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03监理细则-预应力管桩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精品文档,值得下载,可以编辑!!!-----------------------------!!!!!!-----------

(2)桩或桩管插入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3)沉桩时,应在距桩机不受影响范围内成90°方向设置经纬仪各一台校准控制垂直度。

3.3.9 锤击桩桩帽和趁垫的要求

锤击法成桩时应选择适宜的桩帽和衬垫。桩帽内径宜大于桩径20~30mm,其深度为300~400mm,并应有排气孔。锤和桩帽之间的锤垫可用竖向硬木,厚度为150~200mm;桩帽与桩顶之间须嵌入富有弹性和韧性的桩垫,如足够厚度的垫纸、木夹板及橡胶制品等,以减小桩头的破损,桩垫锤击后的厚度宜为150~200mm。当沉垫被打硬或烧焦时,应及时更换。

3.3.10 桩顶标高或贯入度控制

桩顶标高控制方法:检查标准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5mm,在以下常情况下可用水准仪在桩顶与场地标高齐平时测量,若桩顶标高低于场地标高,在送桩时再用水准仪测量桩顶标高,此桩顶标高允许偏差值来控制。如发生停锤,标准需有关部门重新研究时,桩顶标高就应重新研究作为控制标准,有时贯入度要求已经符合,桩顶标高大部高很多时,重新研究截桩,那就应以决定截桩标高来控制桩顶标高,使在±50mm范围内。

停锤标准:按设计规定的贯入度和桩尖标高要求进行检查,打桩全部结束时可查打桩记录,在打桩进行过程中,应在现场实测最后贯入度和桩尖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可以停锤,如设计要求贯入度和桩标高进行双控时,如有一个指标要求与设计规定相差较大时,应召集有关部门重新研究决定停锤标准。

桩顶标高或贯入度控制原则:

(1)桩尖位于软土层时,以桩尖达到设计标高即为符合要求。且桩顶的允许偏差必须符合±50mm的要求。

(2)贯入度已达到设计要求,而桩尖标高未达到设计标高,应继续击3阵,且每阵的平均贯入度不大于规定的数值即可。

(3)打桩时,如主要控制指标已经符合设计要求,而其他的指标与设计要求相差较大时,如贯入度已经满足规定,标高还差较多时,应同建设、设计、勘察等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3.3.11 接桩焊缝施工质量检查

接桩焊缝施工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标准:

接桩焊缝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项 序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单位 数值 检查方法 ---!!!!!!----------------------------------精品文档,值得下载,可以编辑!!!-----------------------------!!!!!!-----------

---!!!!!!----------------------------------精品文档,值得下载,可以编辑!!!-----------------------------!!!!!!-----------

电焊接桩焊缝: (1)上下节端部错口 (外径≥700mm) 一(外径<700mm =) 般1 (2)焊缝咬边深度 项(3)焊缝加强层高度 目 (4)焊缝加强层宽度 (5)焊缝电焊质量外观 (6)焊缝探伤检验 mm ≤3 mm ≤2 mm ≤0.5 mm 2 mm 2 无气孔,无焊瘤,无裂缝 满足设计要求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焊缝检查仪 焊缝检查仪 焊缝检查仪 直观 按设计要求 3.3.12 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如贯入度突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移位、下沉或严重回弹;桩头混凝土剥落、破碎、桩顶和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PHC桩总锤击数超过2500;桩身回弹曲线不规则),应停止施工,由监理或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等有关单位共同分析,消除质量隐患,并应形成文件,方可继续施工。

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需检查和及时处理的问题见下表。

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需检查和及时处理的问题

序号 常见质量通病 预 控 对 策 1.桩身弯曲过大,强度低,不能承受锤击的作用力。所以,桩的强度必须达到100%后,方可植桩和沉打桩,打桩区域地下障碍物必须清理干净,以防止导致桩尖位移不在桩的纵轴线上。 2.桩的堆放、运输、起吊过程中产生的断裂,植桩前未发现,受力后导致断裂。为此,植桩前必须严格检查桩身的外观质量,防止将断裂桩就位使用。 1.根据地质条件,桩断面尺寸及形状,合理选择桩锤。 2.桩顶平面是否垂直桩的轴线,不符合规范规定的不得使用,或经修补后才能使用。 3.及时检查桩帽桩的接触面处及替打木是否平整,如不平整应进行处理后,方可施打。 4.沉桩时稳桩要垂直,桩顶应加草帘、胶皮等缓冲垫。 1.同“桩身断裂”的预控对策。 2.采用井点降水、砂井或盲沟等降水及排水措施。 3.沉桩期间不得同时开挖基坑,需待沉桩完毕后相隔适当时间方可开挖。 4.采用“植桩法”(先钻孔,钻透硬夹层,将桩插入孔内,打至设计要求)以减少土的挤密及孔隙水压力的上升。 1.打桩作业区的场地必须平整。 2.桩机就位后,底盘应水平稳固,稳桩必须垂直。 3.桩尖及桩身一定要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当桩尖在地下遇到硬物等时应及时处理后,方可施打。 1.连接处表面应干净,连接铁件要保持平整,焊区质量必须符合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的规定。 2接桩应严格控制上下桩中心线在同一轴线上。 施工作业前必须详细熟悉现场的工程地质情况,根据地质条件、桩断面及自重,合理选择施工机械及施工方法。 1 桩身 断裂 2 桩顶 碎裂 3 桩顶 位移 4 桩身 倾斜 5 接桩 脱裂 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 6 ---!!!!!!----------------------------------精品文档,值得下载,可以编辑!!!-----------------------------!!!!!!-----------

---!!!!!!----------------------------------精品文档,值得下载,可以编辑!!!-----------------------------!!!!!!-----------

3.4 施工后期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桩的贯入度情况、桩顶完整状况、电焊接桩质量、桩体垂直度、电焊后的停歇时间。重要工程应对电焊接头做10%的焊缝探伤检查。施工结束后,应做桩体质量检验及承载力检验。

3.4.1 验收时间

桩基工程的桩位验收,除设计有规定外,应按下述要求进行:

(1)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进行检查时,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

(2)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送桩后无法对桩位进行检查时,可在每根桩桩顶沉至场地标高时,进行中间验收,待全部桩施工结束,承台或底板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再做最终验收。

3.4.2 打入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的桩位偏差检查

打入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斜桩倾斜度的偏差变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桩位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盖有基础梁的桩: 1 (1)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 100+0.01H (2)沿基础梁的中心线 150+0.01H 2 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 100 3 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 1/2桩径或边长 桩数为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 4 (1)外边的桩 1/3桩径或边长 (2)中间桩 1/2桩径或边长 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项 3.4.3 工程桩承载力检验

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 根。当总桩数少于50 根时,不应少于2 根。

3.4.4 桩身质量检验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 根;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 根。

3.4.5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精品文档,值得下载,可以编辑!!!-----------------------------!!!!!!-----------

---!!!!!!----------------------------------精品文档,值得下载,可以编辑!!!-----------------------------!!!!!!-----------

预应力管桩质量检验标准

项 序 主1 控2 项目 3 一般项目 1 检 查 项 目 桩体质量检验 桩位偏差 承 载 力 成品桩质量 桩 径 管壁厚度 桩尖中心线 顶面平整度 桩体弯曲 2 接桩:焊缝质量 另详 >1.0 <10 秒表测定 用钢尺量 现场实测或查沉桩记录 ±50 水准仪 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 mm 上下节平面偏差节点 mm 弯曲矢高 3 4 停锤标准 桩顶标高 设计要求 mm 外 观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单 位 另详 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桩顶处无空隙 mm mm mm mm ±5 ±5 <2 10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水平尺量 数 值 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用钢尺量 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检 查 方 法 无蜂窝、露筋、裂缝、色感均匀、直观 <1/1000L 用钢尺量,L为桩长 <1/1000L 用钢尺量,L 为两节桩长

3.5 成品保护

3.5.1 预应力管桩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达到100%才能运输和打桩。 3.5.2 单节管桩采用专用吊钩钩住管桩两端内壁直接进行水平起吊,装卸要轻起轻放,严禁抛掷、碰撞、滚落。

3.5.3 管桩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根据总平面及每日施工根数控制进场管桩数量,避免出现管桩的多次转运。 (2)管桩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

(3)管桩应按不同规格,长度及施工流水顺序分别堆放。

(4)当场地条件许可时,宜单层堆放。叠层堆放时,500~1000mm 的管桩不宜超过4层,外径为300~400mm 的不宜超过5 层。

(5)叠层堆放管桩时,最下层宜在垂直于管桩长度方向的地面上设置2 道垫木,垫木应分别位于距桩端0.21 倍桩长处,底层最外缘的管桩应在垫木处用木楔塞紧以防滚动。

(6)垫木宜选用耐压的长木枋或枕木,不得用有棱角的金属构件替代。 3.5.4 妥善保护好桩基轴线控制网点和标高控制桩,不受打桩挤土、运桩车辆及人为的破坏,有条件的可以将轴线控制点及标高控制点引至场外不受打桩影响的永久性建

---!!!!!!----------------------------------精品文档,值得下载,可以编辑!!!-----------------------------!!!!!!-----------

---!!!!!!----------------------------------精品文档,值得下载,可以编辑!!!-----------------------------!!!!!!-----------

(物)筑物边上。

3.5.5 对地下管线及周边建(构)筑物应采取减少震动和挤土影响的措施,并设点观测,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在毗邻边坡打桩时,应随时注意观测打桩对边坡的影响。

3.5.6 打桩过程中,有代表性地发现打桩情况与地质资料不相吻合时,应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对地质重新进行补钻等措施。

3.5.7 管桩桩头需要截断时,宜采用锯桩器截割,严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截桩或强行扳拉截桩。

3.5.8 管桩工程的基坑土方开挖时应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和程序,控制挖土宜分层均匀进行且桩周土体高差不宜大于lm,严禁用挖掘机对管桩硬碰、硬拽,对于桩间距较密的土方宜采用小型挖掘机或人工进行开挖土方,防止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将管桩产生位移,倾斜和断桩。

4. 桩基(子)分部竣工验收

桩基子分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竣工验收在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组织验收。施工单位确认自检合格后提出工程验收申请,验收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负责人组织勘察、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质量负责人,共同按设计要求和本规范及其他有关规定进行。主控项目必须符合验收标准规定,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直至符合要求,一般项目应有80%合格。

工程验收时主要提供下列技术文件和记录。

(1)桩基设计图纸、施工说明,地质资料、图纸会审记录及设计变更通知书。 (2)预应力管桩的出厂合格证。 (3)电焊条的出厂合格证。 (4)试打桩记录及标准。

(5)预应力管桩成桩质量检验记录及汇总表。 (6)预应力管桩接头隐蔽验收记录。

(7)桩位测量放线图,标高引测记录和垂直度检验记录。 (8)桩体完整性测试报告; (9)单桩承载力测试报告; (10)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11)事故处理记录及有关文件; (12)打桩平面桩位图,桩基竣工图。

---!!!!!!----------------------------------精品文档,值得下载,可以编辑!!!-----------------------------!!!!!!-----------

03监理细则-预应力管桩 

---!!!!!!----------------------------------精品文档,值得下载,可以编辑!!!-----------------------------!!!!!!-----------(2)桩或桩管插入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3)沉桩时,应在距桩机不受影响范围内成90°方向设置经纬仪各一台校准控制垂直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koqb83zpk85bn78arf2570pk9t7uz00b5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