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仿真模拟五套题
主编:掌心博阅电子书
特别说明
本书严格按照该科目考研复试笔试最新题型、试题数量和复试考试难度出题,结合考研历年复试经验,整理编写了五套复试仿真模拟试题并给出了答案解析。涵盖了这一复试科目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针对性强,是复试报考本校笔试复习的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www.handebook.com
目录
2024年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4 2024年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11 2024年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16 2024年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22 2024年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30
第 3 页,共 37 页
www.handebook.com
2024年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说明:本书由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名词解释
1. 五德终始
【答案】又称五德转移。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的历史观。“五德”即事物的水、火、木、金、土五种德性或性能。“五德终始”即“五德”相生相克和终而复始的循环运动。邹衍继承早期的阴阳五行学说,形成了“五德终始”、“循环相胜”的观点,试图用当时的天文学知识来说明自然和社会的变化问题。“五德终始”说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是为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建立新的统一封建王朝寻找理论根据的。
2. 灵府
【答案】灵,精神;府,处所。精神在人体中存留的处所,即心。《庄子·德充符》“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不可入于灵府。”唐成玄英疏“灵府者,精神之宅也。夫至足者,不以忧患经神,若皮外而过去。”
3. 天政
【答案】荀子用语。指人类正常生活需要遵守的自然规则。《荀子·天论》“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指适应人类生理需要来奉养人是福,反之是祸。
4. 天门青岛掌ю心博阅电┢子书
【答案】(1)万物自然出入之门,犹指万物之本原。《老子·十章》“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庄子·庚桑楚》“入出而无见其形,是谓天门。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成玄英疏“天者,自然之谓也……自然为造物之门户也。”(2)指心或大道。《庄子·天运》“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成玄英疏“天门,谓心也;一云大道也。”
5. 十事
【答案】《鲁问》篇记墨子自云“国家混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憙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
6. 本末青岛掌ю心博阅电┢子书
【答案】中国古代哲学用语。指根本与末节,本质与表现,本体与作用。
7. 物竞天择青岛掌ю心博阅电┢子书
【答案】近代严复对进化论两个概念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译语。他在《原强》一文中向中国人介绍达尔文《物种原始》(今译《物种起源》)一书时,将其核心内容概括为物竞和天择,宣扬社会达尔文主义,为变法维新、救亡图强提供理论依据。在当时的条件下具有特定的积极作用,并对当时及后来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8. 玄览玄青岛掌ю心博阅电┢子书
【答案】玄冥;览,观察,指一种直观的认识方法。《老子·十章》“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河上公注“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物,故谓之玄览。”具体做法为“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
第 4 页,共 37 页
www.handebook.com
同其尘”,排除感性经验、语言概念和欲望的干扰,让内心宁静地体验和直观万物。帛书《老子》“览”作“鉴”,即玄妙的心境。指保持心境的洁净,便能观照万物。
二、简答题
9. 如何理解陆九渊的“心即理”?青岛掌я心博阅电子书
【答案】陆九渊(公元1139-1193年),南宋人。他提出“心即理”的命题,建立了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的主要著作,后人编为《陆九渊集》
陆九渊嫌朱熹的学说太复杂太繁琐,于是提出了一个简单而干脆的办法。他说,理就在心中,“心即理”,因此不必多向外求,只要“保吾心之良”,也就达到了最高的道德原则——“理”。即“心即理”的宇宙观,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主要干点包括:
陆九渊“心即理”的命题,是武断的主观唯心主义。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其根源在于无限夸大心的思维作用和人的道德意识,以至否定了客观世界和客观规律的独立存在,而把心看成惟一的实体。即“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此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陆九渊的所谓“心”,有时又称作“本心”,是指人所固有的先验意识,它包括人的道德观念,也包括事物的规律。他说:“见孺子将入井而有怵惕恻隐之心者,此理也”;“天覆地载,春生夏长,秋敛冬肃,俱此理”。
陆九渊所谓的理不是客观世界的规律,而只是道德的原则。他所谓的心就是道德意识。陆九渊所谓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就是认为道德意识是最高的实体。
10.为什么说韩非为法家的集大成者?
【答案】(1)他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三家思想,提出了法治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
(2)他指出法是有利于权政统一的标准,即统治者公布的法令制度。术是国君根据法控制官僚的手段也就是统治者任免考查,生杀管理的权术,势是统治者占据的地位和掌握的权力。
(3)他对以前法家的学说不是简单的综合,而是把法术势这三个法治的要素构成一个有机的政治思想体系为地主阶级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作为理论上的论证。
11.谈谈王充的命定论
【答案】王充认为人初生时所禀受的元气,在决定人性的同时也决定了人一生的命运。用气禀来解释强弱寿夭之命,这抹杀了人的阶级差别得社会属性。否认贫贱富贵与道德品质有关,驳斥善恶报应说。他把人的命运具体分为几个方面:一是死生寿夭之命,即人年寿的长短。二是贵贱贫富之命,即人的社会地位和财产状况。三是所当触值之命或称遭命,即遭遇意外事故而死。王充认为命运的这几个方面都是初禀元气时决定的。自然命定论,用自然界的原因来说明人类得社会历史,认为国家得治乱王朝的兴亡都是客观的必然过程。
12.什么是“虚壹而静”?
【答案】荀子认为不能脱离感性认识,也就是要依赖于感官与外物的接触,万物的不同,都能造成各具一个部分而相互蒙蔽的情况。所以要得到正确的认识,必须使“心”保持“虚壹而静”。即“心未尝不藏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
第 5 页,共 3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