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综合 题号 易 1 2 4 3 5、6 7 中 一、选择题 1.《淮南子·修务训》云:“神农乃始教民播种百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材料说明( ) A.中国农业历史悠久 B.神农最早发现百谷
C.“播百谷,相土地”就是垄作法 D.中国原始农业和医药学同时产生
解析:A 神农,相传是远古时代农业的始祖,“乃始教民播种百谷”,说明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故A项正确;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但无法推测最早发现百谷,故B项错误;垄作法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原始农业不可能使用垄作法,故C项错误;材料并不能反映医药学的产生,故D项错误。 2.(2018·湖北武汉期中)古代中国有很多水利工程福泽久远。古人有诗云:清流直下宝瓶口,离堆千载怨声滔。沃野无垠天府裕,从此天下绝饿殍。此诗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白渠 D.灵渠
解析:A “沃野无垠天府裕”,“天府之国”指的是四川成都平原,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都江堰的修建促进了成都平原农业发展,成都平原因此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故A项正确;郑国渠位于陕西境内,故B项错误;白渠位于陕西境内,故C项错误;灵渠位于广西境内,故D项错误。 3.下图是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示意图。这反映了( )
A.耕作技术成熟促使人地矛盾开始缓解 B.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完善 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解析:C 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发展到汉代耦犁再到唐朝曲辕犁,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说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完善,故C项正确;材料图片无法体现人地矛盾开始缓解,故A项错误;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指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材料图片也没有反映,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将小农经济与其他经济形式作比较,故不能说明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 4.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
精品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解析:A 本题需要认真观察图片,图一可看出有牛耕,图二可看出有女织,二者的结合,代表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5.甲骨文卜辞:“(王)大令众人曰:协田。”《诗经》:“千耦其耘。”(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材料反映了( ) A.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 C.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D.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
解析:C 从甲骨文卜辞的协田到宋代男耕女织精耕细作反映了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故C项正确。A、B、D三项表述均与“协田”不符。
6.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上述规定反映了( ) 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 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 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
解析:C 唐宋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是出于保障农业生产的考虑,法律严酷性只是表面现象,故A项错误;材料与奖励耕战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唐宋对宰杀耕牛的规定是保障农业生产需要的畜力,体现出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小农经济在天灾人祸面前的脆弱性,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的漫长历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它们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纵向序列。
——据吴于廑《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历史)》整理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在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陈文华《农具发展史》
材料三 从汉至明清甚至近代,中国传统的农业耕作虽处在进步中,但一直变化幅度不大。具体而言,犁和铧无论在形制、种类还是质地上改进都比较大,但就主要耕作形式而论,自汉到近代没有什么根本不同。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1)结合材料一,列举春秋战国时期体现生产力发展的史实,简述其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
(3)指出材料三中这一耕作形式“自汉到近代没有什么根本不同”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问,“生产力发展的史实”可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的变革进步中总结,“影响”从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方面来回答。第(2)问,据材料中省略号分层,依时间发展顺序概括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地理范围的变化,进而总结其特点。第(3)问,从中国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上去分析原因。
答案:(1)史实:铁犁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影响:集体劳作发展为个体农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2)特点:耕作技术不断革新;由北方逐步向江南推广。
(3)原因: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小农户个体经营的小农经济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革命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