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试行)
矿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辽宁省一系列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文件及《铁法能源公司进一步推动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有效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充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为基础,以隐患排查治理为手段,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以重大灾害治理为重点,强化责任落实和现场管控,全员参与,构建点线面结合、持续改进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之前,切实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
落实《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辽安委办[2017]99号)和《铁法能源公司进一步推动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试行)》,建立健全和完善**矿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制度和标准体系,夯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实现双重预防机制和现有安全管理体系相互融合,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
三、领导小组 组 长:
3
副组长: 成 员:
设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矿安监处,办公室主任:。
四、实施范围
矿属采煤、掘进、维修、机电、运输、通风、地测等系统各单位(含科室)及调度室、供应科、后勤科等。
五、依据标准
(一)《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
(二)《辽宁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辽安委[2017]47号)
(三)《辽宁煤矿安全监察局 辽宁省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推动全省煤矿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辽煤安办字〔2017〕67号)
(四)《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辽安委办[2017]99号)
(五)《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 (六)《能源公司进一步推动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试行)》
六、职责分工
(一)矿长是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全面负责,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
3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责任,组织制定矿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二)分管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分管范围内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三)安监处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相关工作的总体组织、协调,检查、指导、掌握各系统(科室)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情况,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
(四)各科室是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系统专业管理部门,在各分管负责人领导下,负责本系统范围内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检查督导,并实施本系统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五)矿属各基层单位是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参与业务科室组织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并负责实施责任区域内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六)班组负责实施本单位作业工序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七)岗位人员负责实施本岗位各作业工序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七、工作任务
(一)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制定体系运行流程和相关文件,组织创建数据库,保证体系健全,运行有效。
(二)按照《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辽安委办[2017]99号)要求,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至少实现以下工作成果:
3
1.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3.绘制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和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 4.制定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5.设置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 6.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7.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帐或数据库; 8.制定重大隐患治理实施方案;
9.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和隐患排查信息管理系统。 八、工作步骤
(一)7月末前完成《**矿进一步推动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方案》的制定。
(二)“岗位安全风险管控”由各科室负责组织本科室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基层单位开展本系统相关岗位作业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8月末前,每个系统至少完成3个岗位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并总结经验;9月末前,各系统全面完成本系统全部岗位的安全风险辨识并组织实施。
(三)“专业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事故风险辨识评估”三项工作继续由安监处牵头负责、各职能科室配合完成并予以完善。
(四)“工程安全风险管控”由工程项目责任主体单位负责,专业分管部门审核指导完成。四季度有符合标准的工程开工,都要按要求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五)10月末前,完成全矿各岗位(含地面岗位)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全面建成双重预防体系,并在实际运行中不断修订完善。
3
九、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分类及要求 1.岗位作业安全风险管控
工作责任:由各科室负责组织本科室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基层单位开展本系统相关岗位作业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
辨识范围:梳理分管范围内的作业活动,划分作业项目,围绕作业项目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辨识。
辨识内容:围绕重大危险源、作业条件、作业环境、设施设备、操作行为、安全管理等方面开展辨识,查找可能引发的事故的风险。
事故类型: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确定事故类型。
风险评估:按照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法)将安全风险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管控措施:充分对照《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并参考相关安全技术措施(规定、标准、说明)、工种作业标准流程、工种安全确认内容和相关事故案例等,围绕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个体防护、应急处置四个方面制定管控措施。
工作成果:建立岗位安全风险清单(附件1),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安全风险管控数据库;制定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附件2),由作业人员随身携带或悬挂(粘贴)于作业现场、班前会议室或设施设备上。
教育培训:针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要加强安全风险教育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并认真落实;通过设置“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携带(或悬挂、粘贴)“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确保相应管理者和
3
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