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水接触三个对比试验,探究了种子萌发的条件. 故选C. 点评:科 学的研究方法,很明显就是科学工作者在从事某项科学发现时所采用的方法. 5.(4分)(2015?义乌市)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乙既能与甲反应又能与丙反应的是( ) 选项 物质甲 物质乙 物质丙 A HCl Zn AgCl B NaCl H2SO4 Fe2O3 C Ba(OH)2 Na2CO3 CaCl2 D NaCl Ba(OH)2 H2SO4 AB C A. B. C. D.D 考点:盐 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金 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A 、根据锌能够和酸及盐溶液反应分析; B、根据氧化铁能够和酸反应; C、根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结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钡的化学性质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 解答:解 :A、锌能够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锌和氢气,但不能和难溶性的氯化银反应,故错误; B、氧化铁能够溶于稀硫酸,但不能和氯化钠盐溶液反应,故选项错误; C、碳酸钠能够和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钡能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水,不能和氯化钠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项为:C. 点评:本 题考查了常见物质之间的反应,把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题的关键,能够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填空题(每空2分) 6.(4分)(2015?义乌市)酒精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能使细菌的蛋白质脱水、凝固、变性,这种变化属于 化学 变化,要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75%的消毒酒精,溶解时要用 玻璃棒 搅拌. 考点:化 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物质的溶解. 专题:物 质的变化与性质;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化 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溶解操作所需的仪器是烧杯和玻璃棒,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由题意,酒精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能使细菌的蛋白质脱水、凝固、变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要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75%的消毒酒精,溶解时要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溶解速率. 故答案为:化学;玻璃棒. 点评:本 题难度不大,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溶解操作所需的仪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4分)(2015?义乌市)今年科学家成功制备了一种含有铱元素(Ir)的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四氧化铱正离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则该离子的符号为 IrO4 ,其中铱元素的化合价是 +9 .
6 / 12
+
考点:化 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 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 据题意,1个四氧化铱正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由结构模型图,1个离子中含有1个铱原子和4个氧原子,写出其离子符号即可. 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结合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个四氧化铱正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由结构模型图,1个离子中含有1+个铱原子和4个氧原子,其离子符号为:IrO4. 1个四氧化铱正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则四氧化铱原子团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铱元素的化合价是x,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x+(﹣2)×4=+1,则x=+9价. +故答案为:IrO4;+9. 点评:本 题难度不大,掌握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4分)(2015?义乌市)将氧化铜和氧化镁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当生成等质量的水时,需要消耗氧化铜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 2:1 ,这些参加反应的氧化物中,铜、镁元素的质量比是 8:3 . 考点:常 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专题:有 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 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题干中生成等质量的水,计算出所需氧化铜和氧化镁的质量,并根据化学式的计算,计算出铜元素和镁元素的质量比. 解答: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其中氧化铜与解水的质量比为:80:18;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SO4=MgSO4+H2O,其中氧化镁与水的质量比为:40:18.则生成等质量的水时,需要消耗氧化铜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80:40=2:1;80g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为:80g×40g×64g;40g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24g.则这些参加反应的氧化物中,铜、镁元素的质量比是64:24=8:3. 故答案为:2:1;8:3. 点评:掌 握化学方程式的量的意义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式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 9.(6分)(2015?义乌市)因为“1升水中大约能溶解1升二氧化碳”,所以我们常采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在集满二氧化碳时,玻璃片的 毛 (选填“毛”或“光”)面应朝下盖上集气瓶,有同学质疑:因为发生反应时排出气体的速度很快,二氧化碳与水接触的时间很短,溶解的量可能不大,于是他们决定探究二氧化碳是否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他们查阅资料得到:①排水集气法收集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损失很小;②排空气集气法与排水集气法的二氧化碳纯度比较如表所示: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二氧化碳能用排水法收集 . 收集的方法 二氧化碳的纯度 7 / 12
71% 排空气集气法 87.5% 排水集气法 考点:常 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专题:常 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根 据玻璃片的特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收集气体的纯度分析判断回答. 解答:解 :由集气瓶的瓶口是打磨的,毛玻璃片是打磨的,在集满二氧化碳时,玻璃片的毛面应朝下盖上集气瓶,能防止二氧化气体逸出.由于二氧化碳在水的溶解性不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损失很小,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较为纯净,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故答为:毛,二氧化碳能用排水法收集. 点评:本 题的难度不大,会利用给出的材料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解答有关的问题. 10.(9分)(2015?义乌市)小明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后,知道钾、钙、钠金属活动性特别强,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他想镁紧排在钠后面,它是否也能与水反应呢? 【提出问题】镁是否能与水反应?
【实验探究】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冷水和镁条,用酚酞作指示剂,实验过程和现象如图:
【反思与总结】
(1)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镁不能与冷水反应,能与热水反应 ; (2)小明发现B试管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溶液的红色会褪色,这说明溶液的碱性减弱了,于是他大胆作出了一个猜想并设计了验证方案: 猜想 验证方案 可能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降低,将褪色后的溶液 加热 ,如果溶液变溶解度变小,从而导致溶液碱性减弱 红,说明小明的猜想正确 小明通过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3)一段时间后,小明观察到镁条在热水中无现象,但当他想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时,便有了解释,他的解释是 镁条表面覆盖了难溶于水的氢氧化镁导致反应终止 . 考点:实 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专题:科 学探究. 分析:( 1)根据图示可知,镁条放入冷水中没有气泡产生,放入热水中有气泡产生; (2)根据实验猜想来选择实验方法; (3)氢氧化镁是一种白色的难溶性固体. 解答:解 :(1)根据A图可知,镁条放入冷水中,镁条表面没有气泡产生,且加入酚酞试液也没有出现红色;而镁条加入热水中,镁条表面产生气泡,且加入酚酞试液变成了红色,由此可知,镁不能与冷水反应,能与热水反应;故填:镁不能与冷水反应,能与热水反应; (2)因为猜想中提出了可能是因为温度降低造成的,所以可以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8 / 12
来观察是否变红色;故填:加热; (3)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氢气,生成的氢氧化镁会覆盖在镁条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故填:镁条表面覆盖了难溶于水的氢氧化镁导致反应终止. 点评:解 读有用信息,对操作中的描述和反应现象认真加以分析,再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此类题可迎刃而解. 11.(11分)(2015?义乌市)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1)如图,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炸裂瓶底 ; (2)现有0.8克硫与氧气充分反应,理论上需要分解高锰酸钾多少克? (2KMnO4
K2MnO4+MnO2+O2↑)
(3)二氧化硫气体对人体有毒,会污染大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写出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2NaOH=Na2SO3+H2O .
考点:氧 气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氧 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1)根据铁丝燃烧时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2)根据硫的质量利用反应的方程式求出氧气的质量,再根据氧气的质量求出高锰酸钾的质量; (3)根据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解答. 解答:解 : (1)铁丝燃烧时盛氧气的集气瓶底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引起集气瓶底炸裂; (2)设理论上需要分解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由S+O22KMnO4K2MnO4+MnO2+O2↑可得 SO2,S~O2~2KMnO4 32 316 0.8g x x=7.9g 方法二: 设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 S+O232 32 0.8g x 9 / 12
SO2 x=0.8g 设理论上需要分解高锰酸钾的质量为y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y 0.8g y=7.9g (3)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答案: (1)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炸裂瓶底; (2)理论上需要分解高锰酸钾7.9g (3)SO2+2NaOH=Na2SO3+H2O 点评:提 醒同学们除了要认真实验,观察细致,还要明确实验中操作的意图. 12.(16分)(2015?义乌市)图甲中A是一种常见的酸,它能与黑色固体B反应,B质量为8克,将NaOH溶液渐渐加入到C中,生成蓝色沉淀E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H2SO4 ; (2)操作1的名称是 过滤 ;
(3)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考点:根 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综 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 1)根据物质间反应的规律以及物质的颜色,来确定物质的名称; (2)操作1是分离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的一种方法; (3)根据氧化铜的质量计算出硫酸铜的质量,然后根据硫酸铜的质量计算出与之反应所需氢氧化钠的质量,而由图象可知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00g﹣60g),最后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由图象可知,C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和硫酸铜,加入的氢氧化钠与二者均反应,利用化学方程式分别计算出硫酸钠的质量即可. 解答: :解(1)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所以D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根离子,E是蓝色沉淀,则是氢氧化铜,那么C是硫酸铜,D是10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