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桦褐孔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桦褐孔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

孙 勇,曹小迎,陈永强,缪 倩,蒋继宏*

【摘 要】研究桦褐孔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复合酶比例,用单因素试验测定不同等渗液、酶解时间、桦褐孔菌菌龄、酶解温度、再生培养基对桦褐孔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酶(纤维素酶5mg/mL、蜗牛酶15mg/mL、溶壁酶15mg/mL、崩溃酶15mg/mL)、菌龄为7d的菌丝,采用0.6mol/L MgSO4为渗透压稳定液,酶解温度35℃,酶解时间5.5h,有利于原生质体的制备。就原生质体再生而言,酶解时间为3.5h制得的原生质体,以MgSO4作为渗透压稳定液,以完全再生培养基(CYM)和麦芽酵母葡萄糖再生培养基(GYM)有利于原生质体再生,再生率最高为0.13%。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 【年(卷),期】2011(032)013 【总页数】4

【关键词】桦褐孔菌;原生质体;正交试验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Fr.)Pilat)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纤孔菌属((Inonotus))的药用真菌[1],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北部、北欧、中国黑龙江、吉林长白山、日本北海道等北纬40~50度地区,菌核是桦褐孔菌的主要药用对象,在俄罗斯,民间广泛用于防治消化道疾病、肿瘤(胃癌、肠癌及肝癌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艾滋病和O-157大肠杆菌中毒等,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药用真菌[2-3],因而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包括该菌的药用成分、药理、生理生化、栽培利用等)。关于桦褐孔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研究,目前国内外

鲜见报道,原生质体因去掉了细胞壁的障碍而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显著提高,所以是诱变的良好材料,还可用于细胞融合、基因转移等方面的研究[4-11]。本实验通过对桦褐孔菌原生质体分离和再生条件的研究,使桦褐孔菌原生质体的产量和再生率均达到较高水平,为以后进行该菌菌种选育和遗传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与酶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Fr.)Pilat)菌株分离自东北野生桦褐孔菌菌核,由徐州师范大学江苏省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保存。

纤维素酶(酶活力>15U/mg)、蜗牛酶(酶活力379U/g)上海源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溶壁酶(酶活力>22500U/mg)上海如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崩溃酶(酶活力>260U/mg)美国Sigma公司。 1.2 培养基

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用于菌株的活化培养。PDB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水1000mL。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采用0.8mol/L氯化钠、0.6mol/L氯化钾、0.6mol/L硫酸镁、0.6mol/L甘露醇或0.6mol/L蔗糖作为渗透压稳定液,用于再生培养基和酶解液的配制或原生质体洗涤稀释等。PDA再生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渗透压稳定剂1000mL。麦芽酵母葡萄糖(GYM)再生培养基:麦芽糖10g、葡萄糖4g、酵母粉4g和琼脂粉20g,1000mL渗透压稳定液配制而成。完全再生培养基(CYM):蛋白胨2g、酵母浸膏4g、葡萄糖20g、硫酸镁0.5g、磷酸氢二钾0.48g、磷酸二氢钾0.5g、琼脂18g、再加1000mL

渗透压稳定液配制而成。 1.3 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方法 1.3.1 菌丝体培养

桦褐孔菌菌株活化后,接种于PDB培养基中培养1 5 d,用镊子将菌丝取出,置于无菌的组织捣碎器中,加无菌水少许,将菌丝打碎,吸取1mL磨碎液接种于PDB培养基中静置培养10d,菌丝体用于原生质体制备。 1.3.2 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

用无菌接种针撩起PDB培养基中的菌膜,取出后用无菌水及渗透压稳定剂各洗两次,用无菌滤纸吸干水,置于无菌试管中,称取所需酶量,溶于0.6mo1/L渗透压稳定剂中,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后使用。按200mg湿菌丝加2mL酶液于32℃酶解,酶解完毕后用6层擦镜纸过滤去除残余菌丝片断,以3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沉淀用渗透压稳定剂反复冲洗,离心3次,原生质体数量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用渗透压稳定剂稀释原生质体至适宜浓度,取0.1mL的原生质体悬液涂布于再生培养基平板上,用无菌水稀释的原生质体为对照,25℃培养7~10d后观察原生质体再生情况。 1.3.3 再生率

式中:N1为渗透压稳定剂稀释长出的菌落数;N2为无菌水稀释长出的菌落数。 1.3.4 理论原生质体再生菌落数

理论原生质体再生菌落数/(个/mL)=原生质体数×再生率 1.4 正交试验设计

采用4种酶混合进行原生质体制备,以纤维素酶、溶壁酶、蜗牛酶和崩溃酶添加量为因素,进行L9(34)正交设计[12];对设计的混合酶进行原生质体制备,

桦褐孔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

桦褐孔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孙勇,曹小迎,陈永强,缪倩,蒋继宏*【摘要】研究桦褐孔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复合酶比例,用单因素试验测定不同等渗液、酶解时间、桦褐孔菌菌龄、酶解温度、再生培养基对桦褐孔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酶(纤维素酶5mg/mL、蜗牛酶15mg/mL、溶壁酶15mg/mL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kw2r8fitt7z7sh75m1a072ie1yi3600n1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