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討幽門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不同类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本院内镜中心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240例,包括餐后不适综合征(PDS)120例、上腹疼痛综合征(EPS)120例。根据胃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表达情况不同分为三联治疗组、序贯治疗组及对照组,各80例,对比各组患者FD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FD治疗相关性。结果:上腹疼痛综合征组的Hp阳性检出率高于餐后不适综合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两种亚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治疗组两种亚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改善均明显优于三联治疗组,三联治疗组的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治疗组两种亚型患者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三联治疗,三联治疗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治疗组两种亚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Hp清除率均明显优于三联治疗组,三联治疗组的Hp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与Hp感染具有相关性,序贯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效果更佳。

随着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致病机理及流行病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诊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2],对伴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Hp感染患者是否给予根除治疗尚存一定争议,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3-4]。本研究通过探讨Hp感染FD的情况,了解Hp感染在FD不同证型中的发病特点,以及根除Hp之后对各个亚型FD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了解不同方案的抗Hp治疗对FD的根除效果,以制定最佳的质量方案,从而为FD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本院内镜中心确诊的2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其中餐后不适综合征组男60例,女60例,年龄20~72岁,平均(46.3±1.0)岁;上腹疼痛综合征组男61例,女59例,年齡20~69岁,平均(46.8±0.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18~70岁。(2)符合FD的罗马Ⅲ诊断标准。(3)入选时完成基本检查,包括电子胃镜、肝胆胰B超、肝肾功能、尿常规、空腹血糖、心电图、血常规、血沉等检查,结果无异常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4)所有受试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内镜检查前2周内用过抑酸剂或铋剂者。(2)同时具有PDS和EPS两型症状者。(3)患者出现恶性疾病的报警信号,如体重下降、不明原因消瘦、症状近期出现改变、黑便、黄疸等症状。(4)有肿瘤、消化性溃疡等消化道其他严重疾病者。(5)合

并出现心血管、血液、内分泌、呼吸道等系统症状或疾病。(6)研究期间有受孕、怀孕或哺乳期妇女。(7)有明显精神疾病者。(8)对药物过敏者。(9)酗酒、有药瘾者。(10)拒绝参加研究或依从性差者。

1.3 Hp感染判断标准 所有患者纳入研究前均行胃镜检查以了解胃黏膜是否存在病变,并行Giemasa染色、快速尿素酶检测检查,于胃窦以及胃体处各活检1块行组织学检查及RUT检查。两项均证实无Hp感染者确诊为Hp阴性;其中有一项证实有Hp感染者剔除,两项检查均证实诊断为Hp阳性。治疗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复查以了解Hp根除情况,以HP<100 dpm/mmol表示根除成功。

1.4 方法 FD患者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组和上腹疼痛综合征(EPS)组,将Hp阳性的两种亚型的FD给予不同的根除Hp治疗及动力药物干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进行干预:三联治疗组、序贯治疗组及对照组,各80例。具体方案:(1)EPS组Hp阴性组及Hp阳性对照组:铝碳酸镁咀嚼片1.0 g,3次/d,共10 d。(2)三联治疗组:克拉霉素500 mg+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3次/d,共10 d。(3)PDS组Hp阴性组及Hp阳性对照组:多潘立酮10 mg,3次/d,共10 d。(4)序贯治疗组:前5 d,阿莫西林1.0 g+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后5 d,替硝唑500 mg+克拉霉素500 mg+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

1.5 疗效评估标准 临床症状分级标準: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差异分为4等级,无症状计为0分;不影响日常生活,症状轻微计为1分;影响部分日常生活,症状明显为2分;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症状严重为3分。治疗后2周临床症状>1分为有效,下降超过2分为显效,<1分为无效[5]。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功能性消化不良分型与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的比较 上腹疼痛综合征组Hp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餐后不适综合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功能性消化不良分型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比较 三组两种亚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治疗组两种亚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改善均明显优于三联治疗组,三联治疗组的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同功能性消化不良分型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序贯治疗组两种亚型患者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三联治疗,三联治疗的两种亚型患者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不同功能性消化不良分型Hp根除率比较 序贯治疗组两种亚型患者Hp清除率均明显优于三联治疗组,三联治疗组的Hp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由于FD的发病与多因素有关,包括胃排空延迟、胃容量扩张感觉过敏、胃容受性扩张不良、胃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失常、十二指肠对酸敏感的改变及精神遗传因素均具有相关性[6-8]。有观点认为,Hp感染与FD的发病具有重要的作用,约有50%左右的FD患者存在Hp感染,从而造成慢性胃炎的发病[9-11]。近年来,对FD的治疗主要集中在缓解症状,促胃动力及抑制胃酸的分泌上,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且症状容易反复发作[12-13]。鉴于对Hp感染在FD发病中的作用,学者们发现根除Hp是治疗FD的重要手段,因此越来越多关于根除Hp治疗FD感染的研究相继提出[14-15]。文献[16]研究显示,FD患者在根除Hp之后其消化道不良症状的改善是未行根除治疗的3.6倍。文献[17-18]研究发现,根除Hp可緩解FD的临床症状,但疗效报道并不一致。另外伴随着Hp的FD患者是否需要常规的行Hp治疗并未形成统一的定论,且是否根除Hp可长期具有缓解症状的作用,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19-2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上腹疼痛综合征组Hp阳性检出率高于餐后不适综合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治疗组的两种亚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Hp清除率均明显优于三联治疗组,三联治疗组的Hp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消化道不良分型与Hp阳性感染及根除效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序贯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效果更佳,根除Hp可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

综上所述,本研究从不同功能性消化不良分型这一角度对Hp感染及不同根除方案的临床观察,发现不同功能性消化不良分型与Hp感染率有着一定的关系,也初步证明了序贯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Hp根除效果,本研究结果也提示不同功能性消化不良Hp检查的重要性,根除Hp可缓解各类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因此对于Hp感染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积极根除Hp并做到定期复查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刘红丹,仝甲钊,曲波,等.幽门螺杆菌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性[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13):1897-1901.

[2]刘文忠,萧树东.幽门螺杆菌新国际共识解读[J].胃肠病学,2012,17(1):1-4.

[3]王道理.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討幽門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不同类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本院内镜中心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240例,包括餐后不适综合征(PDS)120例、上腹疼痛综合征(EPS)120例。根据胃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表达情况不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kguo7k3yy6k2tg1xudp48fsc2a7r600rl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