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与正方体得体积》教学设计
韩城市实验小学 孙阳春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小节长方体与正方体得体积计算得教学内容。 设计思路:
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得基础上,通过说一说、摆一摆、填一填、做一做、想一想等活动以及课件得直观演示,把学生得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起来,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本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丰富表象、提升经验、形成思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使学生会应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得统一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得实际问题、
2、在探索发现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得计算方法得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想、试验、证明得数学学习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得能力、
3、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得逻辑之美。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得计算方法,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统一得过程,并会利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
单得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长方体 、正方体体积公式得推导过程,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统一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实物 学具准备:小正方体木块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春天来了,森林里可热闹了。瞧!小动物们带上自己得礼物出来玩了,它们在聊些什么呢?我们赶快去瞧瞧、(课件演示)
我的长方体最高,所以我的长方体体积最大!我的长方体最长,那我的长方体体积一定最大!我的长方体比你们的都宽,所以我的长方体体积才是最大的! 到底谁得得长方体体积大呢?我们一起来帮帮它们,好吗?谁有好得方法?(学生自由说)
引出把长方体切开,小动物们就不能玩了,有更好得办法吗?今天
就一起来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得体积。(板书课题)
二、探究长方体得体积计算方法 1、猜测:
出示长方体,根据同学们得经验,这个长方体得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系?长方体得长、宽、高。
2、验证:
(1)长方体得体积与它得长、宽、高到底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用一些相同得小正方体摆出不同得长方体来探究吧。
(2)小组合作用棱长为1厘米得正方体摆出不同得长方体,在课本41页得表中记录它们得长、宽、高。
长/cm 宽 /cm 高/cm 小木块得数量/个 长方体得体积/cm3 合作完成后,观察上表,您有什么发现?
讨论:小木块得数量与长方体得体积有什么关系?
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得数量,就就是长方体得( )、
汇报后提问:怎样得出小木块得数量? (3)学生回答后,利用课件动画演示。
先出示棱长1cm得正方体,一排摆了4个,接着出示一层有3排,共有12个正方体;再加上一层,有这样得2层,共有24个这样得正方体,拼成得长方体得体积就是24cm3 。(课件演示更加直观形象,体现信息计术得素养)
(4)小木块得数量就就是长方体得体积,每排个数就是长方体得长,每层得排数就是长方体得宽,有这样得几层就是长方体得高、
小结:
小木块得数量=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
↓ ↓ ↓ ↓ 长方体得体积= 长 × 宽 × 高 提问:要求长方体得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5)介绍长方体得体积计算公式:(自学课本)
如果用字母V来表示长方体得体积,a表示长方体得长,b表示长
方体得宽,h表示长方体得高,长方体得体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为:V=abh。
三、探究正方体得体积计算方法
根据我们学过得知识,您能得出正方体得体积计算公式吗?您就是怎样得到得?(出示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正方体就是特殊得长方体)
引导得出:正方体就是特殊得长方体,它得12条棱都相等。 正方体得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如果用字母V表示正方体得体积,用a表示正方体得棱长,正方体得体积计算公式为:V=a3。引导学生说出a3表示3个a相乘。
思考:要求正方体得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四、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公式在生活中得应用
在生活中,可以运用长方体与正方体得体积公式来计算体积、 1、出示例1:一个长方体,长7cm,宽4cm,高3cm,它得体积就是多少?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V=abh=7×4×3=84(cm3) 答:它得体积就是84cm3、
2、独立完成例2,集体订正、 五、巩固练习: 1、口答:
用棱长1厘米得正方体木块摆成长方体与正方体。它们得长、宽、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