内容; 刘慈欣 ②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赵长天 ①分析作品结构; ②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①赏析文章标题的内涵; 全国卷Ⅰ 《锄》 李锐 ②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③赏析作品的内涵,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①鉴赏作品的形象; 2016 全国卷Ⅱ 《战争》 [美]迈尔尼 ②分析作品结构; ③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全国卷Ⅲ 最新①鉴赏作品的形象; 《玻璃》 贾平凹 ②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分析鉴赏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近四年同考点 [法]莫泊桑 何士光 阿成 老舍 2017 《天嚣》 2024年全国卷对小说的考查形式是3道题(一道选择题,两道简答题),赋分15分。选考向 择题,近两年为四选一的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人物性格和心理分析、故事情节作用分析、细节描写作用分析、表现手法作用分析、小说主题概括和审美取向分析、语言风格赏析等;简答题,人物形象分析是历年必考题,其次是情节、结构和表达技巧分析,其他还有细节作用、线索作用的分析等;探究题,主要是探究结构技巧、某个情节的作用,还有探究人物形象。 阅读素养
小说三要素
1.情节。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01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02尾声)。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03自然环2.环境。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件发生的背景作描写。环境分为□04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境和□05渲染故事气氛、□06烘托人物形象、□07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写,作用是□
主题;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作用08环境、交代人物的社会□09关系、交代作品的□10时代背景,也可从侧面刻是交代人物的生活□画人物,显示作品主题。
3.人物。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型,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11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起来的角色。”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12侧面描写通常以他人或事物来反映该人物,又叫□13侧面烘托。 神态、心理等,□
1.先看题——初步感知,了解考查知识点
选择题的选项次序往往与文本的行文顺序大致吻合。先看选择题有助于理清文章层次和内容。有时,题目还会涉及人物形象、环境特点、文本意图和写作特点,先看题还有助于考生做到重点语段重点读,快速锁定答案区域。
2.再读文——精读文章、理清小说情节
情节是构成小说的基本要素,人物、环境、主旨都以情节为依托,靠情节来串联。又因情节关联的内容较多,牵涉的范围较广,往往成为命题者关注的重点。同时,明确小说各内容之间的关系,能帮助考生找准,找全各选项的答题区间。考生对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小说会有“序幕”“尾声”)梳理小说情节脉络。
3.明主旨
在对文章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即文章的写作意图,确保答题基调不跑偏。
整体阅读Ⅰ
(2024·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到梨花屯去 何士光
①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
②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车夫是个老人家。在一座石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
③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不时有布谷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
④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 ⑤“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 ⑥“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 ⑦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
⑧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 ⑨老赵谨慎地回答:“是。” ⑩“去包队吗?” ?“是。胜利大队。”
?“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 ?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
?“老赵,”谢主任开诚布公地谈起来,“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谈呢!为七六年秋天在梨花挖那条沟,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呐!”
?“谢主任,你说到哪里去了!”
?“实事求是嘛!当时我是工作队的负责人,瞎指挥是我搞的,该由我负责!有人把责任归到你头上,当然不应当!”
?“我……”
?“我也明知那条沟不该挖,一气就占了四十亩良田。但当时压力大啊;上边决定要挖,社员不同意挖,是我硬表了态:我叫挖的,我负责!”
?“这种表态,”老赵想了一想,“我也表过……”
?“那是因为我先表嘛!”谢主任接过话头,“老赵,去年报上有篇报道,你读过没有?” 21“哪一篇?” ○
22“谈得真好!○”谢主任不胜感慨地说,“是基层干部座谈。总结说:上面是‘嘴巴硬’,基层干部是‘肩膀硬’!基层干部负责任。像是报道的安徽……”
23路转了一个大弯——在一座杉树土岗前好像到了尽头,接着又一下子在马车前重新展○
现出来,一直延伸到老远的山垭口……
24“正是这样嘛!”谢主任点头,“那条沟,责任由我负!” ○
25“我也有责任!那是分派给我的任务。如果不是我催得紧,态度那样硬,说不定就挖○
不成!责任归我负!”
26双方都有诚恳的态度,气氛十分亲切了,甚至到了甜蜜的地步。 ○
27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 ○
28他们无拘无束地谈下去了。谈形势,谈这次去梨花屯纠正“定产到组”中出现的种种○
偏差,等等。后来,拉起家常来了……
29越近梨花屯,地势就越平坦,心里也越舒畅。突然,谢主任拍了拍赶车老汉的肩膀:○“停一停!”
30老人家把缰收住了。 ○
31“两年多没到梨花,看看那条沟怎样了!” ○
32坝子上水田一块接着一块,已经犁过了。带着铧印的泥土静静地横陈着,吸收着阳光,○
像刚切开的梨子一样新鲜,透着沁人心脾的气息……
33看不见那条沟。 ○
34谢主任问车夫:“老同志,那条沟是不是在这一带?” ○
35“咹?”老人家听不清。 ○
36老赵大声说:“沟——挖过一条沟啊!” ○
37“嗯,”老人家听懂了,点点头,“是挖过一条沟。唔,大前年的事喽,立冬后开挖○
的。分给我们六个生产队,每个劳力摊一截。我都有一截呢!顶上头一段,是红星队……”
38看来老人家说起话来是絮絮不休的。老赵终于打断了他:“现在沟在哪里?” ○
39“哪里?”老人家摇着头,“后来填了嘛,去年,开春过后……” ○
40谢主任问:“哪个喊填的?” ○
41“哪个?”老人家认真地想了一回,“没有哪个。是我们六个队的人商量的。总不成○
就让它摆在那里,沟不沟坎不坎的!唔,先是抬那些石头。论挑抬活路,这一带的人都是好手,肩膀最硬……”
42像我们在乡下会碰到的许多老人家一样,这位老人也有着对往事的惊人记忆。也许平○
时不大有机会说话,一旦有人听,他们就会把点点滴滴说得详详细细,有几分像自言自语,牵连不断地说下去。说下去,平平静静的,像是在叙述别人的而不是自身的事情,多少波澜都化为了涓涓细流,想当初虽未必如此简单,而今却尽掩在老人家略带沙哑的嗓音里了。
43后来,老赵提醒他:“老人家,我们走吧!” ○
44老赵的声音,柔和得有些异样。而且不知为什么,这以后不论是老赵还是谢主任,都○
没再说一句话。
45啊,前面,杂树的碧绿和砖瓦的青灰看得见了。是的,梨花屯就要到了! ○
1979年5月 (有删改)
一、先看题——初步感知,了解考查知识点
从第1题选项中得知,故事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两个下乡干部逐步消除因挖沟产生的隔阂,后半部分描写赶车老人讲述填沟等往事,且“拐弯”“爬坡”“重01路很可能是文章的线索。第2题考查的是□02环境描写的作用。新展现”“越来越平坦”猜测□03情节的作用。 第3题考查的是□
二、再读文——精读文章,理清小说情节
小说主要写了两位干部乘坐老人的马车在去梨花屯的路上谈论有关挖沟的事情。 开端——一位干部准备出发下乡梨花沟 ↓
04挖沟产生的隔阂 发展——两位干部消除因□↓
高潮——进入梨花沟,得知沟被填,沉默 三、明主旨
小说围绕“挖沟”这一中心事件展开,通过两位干部争论“挖沟”的责任该由谁来负可知,“挖沟”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它不但没有发挥作用,反倒让农民耗时耗力去填沟。这反05为人民服务,对群众负责,这是永远的时代主题。 映了改革应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中的“包队”“定产到组”等词语,以及关于“安徽”的报道,都指向改革初期的现实,在今天又使小说具有记录历史的意味。
B.谢主任感慨报道中基层干部的“肩膀硬”,而赶车老人随后提及这一带做挑抬活路的农民们“肩膀最硬”,对谢主任予以嘲讽与回击。
C.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两个下乡干部逐步消除因挖沟曾产生的隔阂,后半部分转而描写赶车老人讲述填沟等往事,进一步深化了时代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