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版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图表示米饭的主要营养成分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字母表示物质(其中a表示淀粉),①②是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b是麦芽糖 B.物质c是葡萄糖
C.最早进行①的场所是胃,参与的消化液是胃液 D.完成②的消化液主要有肠液和胰液
2 . 下列做法中,与有效防止食品腐败无关的是 ( ) A.奶粉密封包装
C.制作火腿肠时添加防腐剂
B.蔬菜低温冷藏 D.制作馒头时添加酵母粉
3 . 如图所示,甲物质表示某种细胞外的物质,丙物质表示乙细胞接受甲物质影响后大量分泌、释放或产生的某种物质.下列依次对甲物质、乙细胞和丙物质的例举,合理的是( ) A.抗原、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 B.氨基酸、胰岛内的细胞、生长激素 C.葡萄糖、肌肉细胞、尿素 D.脂肪、唾液腺内的细胞、脂肪酶
4 . 下列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 A.超级鼠一一转基因技术 B.高产水稻——杂交育种
C.快速繁殖无病毒植株一一嫁接技术
第 1 页 共 12 页
D.“多莉”羊的诞生一一克隆技术
5 . 小贤同学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A.物像不清晰——调节粗准焦螺旋 B.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C.视野较喑——用平面镜反光 D.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6 . 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递途径是( )
①神经中枢 ②效应器 ③感受器 ④传入神经 ⑤传出神经 A.③→④→①→⑤→② C.④→③→②→⑤→①
B.①→②→③→④→⑤ D.②→④→①→⑤→③
7 . 已知马蛔虫体细胞内有2对染色体,结合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
A.④是体细胞,含有两对染色体,其中每条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①是生殖细胞,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C.②③是亲子代之间基因传递的“桥梁”
D.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基因
8 . 玲玲带医院进行了血常规的化验,医生看了化验单后,说她身体的某个部位可能有炎症,医生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 ) A.白细胞减少 C.红细胞增多
B.白细胞增多 D.血小板减少
9 . 如图所示,人与现代类人猿﹣黑猩猩的骨骼,在形态结构上有许多相同,相似之处.此外人与黑猩猩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可以说明( )
第 2 页 共 12 页
A.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现代类人猿也能进化成人类 C.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 D.人类是由现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10 . 保护好眼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和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过度变凸造成眼球的前后径过短,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B.晶状体、脉络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光圈 C.晕车、晕船的人主要与耳中的半规管和前庭过于敏感有关
D.听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保持鼓室两侧大气压平衡
1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潍县萝卜的种子裸露,不像西瓜种子被果皮包被着,属于裸子植物 B.山旺化石由一种蕨类植物遗体和黏土组成,黑白相间,层叠若纸 C.古代的苔藓植物被埋在地下可形成煤炭
D.山旺化石中发现的有花、有果实的植物一定是被子植物
12 . 人体胚胎发育的正常部位是( ) A.腹腔内
B.输卵管内
C.子宫内
D.盆腔内
13 . 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 ) A.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共生关系
D.竞争关系
14 . 下面关于玉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剖开,在剖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部分是胚 B.玉米种子萌发时,胚芽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芽,芽再发育成茎和叶
第 3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