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2.交通运输的区位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以重点交通工程建设为背景材料,或以区域图、数据统计图、坐标图等为切入点,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的主要区位因素,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某城市、某热点区域的发展为命题背景,结合城市分布图,考查交通网络的构成和特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结合世界或者中国某区域,考查铁路、港口等建设的区位条件及其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多快好省
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是运输方式的四大评价指标。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其最适用的范围。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的选择要根据价格、安全、时效、目的等进行,都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图解如下:
1 / 15
以上为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在具体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还要结合实际考虑。 2.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的评价思路
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应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 (1)区位条件
某事物的区位有两层含义:该事物的空间位置和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某地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战略区位等方面。 (2)自然条件
某地交通建设的自然条件可从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来分析。地质条件:地壳构造运动活跃地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交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应尽量避开。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地下水的运动等方面来考虑,在背斜和向斜两种地质构造中应选择背斜、避开向斜。地形条件: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注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对交通线路的限制很大,工程造价高,应尽量避开沼泽地、陡坡,无法避开陡坡、山地的地方可修建盘山公路或隧道。气候条件:湿润地区应注意排水,干旱地区应注意防风固沙,高寒地区应注意克服冻土和缺氧带来的不利影响。航空港应选址在能见度比较好的地区。 (3)资源条件
丰富的资源对交通运输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资源的开发需要便利的交通作保证。 (4)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先行一步,以适应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5)科学技术因素
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科技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2017·江苏卷)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2 / 15
1.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 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支流港 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 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 2.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
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 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 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2017·北京卷)下图为107国道邯郸—武汉段及其附近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题。
3.该段国道能够
3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