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有答案含解析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如图,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初温都相同的不同液体.若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电加热器放出的热量,加热时间相同且液体均未沸腾,则:
A.两杯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B.温度较高的液体比热容较大 C.温度较低的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 D.温度较高的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 解析:A 【解析】 【详解】
ACD.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表示电加热器放出的热量相等,而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电加热器放出的热量,所以两杯液体吸收外资的热量相等.A正确;CD错误.
B.根据Q?cmΔt可知:在质量,初温和吸收的热量都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较高的液体比热容较小.B错误.
2.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的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
B.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
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 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 解析:C 【解析】 【分析】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在生活中有好多应用:检查工作台面是否水平、检查墙砌的是否竖直、检查墙上挂的画是否挂正等; 【详解】
为了把年画贴正,通常做法是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因为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年画的边长也竖直向下,此时年画就挂正了,答案选C。
3.如图家用电吹风主要由带扇叶的电动机和电热丝组成,为了保证电吹风的安全使用.要求:电吹风不工作时,电热丝不能发热;电热丝不发热时,电动机仍能工作.下列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同时工作,因此电动机和电热丝为并联电路;又因为电动机不工作时,电热丝不能发热;电热丝不发热时,电动机仍能工作,因此电路中有总开关控制,电热也有相应的开关控制.A、电热丝和电动机串联,电动机不能够独立工作.不符合题意;B、电动机和电热丝并联连接,电路中只有一个总开关控制,开关闭合,电热丝和电动机同时工作,电动机无法独立工作.不符合题意;C、电动机和电热丝并联连接,S1控制整个电路,S2控制电动机;S1闭合,S2断开,只有电热丝工作,而电动机不工作.不符合题意;D、电动机和电热丝并联连接,S1控制整个电路,S2控制电热丝;S1
闭合,S2断开,只有电动机工作,电热丝不工作;S1闭合,S2闭合,电动机和电热丝同时工作;S1断开,电动机和电热丝都不工作.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电路图设计.
4.如图所示,一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滑动.关于该物体的受力,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物体只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C.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D.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解析:C 【解析】 【详解】
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物体一定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由于两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二力不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于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则物体受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故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及摩擦力的作用.根据弹力的定义可知,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都属于弹力,因此物体受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故C符合题意.
5.如图是某种物质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下面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这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 C.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经历15min 解析:D 【解析】 【分析】
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 D.在BC段物质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根据题中“如图是某种物质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可知,本题考查物质凝固的特点.根据晶体凝固时温度不变,在凝固图像中有个温度不变的过程;非晶体在凝固时温度不断的下降,体现在凝固图像中就是温度没有一个不变的过程,一直都是在下降.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此凝固图像中,有一段时间物质温度是不变的,故此物质是晶体,这段温度不变的过程就是晶体的凝固过程,故A错误.
B.在AB段物质还没有凝固,处于液态,故B错误.
C.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经历了12.5min-5min=7.5min,故C错误.
D.在BC段物质是晶体的凝固过程,此时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D正确.
6.如图所示,V1和V2是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压表,都有3V和15V两个量程,闭合开关后,发现两个电压表偏转的角度相同,则( )
A.R1:R2=1:4 解析:A 【解析】 【详解】
B.R1:R2=4:1 C.R1:R2=1:5 D.R1:R2=5:1
由电路分析可得,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量R1两端的电压,V2测量R1和R2两端的电压;因两电压表相同,说明两表的刻度盘相同,当选不同的量程但偏角相同时,说明两次示数之比即为量程之比,即
V11V1?;R2两端的电压U2'=U2﹣U1,则可知R1两端的电压V1与R2两端的电压V2′之比为:1??.由V25V24欧姆定律可得:
R1V11??.故选A。 R2V247.某同学做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已知他所用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电源电压为6 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 Ω,定值电阻R0为10 Ω,开关S闭合后,在实验操作无误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0.6 A B.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 W C.电压表的最小示数为1 V D.电阻R0消耗的最大功率为1.8 W 解析:C 【解析】 【详解】
因为要保证电路元件安全,所以电路中最大电流是当R=0时,I=0.6A电流表能正常工作,但是此时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为6V,超出量程,所以要保证电压表正常工作时R0的电压为3V 电流为0.3A,所以R最小电阻为10Ω,最小电压为3V,电阻最小时电流最大,总电阻最小为20Ω电流最大0.3A,所以A选项错误,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小电压为为3V最小电阻为10Ω最小功率不是0W ,所以B选项错误,R
全部接入电路电压表示数最小为1V,所以C项错误,R0最大电压3V 最大功率为0.9W,所以D项错误. 8.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2cm,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上拉杠杆(已知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力臂为0.08m B.钩码总重为2N
C.动力乘以动力臂即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做功的多少
D.在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解析:B 【解析】 【详解】
A. 如图所示,动力臂为l1,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所以动力臂l1?11OA??4?2cm?4cm?0.04m,故A错误。 22F1l13N?4cm??2N,l26cmB.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Gl2可得,G?故B正确。
C.根据功的概念可知,功是力和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而动力臂与动力的方向垂直,动力不做功,故C错误。
D.在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找出普遍性规律,故D错误。 9.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公式R=
U,关于这个公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IA.同一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同一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几倍,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 解析:D 【解析】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