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 个案工作的概念
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基础)、以个别化的方式(原则)为感受困难的个人和家庭(对象)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内容),以帮助个人和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目标)。 ? 第一节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 危机介入模式 ? 行为治疗模式 ? 人本治疗模式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个人的成长受生理的、心理的及社会的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三个因素彼此相互影响。 案主所面对的困难,是案主本人同时受内在的生理、心理因素和外在社会因素影响的结果。 人的行为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强调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的压力有关:
? 个人早年的没有得到满足的欲望或情绪需要或冲突,仍藏在个人的无意识中,没有解决而形成的压力;
? 当社会压力过大,导致成长早期形成的问题表现出来;
? 个体应付外界环境的理性处理能力和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欠佳而导致无法有效应付外部环境的要求。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焦虑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冲突所导致的。 童年生活经验将对成年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
十分重视人际沟通交流的状况,认为它是保证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个人与他人的互动中,沟通是不可缺少的媒介物,了解案主沟通的能力和技术有助于理解案主的问题以及做出正确的诊断。 (4)对人的价值假设
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有待发展和潜力的个体,即使是暂时面临困境的服务对象也不例外。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目标就是帮助服务对象挖掘自己的潜能,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直接治疗 非反思性治疗——支持
首先减轻案主的不安和焦虑、其次保证,肯定案主的行为,另可以通过实物资助的方式表示支持。
? 案主:“我对我的工作不满意,想换个工作,但是怕换了后会更不好,就是拿不定主意”。 ? 工作者:“这个想法不错呀,可以试一试。” ? 第一节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非反思性治疗——直接影响
指工作者通过直接表示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促进求助者不良行为的改变和心理困扰的消除。 非反思性治疗——直接影响
提供可能的解决途径,让案主自己选择。
? 案主:虽然很努力,可是我的英语成绩一直不好。
? 工作者:你能考进这个学校,说明你的学习能力是很不错的,你有没有试着改变一下你的学习方法或者向别人学一点更好的经验呢? (3)忠告,表明自己确切的立场或态度。 案主:我儿子迷上了打游戏,总是逃学去玩。
工作者:放任孩子不管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我认为你可以抽点时间和老师沟通一下,看看有什么好的办法。
是工作者直接介入求助者的实际生活,以避免求助者生活状况的恶化。是最具有强制性的一种方法。 干预要有两个条件:
l 工作者有充分的理由,强调干预行动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必要性; l 干预要能够获得充分的社区资源的支持。 非反思性治疗——探索描述宣泄
【探索和描述】:是指工作者用点头、微笑、沉默、不了解的神情或语气来表达他对案主描述的倾听,同时鼓励案主表达内心的感受。
【宣 泄】:指工作者协助案主毫无阻碍地表达其负面情绪,常见的如愤怒、憎恨、悲伤、内疚及焦虑。 通过让服务对象解释和描述自己的困扰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情绪宣泄机会,以减轻服务对象内心的冲突,改善服务对象不良的行为。
反思性治疗
社工通过与服务对象相互沟通交流,引导服务对象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的各种技巧。关注服务对象内心的感受和想法。鼓励案主运用自己的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反映性治疗目的是发展或增进案主的洞察力。
反思性治疗 ——现实情况反思
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对自己所处的实际状况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分析的技巧。 让案主了解自己的现状, 让案主了解自己的反应。 反思性治疗 ——心理动力反思
心理动力反映是社工根据求助者早年的痛苦经验,对求助者不良行为的形成的原因进行追溯,进而协助求助者正确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内心的反应倾向(方式)。 案主的情绪反应方式、认识事情的方式、动机的模式等。 反思性治疗 ——人格发展反思
协助案主发现他的某些性格特征或行为来自于早年经验的影响,促使案主对这些影响加以适当的控制。以解决案主的困难,提高案主的社会适应能力。
帮助服务对象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往的经历、调整自己的人格的技巧。 成长中的重要影响事件、周围他人对自己的影响等。
协助案主发现他的某些性格特征或行为来自于早年经验的影响,促使案主对这些影响加以适当的控制。以解决案主的困难,提高案主的社会适应能力。
帮助服务对象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往的经历、调整自己的人格的技巧。 成长中的重要影响事件、周围他人对自己的影响等。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间接治疗
强调通过改善周围环境或者辅导第三者来影响服务对象。
重要他人:指案主的家人、亲戚、朋友等与案主以感情联系为主的人。 并行者:指同事、警察、教师等与案主以工作关系为主的人。 (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治疗介入阶段的五个层面:
减轻案主的不安;减轻系统功能的失调;增强适应能力;开发潜能;改善人际关系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服务过程: 1、研究 2、诊断
? 心理动态诊断 ? 缘由诊断 ? 分类诊断 3、治疗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服务过程——诊断
对案主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寻找服务对象问题产生、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1)动态诊断—对案主的人格的各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评估 (2)缘由诊断—对案主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
(3)分类诊断—对案主问题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判断。 ? 【历年真题】(多选)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经常运用直接治疗技巧,其中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 cde )。 a.心理动力反映 b.人格发展反映 c.直接影响 d.支持
e.探索-描述-宣泄
? 【历年真题】(单选)
小林上中学后,学习一直跟不上。为了帮助小林,社会工作者小李专门找到小林的班主任,商量提高小林学习能力的方法。小李的做法运用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的(c )技巧。 a 现实状况反思 b 人格发展反思 c 直接影响 d 间接治疗
二、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一)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 1、危机的定义
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危机通常可以分为两类: 成长危机,即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的任务而产生的危机; 情境危机,即因生活情境的突然改变而引发的危机。
2、危机的发展阶段 ? 危机发生 ? 危机应对 ? 解决危机:方法
? 恢复期:危机产生之后,服务对象的身心处于极度的紧张状态,经过调适和治疗就会形成新和身心平衡状态。
3、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
第一,及时处理 第二,限定目标 第三,输入希望 第四,提供支持 第五,恢复自尊 第六,培养自主能力
整个危机介入过程就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主能力面对和克服危机的过程 (二)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第一,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社会工作者需要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服务对象最近的生活状况上,采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帮助对服务对象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二,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社会工作者需要对服务对象采取破坏行为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以便给予及时的介入和治疗。 第三,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紧张、不安、迷茫、无助、沮丧 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的合作关系:
技巧:简洁易懂的语言、专注的聆听、感情支持等来稳定情绪,建立关系。 第四,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协助服务对象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 制订以解决当前问题为主要目标介入计划—— 解决亟需解决的问题。 ? 【历年真题】(单选)
王某最近由于公司经济效益不好而被解聘。失业后,王某多次参加招聘会,屡屡碰壁,情绪极度低落,对生活感到绝望,于是向社会工作者求助。从危机介入模式看,此时王某所经历危机的发展阶段是( b ) a 危机发生期 b 危机应对期 c 危机解决期 d 危机恢复期
? 【历年真题】(单选)
在危机处理中,社会工作者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有( abce )。 a.限定目标 b.提供支持 c.及时处理 d.去灾难化 e.输人希望
三、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一)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 1、行为治疗的三种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
?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 社会学习理论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巴普洛夫的实验: 狗、铃声、分泌唾液 刺激---反应模式
人有语言,因此可以建立以语言为基础的复杂的条件反射系统。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的实验:饥饿的老鼠、踩动杠杆、食物
行为的改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行为后面伴随着某种特殊的结果,反应或行为被称为操作的行为,因为其操作了环境,而行为才有其结果。 行为是由反映出的结果所控制的。
孩子每次哭泣,父亲就会给糖吃,那么孩子哭泣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哭泣——行为 父亲给糖吃——结果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观察学习
人类的学习很多需要借助示范、观察和模仿 比如儿童对成年人的观察和模仿 三种学习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强调:
以行为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探讨行为的习得、改变的规律;以学习为核心,研究行为学习的具体机制和条件;注重外部环境在行为习得中的作用。 2、行为治疗模式的治疗技术 ? 放松训练 ? 系统脱敏 ? 满灌疗法 ? 厌恶疗法 ? 模仿 【放松训练】
通过求助者的身体放松缓解求助者生理和心理的各种紧张,以克服求助者的焦虑。 渐进式肌肉放松法:
紧张——松弛——放松整个身体 【系统脱敏】——恐惧、害怕症
系统脱敏就是让求助者在放松状态下逐渐靠近、接触恐惧对象,这样就可以抑制或消减求助者的焦虑反应,从而帮助求助者逐渐克服恐惧状态。 【系统脱敏】——步骤 ? 放松练习
? 构造焦虑等级(0--5)
? 通过想像将刺激和放松对应起来。从最低的焦虑等级开始练习 【漫灌疗法】(快速脱敏法)
克服系统脱敏治疗时间长的缺点,采取与系统脱敏相反的策略,从服务对象最害怕的开始,是让其直接处于最严重的焦虑状态中,迫使服务对象直接面对最担心的处境,经过不断重复,让其对害怕的处境变得习以为常,从而消除焦虑症状。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