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导入:我国的农业不仅为我国,同时也为世界做出了伟大贡献。 2、阅读与讨论:中国的农产品满足了我们本国的需要,为什么还要出口到世界各地?

通过讨论知道,我国既出口农产品,也进口农产品;把我们出产的优质农产品销往需要这些产品的国家和地区,也从国外买进需要的农产品,这就是世界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和贸易往来。

3、小组探究:按照书上第19页的提示,指导学生分小组读图,查找一下我国出口哪些农产品,主要出口到什么国家和地区;我国主要进口什么农产品,是从世界哪些地方进口的。

?你们见过或吃过什么样的进口水果、奶制品、畜产品等农产品??然后组织学生指图讨论。

4、发表与交流:

(1)各小组进行识图汇报和交流,同时还可以边汇报,这组织学生在世界地图上标注我国出口和进口农产品的情况。

(2)学生汇报见过和吃过的进口水果、奶制品、畜产品等。这主要是指市场上经常可以见到的进口产品,如:泰国香米、美国柑橘、提子,荷兰奶粉、雀巢咖啡、吉百利巧克力、澳大利亚毛制品等。

5、总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伴随着人类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农业生产一直在不间断地发展着,是劳动者在从事着农业生产,是他们的创造不断地发展着农业,是科学技术大大加快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主题三 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第一课时(10)

课题1、农业孕育着文明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代中国的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知道农业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10

2、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对土地的崇拜、丝绸文化和茶文化。

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了,既然人类早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是从农业生产开始的,那么世界人类的早期文明当然也是在农业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2、阅读与讨论。

欣赏教科书第20页古埃及的历史图画、古希腊的陶器和第21页北京中山公园社稷的照片,并讨论?这些画面告诉我们什么??

3、全班探究。

阅读教科书第20页老师的话、第二段课文和豆博士的话,思考并讨论:?为什么古埃及、古巴比伦和我国古代,都创制了历法?这些历法各有什么特点??

4、自由讨论。

(1)你知道中国的丝绸和茶叶吗?知道中国的丝绸和茶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吗?

(2)你见过丝绸制作的服装和饰品吗?你知道丝绸是怎样制成的?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丝绸的事情?

(3)你的家人有饮茶的习惯吗?你知道有哪些饮茶的习惯和风俗? 教师总结。

第一课时(11)

课题2、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农业文明在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文化,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

2、了解由于农业的地域性差异,各地所形成的饮食文化也各有特色。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本地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民俗的资料。

11

2、收集各地饮食文化特色的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的发展,我国的丝绸文化、茶文化早已名扬世界。其实我国的农业文明成就还有很多。比如,在农业生产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人们创造出许多习俗、节日,形成了多彩的节日文化。

2、思考并讨论: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与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我们这里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有什么民俗?你能说出这些民俗的含义吗?在交流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按照讨论题的要求把握和点拔,使学生理解本地民俗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

3、阅读与讨论。欣赏书中22-23页的图片,了解藏历新年及彝族、白族等西南少数民族欢庆火把节的风俗,并讨论:你还知道我国的少数民族有什么节日与农业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讨论知道白族的三月街、维吾尔族和回族的古尔邦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苗族的芦笙节等少数民族节日与农业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阅读和欣赏书中第22-23页的课文和图片,了解?世界上许多国家、许多民族的传统节日都和农业有关?。例如,感恩节有吃火鸡大餐的风俗,感谢大自然的赐予;日本人过年有打年糕的风俗,意在年年高高,庆祝丰收,祈祷丰年。

4、阅读和观察书第24-25页的课文和照片。组织学生讨论:你还知道各地的饮食有什么特点?各地的饮食文化有不同的特色,原因是什么?

知道我国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传统美食,像傣家的竹筒饭、蒙古族的手抓肉和涮火锅、新疆的馕和烤羊肉等,并进一步拓展讨论:你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风味食品?为什么少数民族也会形成各自的美食风格?

我们这里有什么居住和饮食文化特色?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本地的实际加以把握。

讨论:为什么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居住和饮食是不同的?通过讨论明白道理是由于气候、土壤等地理环境不同,生产出的农产品也就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形成了不同的居住和饮食文化特色。

5、教师总结。强调农业文明的特点,节日、饮食、居住等,都与农业

12

生产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活动课 学做豆腐

教学目标:

参与制作豆腐的全过程,体验与农业有关的制作,体验劳动的过程,分享通过劳动得到的愉悦。

教学准备:

提前用清水泡发好适量的黄豆,准备好制作豆腐所需要的工具设备。 教学过程:

1、准备。阅读教科书第26页的课文,激发学生参与制作的热情。 2、分工。在开始制作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明确的分工,以便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并且使劳动过程井然有序。

制作。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注意劳动安全。

指导:在?过包?的时候,最好过虑两次。点豆腐的环节,卤水要稀释,点的时候要稍微慢一点。

评议。

表扬认真制作的同学。

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学会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人手,比较完整地了解通信技术的变化与发展,体会科技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2、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通信领域中所产生的巨大影

13

响,进而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渗透有关通信基本礼貌的教育。

第一课时(6)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人。 2、布臵任务。 教师向学生明确要求:

1)所介绍的应当是教科书上呈现的通信技术。

(2)要说明这项技术的具体使用方式及特点,最好能够联系实际进行。 (3)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介绍,并且将讲解、表演、图片、实物等方式结合起来进行。鼓励小组成员以合作的方式介绍。

3.小组准备。可以按照学生意愿,令所选择的通信工具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组成一组。教师巡视并且给予帮助,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资料提供给学生。

4.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7)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2.讲解活动。按照上次课及课后的准备,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一种通信方式。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介绍之后,组织其他学生提问题,与讲解者进一步交流。

3.全班讨论。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对通信家族有了许多新的了解,并且认识到随着学技术的进步,通信家族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出现了越来越先进、方便、快捷的通信工具。朗读教科书第33页的课文,请学生思考,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乐乐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规范自己在类似情况下的行为,减少不文明、不礼貌的言谈举止。

14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1、导入:我国的农业不仅为我国,同时也为世界做出了伟大贡献。2、阅读与讨论:中国的农产品满足了我们本国的需要,为什么还要出口到世界各地?通过讨论知道,我国既出口农产品,也进口农产品;把我们出产的优质农产品销往需要这些产品的国家和地区,也从国外买进需要的农产品,这就是世界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和贸易往来。3、小组探究:按照书上第19页的提示,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jp5s5hdvq5a66i6tmib553973044s0107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