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期末考核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45分)
1、因变量;
答:因变量是因为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变化或结果。
2、自我服务偏见;
答: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之后,怨人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即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它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也是一种归因偏见。
3、印象管理;
答:有时又称印象整饰,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4、近因效应; 答: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
5、自我实现的预言;
答: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怀有某种期望值,这种期望值将会(不自觉地)引导着这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行为,这一系列的行为将最终导致另外一个人也朝着这个原先的期待值前进,最后这个预言得以实现。
6、归因; 答: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7、从众; 答:是指群体成员在真实的或现象的群体压力下其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及其伴随的行为方式。
8、偏见;
答: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9、群体决策;
答:群体决策是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共同参与决策分析并制定决策的整体过程。
10、态度;
答: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11、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
答: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命名,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不同,操作条件反射与自愿行为有关,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非自愿行为有关。
12、自我效能感;
答: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13、睡眠者效应;
答:是指在信源可信性下的传播效果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的现象。
14、习得性无助;
答:习得性无助是指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于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
15、旁观者效应
答:危机现场中人数愈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反而愈少。此现象为旁观者效应。
二、简答题 (每题5分,共30分)
1、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有哪几个基本类型?
答: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之间一般具有一致性,即态度与行为存在着动态、相依性。与此同时,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有时态度决定行为,有时行为影响态度。
2、什么是态度的学习理论?
答:包括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强化理论,也包括A.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这方面的代表人物C.I.霍夫兰认为,人的态度主要是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而产生的。联想、强化和模仿正是学习的3个主要机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重视联想或联系,强化理论重视强化,社会学习理论重视模仿。
3、简述认知失调理论,并举例加以说明。 答: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一种态度改变理论,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费斯廷格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体对于事物的态度以及态度和行为间是相互协调的;当出现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认知不和谐的状态,即认知失调,并会导致心里紧张。个体为了解除紧张会使用改变认知、增加新的认知、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改变行为等方法来力图重新恢复平衡。
例如,吸烟有害健康但是我依然吸了,那样我的认知就会出现失调的现象。
4、简述挫折—侵犯理论的观点。
答:美国耶鲁大学的多拉德首次提出了“挫折一侵犯假说”。该理论认为,挫折和侵犯是互为因果的,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的。 挫折一侵犯理论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侵犯的强度同目的受阻的强度成正相关。
第二,抑制侵犯的力量,同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的强度成正相关。
第三,在挫折强度一定的情况下,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恒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可见,挫折与侵犯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挫折是引起人类侵犯行为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并不是唯一条件。
5、简要说明有哪些方法可以培养人们产生更多的助人行为? 答:(1)明确责任与增加互动。 (2)示范作用。
(3)助人情感倾向的培养。 (4)助人技能的学习。 (5)价值取向的教育。
(6)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修养。
6、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答:(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2)替代经验; (3)言语暗示; (4)情绪唤醒。
三、论述题(共25分)
1.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答:韦纳认为,个体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后,无论成败,都会从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部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归因。只是不同的人在对不同的事件进行归因时,以上几项因素所起的具体作用会有不同。韦纳又把这些影响因素进一步归纳为三个维度:因素源(内部的和外部的),稳定性(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可控性(可控的和不可控的)。
一般说来,把行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和不可控的因素,会降低个体的行为动机。而把行为结果归结为内部的、可控的因素,会增强个体的行为动机。例如,当学生把考试成绩好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的能力和努力时,他在未来的学习中就会更有信心,同时学习动机也更强。
2、什么是自我暴露?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怎样利用它与人发展亲密关系? 答:自我暴露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给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在人际交往中,适度的自我暴露有利于与人发展亲密关系,但自我暴露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分寸,恰如其分地自我暴露能够快速拉近彼此的距离,而过早、太少和太多的自我暴露反而让双方更加疏远。过早的自我暴露容易引起对方的慌乱和怀疑,进而产生自我防卫的措施,反而拉大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太小的暴露不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过多的暴露又容易让人产生厌恶的情绪。正确的做法是,彼此自我暴露的程度要趋于一致,暴露的过程一定要循序渐进。对比较亲密的朋友可以做较多的暴露,对泛泛之交可以做中等程度的暴露。
3、论述产生旁观者效应的原因。 答:产生旁观者效应的原因有:
(1)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
(2)对模糊情境的社会性定义。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对事件做出判断。
(3)评价焦虑。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在注视着自己,就会按照别人期待、以能够被大家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